摘要

從“低PB高股息”走向“中特估+產業”,中特估下階段行情驅動來自國企內在價值的提升。盡管當前投資者對中特估已有頗多討論,但目前看並未形成共識,尤其是在直接拔估值的認知被證僞後市場分歧加大。而我們認爲,圍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與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央國企內在的產業競爭優勢提升將成爲下階段行情的關鍵。結合經典估值理論與本輪國改的战略部署,我們提出下階段國企重估的三大路徑:提高增長率g,降低企業融資成本r,提高分紅比例d,分別對應新一輪國改下引領現代產業突破、維護現代產業安全、完善現代企業治理三大使命任務。隨着新一輪國改政策預期在三季度密集升溫,圍繞專業化整合重組與战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將湧現新的投資機會。

主线一:引領現代產業突破,建設新興產業鏈主。打造第二增長曲线,提高央國企增長率,重點在引領战略性新興產業突破。培育壯大战略新興產業已成爲新時代國改首要任務,國資委表示23年战略新興行業布局要提升2個百分點。而建設現代化產業鏈,培育“鏈主”央企與專精特新企業,以及國資投資運營公司加大新興產業布局是當前主要抓手。前者遴選16家鏈主專責央企,聯合幾百家專精特新與科改國企共同打造先進、完整、安全的現代產業鏈。後者則是以國有資本的形式,加速推動國資新興战略產業布局。其中,數字經濟(運營商/國資雲/服務器/信創網安)/高端裝備(電網/軍工/機牀)/新材料/醫藥健康(生物制品/創新藥)等四大領域將是央企現代產業突破的核心。

主线二:維護現代產業安全,加大重組優化力度。逆全球化背景下安全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至關重要,涵蓋資源/能源/供應鏈/信息安全/生物等多維度。我們認爲,維護產業安全的重要抓手就是加大存量國企的重組整合,以優化國企經營效率,提高國資對於關鍵行業的掌控力。當前國資在中上遊佔比高,但部分行業國企集中度卻偏低,央企龍頭優勢需要進一步增強以有效維護產業安全。因此,下階段國資佔比高,國企集中度低,且與產業安全相關的領域專業化重組預期更強烈。結合國資委表態,裝備制造(航空裝備/造船/商用車/檢驗檢測)/礦產資源(稀土/工業金屬/普鋼/煤炭)/電力/交運(供應鏈/港口)/建築整合預期強烈。23年下半年有望進入重組催化密集期。

主线三:建設現代企業制度,改善國企分紅回購。絕對高分紅外,更尋求分紅率的持續改善。提升分紅比例不僅能直接提升投資回報並改善估值,還是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重點方向之一,加大分紅回購能從分配結果入手,推動公司治理優化。近年來分紅央企佔比明顯高於民企且持續增加,我們發現這類公司具備盈利能力優異,償債與再投資壓力小的特點。未來,通信/石化/交運/有色央企分紅比例有望提升。

國君策略現代產業優勢金股組合:推薦中國聯通/中國石油/科大訊飛/國電電力/中國能建等 25 只股票, 中國移動/中直股份等受益。

風險提示:現有國企改革政策推進與後續政策接續節奏不及預期。


01

新時代國企價值重估三大主线:聚焦內在價值提升


國有經濟如何重估:從“低PB高股息”走向“中特估+產業”下的國企內在價值提升。盡管投資者對中特估已有頗多的討論,但目前來看並未形成共識,尤其是在5月末經濟日報強調“探索建立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不能簡單地理解爲直接拔高國企估值水平”後,部分投資者對中特估與國企改革後續行情的分歧明顯加大。但我們認爲,“中特估”新階段的大幕正在緩緩升起,圍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與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央國企的內在價值提升將成爲推動下階段其價值重估的關鍵。正如經濟日報所強調的:“更完善的公司治理、更有效的盈利模式、更可持續性的發展前景,才是‘中特估’的應有之義,才是我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長久之道。”重估央國企的三大路徑:提高增長率g、降低必要投資回報率r與提高分紅率d。重新認識估值的起點在於央國企被低估的價值,近年來國企作爲保障國家產業安全和科技進步的關鍵力量,承擔着重要社會責任。2015年國改“1+N”體系發布後,國企經營效率更趨穩健、結構布局明顯優化。更重要的是,新一輪國改正賦予國有企業引領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重大使命,這將很大程度推動國企核心競爭力與內在價值進一步改善。在上一篇報告《重劍亦有鋒》中,我們探討了新時代下國企改革的任務與使命。而在這篇報告中,我們將嘗試結合經典估值理論與新時代國改的战略部署,分析下階段國企改革將如何改善國企核心競爭力並提升估值水平,並落實到三條路徑挖掘新時代國企價值重估中的投資機會。具體來說:

