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近期,債市的快速回調與波動引起市場關注。歷經去年11-12月的債市負反饋與理財贖回潮後,市場普遍對理財的贖回壓力有更早的預判與擔憂。我們認爲這一次理財產品贖回壓力較小,從理財機構的規模表現、配債行爲、競品壓力、資產配置等維度來看,均與上一輪贖回潮不同;投資者無需對目前理財的負反饋效應過於敏感。


評論

近期理財機構配債仍較爲積極,二季度以來理財規模修復約1.7萬億元截至6月18日,理財市場整體規模約26.7萬億元,二季度以來呈現復蘇態勢,信用債市場的良好表現積攢了一定賺錢效應,尤其是前期贖回壓力較大的开放式固收產品;其中,6月至今理財規模累計增長約2500億元。另外,從近一周交易行爲來看,理財機構仍較積極加倉利率債與信用債。

向前看,臨近季末有季節性贖回,時點不一樣。臨近季末,商業銀行普遍有存款衝量的意愿,存款衝量或已逐步开啓,導致理財資金流失;我們認爲上述現象屬於正常的季節性行爲。我們觀測過去2018-2022年這5年間,6月份理財規模平均回撤4.9%(對應今年約1.3萬億元)。而上一輪贖回潮起始於11月,當時並不存在存款衝量擠佔理財產品規模的現象。

存款利率下調後,競爭壓力不一樣。近期,多家商業銀行下調存款利率,例如國有大行2年期掛牌利率下調10bp至2.05%、3年期和5年期掛牌利率均下調15個bp至2.45%和2.5%。我們認爲,存款利率的積極調降,邊際上降低了居民配置定期存款的意愿;從競品的角度來看,倘若理財產品業績承壓,這一輪“存款替代”的效應將更弱,較難出現去年年末零售定期存款與理財明顯的“蹺蹺板”效應。

理財產品資產配置結構不一樣。歷經上一輪負反饋後,理財機構紛紛加強流動性管理。從產品結構來看,年初以來开放式理財產品呈現明顯的短期化,上半年產品上量主要集中短期限、且收益穩健的產品。上述產品對債市調整的敏感度更低,整體風險暴露敞口更小,我們認爲有利於緩解市場波動下的贖回壓力。

另外,債市的調整可能源自部分銀行自營投資止盈。我們認爲,今年商業銀行整體經營業績壓力較大,淨利息收入與手續費收入的不振讓自營投資業務的收益顯得更爲重要。從近期交易行爲來看,隨着年初以來債券投資積攢了一定浮盈,部分股份行、城商行或選擇止盈出售或做一定的波段交易,從而導致近期債市出現回調與波動。

風險

流動性收緊超預期,居民儲蓄意愿維持高位、存款定期化趨勢延續。


注:本文摘自2023年6月21日已經發布的《理財又迎贖回潮?這一次不一樣》;

報告分析師:

分析員王子瑜 SAC 執證編號:S0080522070019 SFC CE Ref:BTC623

聯系人呂松濤 SAC 執證編號:S0080122010077

分析員張帥帥 SAC 執證編號:S0080516060001 SFC CE Ref:BHQ055

聯系人李少萌 SAC 執證編號:S0080122070036



標題:理財又迎贖回潮?這一次不一樣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629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