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限購困局
“魔幻的上海樓市現狀,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當前房地產的局促不安。”
近期,上海樓市接連上演着各種魔幻的故事。
新房市場上演着瘋狂“打新”的故事。
最知名的是豪宅雲錦東方只要买到就能躺賺2000萬,認購現場熱鬧非凡,“一日夫妻”“黃牛出沒”接踵而至,甚至驚動了警方介入調查。
二手房市場的故事則有些苦澀。
一位房產經紀人告訴小巴:某位業主將上百位房產經紀人拉到一個群裏,業主每天在群裏發紅包,拼命鼓勵房產經紀人把自己的房子推薦出去。
此外,在中介公司內網,可以看到不少二手房的掛牌價一降再降,比如某豪宅三月初掛牌價3200萬,之後接連不斷降價,降50萬、降19萬、降31萬、降70萬、降50萬,共計降價220萬。
魔幻的上海樓市現狀,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當前房地產的局促不安。
房東與买家進入博弈狀態
近日,小巴在與多位上海的房產經紀人、中介人士,以及房地產行業專家交流中,頻頻聽到一句話——“房東與买房者進入博弈狀態”。
“再等一等,或許就能用低於預期的價格,买到心儀的房子。”這是當前上海二手房市場买房者的心態。
鏈家三林店M店經理梁超告訴小巴,他接觸的一位客戶從年初开始看房,看中了一套掛牌價470萬,面積70平米的房子,無奈預算不夠。沒想到到了5月,二手房價格由於各種原因出現了下降,他最終以443萬成交了此前掛牌價470萬的“心儀情房”。
梁超表示,近期能成交的房子,基本是屬於業主目的明確,比如必須要买房或者是置換,所以愿意降一些價格才能成交。面對這種情況,买家則表示愿意再等等,他們做決定的時間周期被拉長。“以往成交一個客戶的平均周期爲半個月到一個月,如今拉長至兩個月甚至三個月。”
买家觀望情緒濃厚,這種觀望還有別於過去的觀望。
“真叫盧俊”創始人盧俊表示,過去买家觀望,是觀望後市,關於樓市未來的預期到底怎么樣,未來的房價會如何,而如今觀望的是到底誰能夠降價到最狠。“在足量的掛牌面前,購买者頗有一股選牌的感覺,因爲總有房東等不住,總有人愿意出比想象中底线價格更低的價格。”
相比之下,賣家的心態復雜得多,情況也各不相同。
急於出售者,有之。部分業主由於急需用錢、想去一手市場“打新”、急着換改善房,迫於無奈會多次降價賣房。
上海康开房產經紀有限公司總經理秦毅告訴小巴,一位客戶急於跨區“打新”,將手中市場價370萬的房子降價60萬賣了出去。“4—5月以來,那些急於出手的業主一般會選擇降價5%來賣掉手中的房子。”
見形勢不佳,索性放一放的業主,有之。
多位中介人士告訴小巴,部分業主見形勢不佳,降價都難賣,於是選擇先緩一緩。“有的房東心態也很好,如果對方砍價太厲害,也不會去賣,畢竟現在只是行情不好,並不是到了要拋盤的地步。”其中一位中介人士說道。
不過,在這樣的特殊博弈階段,賣房難度在增加,一些人的买房計劃也因此被打亂。
比如,梁超告訴小巴,他一位客戶的母親年紀大了,腿腳不便,所以他希望盡快賣掉手中的無電梯舊房,去換一處帶電梯的改善房,已降價多次,甚至已低於市場價,至今未能售出。
秦毅則說到另一種現象,一位客戶計劃賣掉手中的房子,購入一套改善型二手房,新房已看好並付了定金。不料行情下滑,手中的房子一直無人接手,最終導致他無法按時交錢买下改善房,違約賠掉了定金。“這種情況我們碰到好幾例,這種情況過去很少出現。”
上海二手房量價齊跌
由於新房有限價政策,二手房市場更能反映樓市的真實需求和行情。
從4月以來,這張“晴雨表”從陰晴不定到如今陰雨綿綿,從數據上來看,便是量價齊跌。