提高增長率g:在第一篇報告中,我們提出新時代國企的關鍵使命在於“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而“發展和安全”則是其中重要內涵。圍繞發展,國企國資下階段將一方面加大對於新興战略產業鏈的投資,並作爲“鏈長”引領高端裝備、能源、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鏈建設,打造企業第二增長曲线。另一方面,一帶一路和西部大建設有望成爲新的企業成長引擎。降低資本成本wacc:企業資本成本的下降即投資必要報酬率r的下降(下文二者指代含義相同),核心在於企業在行業中競爭優勢的提升,結合現代化產業體系中對完整性與安全性的要求,下一階段國資委有望加快專業化與產業化整合節奏,尤其在與國家產業安全相關的領域將通過國資系統內部兼並重組實現結構調整,布局優化,效率提升的目標,有序推動“一業一企、一企一業”,提升企業競爭優勢。提高分紅率d:對投資而言,最直觀的回報是提升分紅和股票回購,股東回報和再投資收益得以改善,進而修復其估值。我們認爲分紅率的提升將是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重點方向之一。適當的分紅壓力不僅能夠發揮治理效應,抑制激進投資與過度投資,還將一定程度上優化治理問題,向市場發出積極的信號。


02

主线一:引領現代產業突破,建設新興產業鏈主


2.1. 創建第二增長曲线,重點在引領战略性新興產業突

培育壯大战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爲新時代國企改革的首要任務。國資委在2023年一季度明確了新時代國企改革的五大任務,其中居首的就是加快發展战略性新興產業,二季度國資委在相關領域動作密集,5月下旬相繼开展了發布央企科技創新成果手冊、推動科改企業擴容、召开央企加快發展战略性新興產業部署會等一系列相關行動。據新華社披露,央企進一步明確擴大有效投資的主攻方向,一季度战略性新興產業完成投資超2300億元,同比增長超30%,約佔全部投資比重的四分之一。從全年看,國資委明確提出2023年中央企業制造業新增投資比重達到13%,战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加大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布局力度,強化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海洋工程、智能裝備等高端制造業布局。

2.2. 战略新興產業建設的主要方式:培育科創企業,加大新興領域投資

目前來看,國資委層面加大战略性新興產業投資主要有兩個方式:培育新興產業鏈“鏈主”,“兩類公司”加大新興領域投資。2.2.1.構建現代化產業鏈:央企“鏈主”與專精特新國企同發力培育新興產業鏈“鏈主”:我們在報告《重劍亦有鋒》中重點分析了國資委當前在“鏈主”培育上的工作進展。2021年1月,總書記明確指出,中央企業等國有企業要勇挑重擔、敢打頭陣,勇當原創技術的“策源地”、現代產業鏈的“鏈長”。當前國資委已完成兩批央企鏈長的遴選工作。國資央企持續开展中央企業現代產業鏈建設,分批遴選出產業鏈建設專責企業,在能源資源、電子通信、高端裝備等重點領域針對性布局,進一步發揮了企業主體支撐和融通帶動作用。據國資委在2023年1月17日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2年,現代產業鏈鏈長建設工作見到新成效,中央企業正在逐步實現由單一產品視角向產業鏈視角轉變,16家鏈長企業完成強鏈補鏈投資近1萬億元。央企鏈長分布:交運裝備/高端設備/信息技術/材料/能源/糧食/醫藥。我們根據國資委相關專題報道匯總,梳理了目前的可能的產業鏈鏈長情況。從分布來看,信息技術、裝備、材料、能源、醫藥、糧食等各領域均有分布。其中,交運裝備(大飛機/船舶/高鐵/汽車),信息技術(網絡安全/電子元件/通信)、能源(新能源/新型電力系統)行業龍頭集團最多,材料(新材料/战略礦產)、高端裝備(工業母機)、糧食(種子)、中藥等領域亦存在鏈長央企。從這一分布看,鏈長央企不僅聚焦於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領域,也兼顧工業母機、電子元件、種子等短板領域。同時,有相當一部分央企鏈長聚焦於當前產業自主安全風險較大的網絡安全、战略礦產、糧食安全等環節。

產業鏈“鏈主”的背後是衆多中小國企“專精特新”公司的堅實支持,二者共同組成了完整安全的現代化產業鏈。除去優選龍頭國企爲產業鏈主外,國資委還同時加大了對中小科創央國企的培育力度,以打造完整、先進、安全的現代化產業鏈。2023年,國資委相繼公布兩項重要央企培育名錄,2月公布了《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和專精特新示範企業名單》,宣布央企將與地方國資委同步开展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和專精特新示範企業行動,其中專精特新企業共計200家;5月,國資委宣布“科改企業”名單新一輪擴容,本次新增252戶,共計672戶。據國資委披露,“科改企業”營業收入、淨利潤增速均高於央企整體表現,近三年平均研發投入強度均超過14%,2022年平均研發投入強度達17.7%,高於2021年科創板上市公司和中央企業平均水平。我們統計了其中上市企業的行業分布,整體來看,電力設備/基礎化工/機械設備/軍工/計算機行業的上市央企數量較多。

2.2.2.“兩類公司”加大战略性新興產業鏈投資布局“兩類公司”指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與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二者擔當起了落實國家战略,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的重要職責。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簡稱“兩類公司”)概念於2013年11月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兩類公司一般不從事具體生產經營活動,而是專注於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其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主要以服務國家战略、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提升產業競爭力爲目標,以战略性核心業務控股的方式爲主;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主要以提升國有資本運營效率、提高國有資本回報爲目標,以財務型持股爲主要手段。“兩類公司”核心就在於以資本平台的形式盤活全國國有資本,使之以資本化、證券化的方式在產業間高效流動與配置,成爲落實國家產業战略、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2023年2月國資委主任張玉卓提出“進一步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战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的支持力度,適時組建新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在創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過程中,來自國有資本的助力將越來越大。

通過設立國家產業引導基金,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助力战略新興行業發展。以國投集團爲例,截止2021年底國投基金管理資產規模2011億元,管理基金46只,其中共有國家級產業引導基金10只,規模1587億元。其中,战略性新興產業通過控股投資與基金投資“雙輪聯動”,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新材料、生物能源、健康養老、醫藥醫療、檢驗檢測、智能科技、生態環保、工程設計等產業。從全年來看,國務院國資委提出,要加大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布局力度,強化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海洋工程、智能裝備等高端制造業布局,力爭2023年中央企業制造業新增投資比重達到13%,战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而據新華社披露,2023Q1战略性新興產業完成投資超2300億元,同比增長超30%,約佔全部投資比重的四分之一。“兩類”公司是加大國資在新興战略產業布局的關鍵抓手。

2.3 布局新興战略領域:數字經濟/高端裝備/新材料/醫藥

結合以上國資委在战略性新興產業鏈的布局情況,我們認爲下階段科創突破的央企投資方向包括:1)數字經濟領域:運營商/國資雲/服務器/信創/網絡安全;2)高端裝備領域:電網設備/軍工/通用自動化/軌交設備;3)新材料領域:金屬新材料/化學纖維/化學原料;4)醫藥健康:生物制藥/創新藥。


03

主线二:維護現代產業安全,加大重組優化力度


3.1. 維護現代產業安全,重點在於加大存量行業兼並力度,調整分布優化結構

現代化產業體系在安全維度上內涵豐富,涉及能源/材料/交運/醫藥/通信等多個行業。四月以來,政策層面對於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視程度持續提升,4月21號深改委、4月28號政治局會議、5月5日中央財經委三大高級別會議密集提及“現代化產業體系”,且明確國企將作爲支持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力量,新時代下國企的產業引領地位愈發突出。“發展與安全”是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兩大目標,市場對於科創突破領域的共識相對完善,但對安全領域內涵仍有分歧。我們曾在《逆全球化百年回首》中分析了在逆全球化思潮擡頭的大背景下,同樣作爲後發制造業大國的我們所面臨的挑战。即我國對外風險敞口擴大,尤其是在資源品、糧食、先進產品進出口等領域的衝突會比較嚴峻。結合目前政策表態,我們認爲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過程中,安全維度要着重關注資源安全、能源安全、供應鏈安全、信息安全與生物安全等維度方向建設。