先看交易量,來自上海網上房地產的官方數據顯示,3月二手房成交23646套,環比增長24%,4月成交17334套,環比下跌26.69%,5月成交15300套,環比跌11.73%。
很明顯,3月高峰過後,便出現下滑趨勢。
“4月—5月以來,每個月二手房的交易量平均出現了20%的下滑。”秦毅深有感觸,其公司是上海奉賢新城除鏈家之外的第二大房產經紀公司,該公司的二手房交易數據也是市場走勢的一面鏡子。
二手房的價格也在下跌,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表示,5月份上海的121個板塊中,二手房房價上漲的僅有27個,剩余80%區域的房價處於下跌態勢。
據“真叫盧俊”方面走訪上海多個區域的二手房市場,得出的結論也與之接近。其中,市區老破小,降價空間在10萬—20萬左右;而上海老牌豪宅可能降更多,一般爲5%—10%,據4-5月的成交記錄顯示,降價空間在68萬—400萬;此外五大新城的降價幅度普遍集中在5%,最高10%。
量價齊跌背後的真實原因
二手房量價齊跌,原因何在?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從买房者的角度,分析了當前二手房需求較冷背後的原因——剛需入市謹慎,而改善需求想換房並不容易,再加上那些有實際購房需求的人群卻很難入市。
1.首套剛需入市謹慎度提升,由於今年總體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增大,加之不少年輕群體的就業壓力存在,導致首套房需求總體有所減少,即使是父母長輩可以在首付上給年輕人有大力支持,但受到裁員等外部事件影響,自身會擔心未來還貸壓力,入市表現謹慎。
2.改善需求的政策門檻較高。上海目前還是“認房又認貸”的政策,對於換房的改善需求非常不友好,賣一买一,首付還是要按二套標准,同時房貸利率也高,尤其是首付比例高,導致改善需求入市的難度依然在,加之經濟環境因素攪擾,改善需求難以得到有效滿足。
3.限購等限制性政策導致有實際購房需求人群難入市,由於上海目前依然執行嚴格的5年社保要求,加之單身非滬籍(臨港除外)無法买房,這類政策下一步的有效優化,將有利於自住需求有效入市。
同時,盧俊指出了另外幾個重要原因——掛牌量激增,購买力不足,且被一手房分流。
梁超告訴小巴,當前家內網的掛牌量高達14.4萬,而正常情況在11萬—12萬套左右,幾乎多了25%,這是一個龐大的數據。
掛牌量激增,導致二手房的帶看量被稀釋。“平均每個小區,以往每周會有5—10組的帶看量,如今每周僅2—3組,有的甚至沒有。”梁超說道。
一方面掛牌量在上漲,另一方面購买力卻不足。盧俊分析了購买力不足背後的原因:經濟大環境不佳,整體有錢人減少;過去三年疫情,部分老外離开了上海,以及年輕人流入上海的數量並不多。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爲2475.89萬人,相比2021年減少13.54萬人,爲近五年來首次下滑。
這時,還有一撥人正在湧向一手房市場。盧俊稱,因爲限價政策以及品質原因,現在在上海买一手房有很大優勢,也有不少上海購买力存在賣掉二手去买一手的情況。另一方面,土地市場又非常需要以及維持比較好的一手房樓市,未來的土地供應量也會比較大。
因此,他預估未來上海二手房的供應量還會維持高位,只要供應量一直下不去,二手房市場就不會快速回暖,未來兩年上海整體樓市也不大會有特別熱的情況。
上海一手房也在兩極分化
上海豪宅雲錦東方的打新熱轟動全網,給人一種幻覺——上海的一手房市場極其火爆。