維護現代產業安全,重點在於加大存量行業兼並力度,提升國資對於關鍵行業的控制力。當前我國與國計民生、產業安全相關的中上遊產業以國資國企爲主,但部分領域仍存在國資布局分散,國企同業競爭,重復投資建設的問題。“十四五”規劃提出,國企改革中長期的目標在於加快國有經濟布局調整和結構優化,國企三年行動提出以來,專業化整合成爲國有經濟調整的重要手段,從根本上減少了重復投資和同質化競爭,能夠讓企業主責主業更聚焦、核心競爭力更強、產業結構更清晰。從專業化整合方式來看,包括央企級別整合、央地整合和地方國資整合三種方式。而從重點案例看,整合主要都發生在國資佔比較高的礦產、交運、電力、裝備等行業。換句話說,專業化整合並不是讓國企重新回到那些充分競爭行業中搶佔民企份額,而是一種針對存量國資的配置效率優化和現有國企提升競爭力的措施。

3.2. 下階段國資佔比高但國企集中度低,且與產業安全相關的領域專業化重組預期更強烈

國資在部分上中遊行業佔比較高,但國企集中度卻偏低。結合上文分析,我們能夠發現部分領域,尤其是上遊領域雖然以國資爲主,但布局分散、企業規模不大,競爭力有限,亟需加大整合力度。以A股上市的央國企流通市值來看,國企主要還是集中在上遊資源品、公用板塊與金融領域,尤其是煤炭、銀行、地產、鋼鐵、公用、建築、建築領域佔比較高,但從國資集中度看,上遊並未有明顯優勢,甚至在有色、交運、公用領域集中度明顯偏低。進一步結合近十年來國資委統計的國企不同領域企業戶數變化我們能發現,首先中小國企戶數年均增速明顯高於大型國企,而從行業上看,地產/建築/社服/電力/通信/鐵路公路領域的國企戶數增長明顯高於均值,這也反過來意味着這些領域國企集中度在這十年中出現了下降。因此從數據上,我們也能發現國資在上遊諸多領域雖然佔比大,但卻沒有體現出明顯的龍頭優勢,需要進一步提升集中度以更好維護現代化產業體系安全。

下階段國資佔比高但國企集中度低,且與產業安全相關的領域專業化重組預期更強烈,2023年下半年有望進入重組催化密集期。國資委在2023年初明確表示“2023年在裝備制造、檢驗檢測、醫藥健康、礦產資源、工程承包、煤電、清潔能源等領域推動專業化整合”, 結合這一表述,我們對下階段重組預期較高的領域進行了篩選。我們認爲,下階段與產業安全相關的領域兼並預期最強,包括:裝備制造(航空裝備/造船/商用車/檢驗檢測)、礦產資源(小金屬-稀土/工業金屬/普鋼/煤炭)、電力(火電轉型)、交運(B端物流/航運港口)、種植業。同樣符合篩選標准,但與產業安全相關度較弱的領域也存在專業化整合的可能,包括:中藥/建築/鐵路公路/出版/電視廣播。下階段催化的節奏上,我們注意到2023一季度國資委僅重點披露了1月6日的14家央企新能源智慧運維服務合作項目,以及3月底11組央企專業化整合項目集中籤約等專業化整合事件,對比2022年全年共計1272個整合項目,2023年央企專業化整合節奏明顯偏緩,這意味着央企兼並重組有望在下半年迎密集催化。


04

主线三:建設現代企業制度,改善國企分紅回購


4.1. 優化分紅回購通過改善分配制度推動現代企業制度建設

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提升國企治理與管理現代化水平。國資委新一輪國企改革提升行動的目標不僅包括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還涉及建設現代企業制度。從國資委研究中心對於現代企業制度的討論,我們可以將其劃分爲現代企業產權、組織、管理與運行制度。其中產權是前提,組織是基礎,管理是保障,運行是支撐。在下一階段國企改革五大任務中,就有兩點聚焦現代企業制度。包括:1)提升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現代化水平,重點包括加強黨的領導、完善董事會制度、人力資源市場化運營、完善薪酬分配與激勵制度等。2)推動國企經營市場化、國資管理精細化。

加大分紅回購力度是從分配結果入手,推動公司治理水平優化。分紅與回購都是公司回饋股東的方式,分紅是公司將利潤直接以現金方式分配給股東,而回購則是用公司利潤注銷流通股,變相提高了現存股東的持股價值。總體來說,分紅與回購的共性在於減少了公司持有的現金,並將其回饋給了全體股東,而這種分配行爲能夠減少公司治理問題,包括管理層與股東、大股東與小股東之間的治理問題。具體來說:1)分紅比例的提升能夠發揮治理效應,提升國企的投資效率,優化管理層激勵機制。低分紅比例下公司財務環境相對寬松,會出現管理層對經營現狀過度自信,進而採取激進或過度投資策略,盲目擴張下造成公司投資失敗或效率損失的現象。同時分紅提升也能降低代理成本,減少管理層個人消費現象。而從正向意愿看,將分紅與股權激勵相結合能夠完善分配制度,充分調動關鍵崗位核心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管理層與股東的價值取向走向一致。

2)分紅比例提升將發揮信號傳遞效應,增進上市公司市場認同和價值實現。2022年《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中指出,要傳遞公司價值,增進各方認同,促進內在價值與市場價值齊頭並進、共同成長。積極維護股東權益,形成高質量發展的良性循環。國企提升現金分紅水平有助於市場充分認知國企盈利穩定性,向資本市場傳遞公司經營的利好信號,完善國企內部管理層與外部投資者之間的信息溝通渠道,增強投資者信心。4.2.下階段國有企業分紅比例有望持續提升專項政策頻發支撐國有企業分紅比例進一步提升。近年來,監管機構持續完善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制度建設,通過強化現金分紅決策機制和信息披露要求引導上市公司尤其是國有企業加大分紅力度,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2022年4月11日,證監會、國資委、全國工商聯印發《關於進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的通知》,指出支持上市公司結合本公司所處行業特點、發展階段和盈利水平,增加現金分紅在利潤分配中的比重,與投資者分享發展紅利,增強廣大投資者的獲得感。2022年5月27日,國資委印發《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鼓勵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通過現金分紅等多種方式優化股東回報,增進上市公司市場認同和價值實現。相關政策制度不斷完善支撐國企分紅比例的進一步提升。

總量層面,股權財政有望成爲彌補財政缺口重要來源。當前,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仍然是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2016年以來,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佔地方政府收入比重基本在30%以上,在2020年達到44%的高點後逐漸回落但仍超35%,地方財政收入對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仍有較強的依賴性。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定調以及經濟弱復蘇的背景下,房地產市場表現持續低迷,也致使土地出讓金收入下滑。截止2023年前四個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1761億元,同比下降21.7 %,連續13個月維持負增長。隨着社會的發展,土地財政的重要性必將逐步下降,而國有企業分紅形成的股權財政,有望成爲彌補土地財政缺口的重要來源。

微觀層面,“一利五率”指引下國企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新一輪國企改革开啓,國資委提出“一利五率”考核指標,強調從經營效率入手改善ROE水平,提高企業內生現金創造能力。國資委提出2023年中央企業考核指標爲“一利五率”,目標爲“一增一穩四提升”,標志着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开端。“一增”是要確保中央企業利潤總額增速高於全國GDP增速,“一穩”指中央企業資產負債率總體保持穩定,“四提升”即淨資產收益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營業現金比率4個指標的進一步提升。相比兩利四率,新的考核指標體系以營業現金比率和淨資產收益率替代營收利潤率和淨利潤。我們認爲,前幾年注重考核淨利潤與槓杆水平的方式實際上給與了國有企業在資產周轉率、ROE方面的操作空間,大量國企出現了經營效率放緩、利潤增長但沒有現金入账、資產回報率不高的現象。新考核標准將重點聚焦央國企經營效率,推動ROE回升。