也並非如此,來自上海網上房地產的官方數據顯示,5月上海新房成交6335套,環比下降了20.95%,比二手房的下降量還要大,當然特殊點在於,這與一手房的供應有一定的關系。
而且,也並非每個新开樓盤都熱鬧非凡。張波稱,一手房市場的分化也很明顯,比如5月底开的4個樓盤中,有兩個直接日光,另兩個外圍區域的樓盤降溫就比較明顯,其中位於臨港的一個項目,开盤404套房源,只賣掉50套。“有些區域滯銷的情況是非常明顯的。”
盧俊也表示,上海新房被輿論關注較多,看起來很熱,但觀測下來火熱的都是個案,外環的剛需類產品的市場表現並不好。
“一手房的一個特殊情況是外地購买力的匱乏,最近幾年伴隨着杭州蘇州的搶人大战,很多在上海的外地年輕人也存在流失情況,而且上海外地买房的門檻屬於全國最高門檻,所以一手房的主力供應五大新城的購买力沒那么多。”
此外,上海派房咨詢創始人王峰也指出,那些地處遠郊,幾乎沒有套利空間的新房,就會賣得比較慢。“實際上大家還是在爲確定性买單,是在爲一個確定的套利空間付費。”
打新成功即可躺賺2000萬的房子畢竟是極端個案,隨着如今土拍聯動價的上升,二手房價格的下行,兩者之間倒掛差價正在逐步減少。
“即使當下二手房的行情並不好,但大家對新房的投資需求依然在。如果政策放松,房子的購买力甚至會源源不斷被創造出來,最核心的還是信心問題。”王峰說道。
一线城市的限購政策可能放开嗎?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2023年以來,百余城已推出房地產調控政策超250次。
二线城市成爲本輪松綁政策的主力軍,不乏熱度較高的城市如杭州、南京、合肥、廈門等城市對限購政策進行了優化。
在歷次樓市周期中,政策寬松往往自三四线城市率先發起,此後二线城市逐步加入陣營,最後一线城市的動向走勢備受關注。
上周,中國經濟時報刊發《一线城市房地產限購 應適時優化調整》一文,引起轉發和熱議。甚至這篇文章被認爲是採取必要放松措施的提前吹風。
在房地產始終未見起色的今天,以上海爲首的一线城市有可能放开限購等政策嗎?或者是否有必要放开限購政策?
盧俊表示,他支持適當放松,因爲一线城市的限購不是嚴,而是非常地嚴格,就上海來說,外地人买房的門檻算是無比地高了,需要五年社保+已婚,這種限購政策屬於比較罕見了。
他說到,從目前的趨勢來看,適度放松也不會造成行業的快速反彈,因此政策上應該也沒太多的顧慮。“對一线樓市的適度放松,有助於提升城市信心,現在樓市太需要信心了,特別是一线城市的象徵性非常重要。”
關於具體的放松方向,盧俊指出:對於改善需求,可以放松,唯一一套住宅置換認房不認貸,對於特性區域的放松,比如上海的五大新城,以及對於二手房稅費的減免,這些政策都可以作爲考量。
對此,張波也有類似觀點,他認爲,目前一线城市存在部分放开限購的可能性,例如對於上海的五大新城可以在限購層面進行放松,直接降低社保年限要求,但對於中心城區保持現有的限購強度,通過降低門檻、分層放松的精細化操作方式,更有利於對市場精准調控。
總體來說,三四线城市已無必要限購,二线城市逐步放开限購,而一线城市則更謹慎。“因爲一线城市的限購放松並不單一只影響本城,一线城市的房子對投資性需求有很強吸引力,一旦限購全面放开,自住和投資的需求都有可能快速擡頭。”
限購政策松緊度與市場冷熱直接相關。張波認爲,一线城市樓市自二季度以來呈現降溫態勢,具體還需要在6月持續觀察,一线城市的降溫折射出購房者心態的變化,需要提前關注。
“一旦一线城市市場出現大面積降溫,對全國樓市都可能形成信號性影響。”他說道。
標題:上海的限購困局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3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