4.3.分紅提升央國企特徵:盈利能力強,償債與再投資壓力小分紅的央企佔比明顯高於民企與地方國企,除上遊細分行業外,部分傳統中下遊央企分紅比例也不低。我們統計了不同類型企業的分紅情況,結果發現,央國企的分紅佔比明顯高於民企、外企等其他企業,尤其是分紅央企的數量佔比明顯更高,2022年78.8%的央企擬進行分紅,且這一比例從2018年的66.7%持續提升。從淨利潤分紅比例看,央國企分紅比例大致維持在30%,且近年也有所提升。從細分行業的分紅比例上看,除上遊細分行業外,部分傳統中下遊央企分紅比例也不低。行業市值佔比大,且分紅比例較高的板塊包括煤炭开採/煉化與貿易/鐵路公路/計算機設備/中藥等。

絕對高分紅外,尋求分紅比例持續提升帶來的內在價值改善。我們選取近五年連續分紅,且2022年擬分紅比例是否大於過去五年均值作爲衡量分紅持續提升的標准。從行業分布情況看,近年分紅連續提升央國企行業分布爲:1)央企:銀行/公用/軍工/交運/建築/計算機;2)地方國企:非銀/醫藥/交運/公用/煤炭/商貿。我們進一步挖掘分紅持續提升個股的經營特點,發現分紅持續提升往往意味着公司可支配的現金流充裕且現金支出壓力較低,反應在財務指標上,即公司盈利能力較高,而在償付利息與長期投資兩項主要現金支出上壓力較低。我們發現,近五年分紅比例持續提升的央企大都具備這一特徵,即高於行業均值的盈利能力,低於行業均值的償債壓力與投資強度。分紅持續提升的地方國企也具備類似特徵,但不同之處在於其投資強度並未顯著低於行業。

4.4.通信/石化/交運/有色央國企未來分紅比例有望提升未來盈利能力改善,償債與再投資壓力小的央國企有望提升分紅。我們進一步篩選了未來有可能提升分紅的央國企:1)央企分紅提升領域主要集中在通信/石化/交運/有色等領域,包括通信服務/煉化/航運/油氣/工業金屬/油服/貴金屬等細分領域。2)地方國企中分紅提升的領域主要集中在有色(工業金屬/小金屬),醫藥商業以及貿易等細分領域。


05

國君策略央國企現代產業優勢金股組合


國君策略央國企現代產業優勢金股組合我們認爲驅動下一階段“中特估”行情的核心在於央國企內在價值,即產業競爭優勢的提升。圍繞着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與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我們借助傳統估值模型提出三大重估路徑:提高增長率g,降低必要投資回報率r與提高分紅比例d。接着在上文詳細論述了新一輪國改政策與這三大路徑的內在聯系,並提出了相應的行業篩選思路。結合以上分析,我們推薦國君策略產業優勢金股組合:1)提高增長率g:推薦中國聯通/科大訊飛/深桑達A/國電南瑞等,中國移動/易華錄等受益;2)降低必要回報率r:推薦華潤三九/中國能建/國檢集團/中國神華/華能國際等,中直股份/中國船舶/招商港口/中國稀土等受益;3)提高分紅比例d:推薦中國石油/中國海油/中國石化/內蒙華電,山東高速/招商公路受益。

風險提示

現有國企改革政策推進制度與後續政策接續節奏不及預期;全球地緣矛盾進一步激化風險。


注:本文來自國泰君安證券於2023年6月20日發布的《【國君策略 | 專題研究】國改新階段:專業整合與價值提升——央國企現代產業突破系列二》;報告分析師:方奕/田开軒

本訂閱號不是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報告發布平台。本訂閱號所載內容均來自於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已正式發布的研究報告,如需了解詳細的證券研究信息,請具體參見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發布的完整報告。本訂閱號推送的信息僅限完整報告發布當日有效,發布日後推送的信息受限於相關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確或者失效的,本訂閱號不承擔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義務,後續更新信息以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正式發布的研究報告爲准。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本訂閱號所載內容僅面向國泰君安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因本資料暫時無法設置訪問限制,若您並非國泰君安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爲控制投資風險,還請取消關注,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請諒解。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閱號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咨詢並謹慎決策。國泰君安證券及本訂閱號運營團隊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訂閱號所載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訂閱號所載內容版權僅爲國泰君安證券所有。訂閱人對本訂閱號發布的所有內容(包括文字、影像等)進行復制、轉載的,需明確注明出處,且不得對本訂閱號所載內容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標題:新時代國企價值重估三大主线:聚焦內在價值提升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629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