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煜輝:地緣政治紅利進入回吐期,這一輪人民幣資產反彈時間會超預期
今天(5月18日)上午,中國社科院教授劉煜輝在2024基金嘉年華上,以“遵時養晦,迎接轉機”爲題,分享了自己對中國宏觀經濟的最新判斷。
劉煜輝表示,最近一段時間,地緣政治的紅利悄然發生改變,這個改變應該是很明顯的。
中國資產最近的漲,港股比A股要“獨立”很多,邏輯上都有應該歸結於一個原因,那就是地緣政治的紅利進入了回吐期。
對於美國而言,它存在現實利益的訴求,即要控制自己高達6.8%的財政赤字率,目前來看,只有三種可能場景。
一,降低利息支付;
二,提高生產率,也就是令增長盡可能多地超過利率;
三,緊縮財政支出。
目前來看,二三相對不可求,唯有第一個場景是最現實的,這就說明了美國當下最爲迫切的當務之急。
而通脹背後是地緣政治,此輪通脹的本質是G2 Decoupling的“分手費”。
因此,港股、A股反彈的邏輯會延續。
這一輪人民幣資產的反彈,背後的支撐是強健的,時間會進一步地延展,會超出我們的預期。
以下爲劉煜輝交流的精華內容:
地緣政治紅利
正在悄然發生改變
我們的東西賣到全世界遇到了困難。
我們對美國進口貿易的比例這幾年持續下降。
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世界。
今天的這個世界,在全球資本市場產生了一個效果,這個效果叫地緣政治的紅利。
中國的資本市場很長時間不是流行這么一個說法嗎?
我們的A股被全世界的牛市所包圍了。
周邊所有的資產,無論是美元資產,大宗、黃金、比特幣,還是非美元的這些,我們的這些鄰居,日本、印度、東南亞的股市都在往上升。
但是,人民幣和人民幣資產,這幾年正在經受持續的通縮壓力。
所以,這個背後反映的實際上是個地緣政治的“負利”。
最近一段時間,地緣政治的紅利悄然發生改變,這個改變應該是很明顯的。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看到,香港的股市相較於A股走得要獨立得多,而且其背後非常強勁。
我們知道,港股一直靈敏地對應着地緣政治的紅利。
所以,這個紅利背後的變化,其中一個關鍵的因素,來自於G2這個結構的對面那一方。
美國今天碰到了現實的困難。
美國在控制通脹的過程中,有一個不可能三角,這么高的利息跑了兩年時間,它無論是金融還是財政都面臨着現實的困難。
美方的財政赤字率,確實是眼下一個棘手的問題。
美國財政部今年財政赤字的前瞻指引,已經達到了6.8%。
這么高的一個水平要持續下去很不容易。
因爲美國的高利息已經跑了兩年了——5%以上。
隨着時間的拓展,還維持這么高的一個利息,它意味着在財政收入這一塊,有越來越大的比例會被利息的支付會所吞噬。
美國34萬億美金的龐大債務,而且每年還在以2萬億美金的增量在增長,5%的利息,這個比例越來越高。
所以美國的宏觀當局,包括耶倫,是想得很深遠的。
財政赤字高企
美國當局的三大選項
從學理上講的話,美國當今的高利息下面,要保持財政穩健性,要控制住財政赤字率水平,理論上講,只有三種場景。
第一種,把利息降下來。
比方說美國2008、2009年次貸危機,甚至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之後,美國的財政規模急劇上升,債務規模急劇上升,但是它利率是0。
再大的基數乘一個0,它最後的支付還是個0。
比方說日本也很高,日本的政府債務性規模是GDP的300%-400%,但是因爲利息是零,所以財政負擔不重。
所以最現實的第一個場景,就是你能夠把利息降下來。
第二種可能性,就是生產率上去。
也就是說,經濟的動能十足,能夠創造更多的GDP增量,能夠覆蓋高利息。
基本上現在來看,這對於政策當局來講是不能奢望的。
當然我們知道,美國去年出現了AI的算力革命,迭代很快,人類第四次工業革命窗口已經打开。
這確實給美國創造了非常強勁的全要素。
我們看到,美國過去兩年的名義GDP,從季度看,都跑在6%甚至10%以上都有,動力十足。
但是這個事是天時,可遇不可求。
AI迭代是很快的,GPT4o都出來了,AI甚至可以模擬人類的情緒來思考。
這個非常不簡單了。
但是,宏觀當局不能寄望於AI的迭代速度。
第三種可能性,從技術上講、理論上講,要把通脹壓下去,那就是財政开支上緊衣縮食。
這個對於西方政治來講,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一個結果。
因爲選票政治,大家都知道,財政的支出是剛性的,很難壓縮。
這一輪人民幣資產反彈
背後的支撐是強健的
所以三個場景比較起來,你就知道,今天美國的宏觀當局,從內心來講,其實它只有一個選項。
就是要把利息壓下去。
但利息壓下去,宏觀政策的決策必須有數據的依據。
通貨膨脹的背後站立的是什么?
是政治的通脹,是G2的分手費。
所以我覺得,這一輪看到中美之間有一個互動。
我覺得,這背後主要的改變不是來自於我們,而是來自於對手;一定是對面有了現實利益的訴求。
所以,港股這一回的延展、反彈,我個人認爲,它背後的因素是比較強健的。
當然,港股對應的也是A股的人民幣資產。
所以這一輪人民幣資產的反彈,這個時間,背後的支撐是強健的。
時間會進一步地延展,會超出我們的預期。
走出資產負債表困局
離不开的三支箭
我們不妨推演一下,面對今天中國資產負債表的周期,
我們應該怎么辦,才能走出這個資產負債表收縮的困局。
我曾經講過,三支箭。
這是從教科書層面、研究者的層面去理解,任何一個國家如果要從資產負債表的周期走出來,離不开這三支箭。
第一支箭,央行的財政化。
央行的財政化,講的是一個什么問題呢?
實際上是一個貨幣分配機制的改革問題。
我們原來工業化、城鎮化底下,中國的貨幣分配機制是“央行—商業銀行”。
央行把基礎貨幣交給商業銀行體系,商業銀行貸款擴張,信貸的擴張、信用的擴張,然後再分到經濟的投資和消費的環節。
但在資產負債表周期中間,這一套框架徹底失靈。
也就是央行和商業銀行,這個傳統的貨幣分配機制,徹底地失靈。
我們看到的是巨大的金融的空轉。
你看M1和M2的差距拉得那么大,M1甚至掉到了-1.4%。
我們印了那么多錢,300萬億的M2,但這筆錢就是流不到投資和消費的環節,就在商業銀行和央行之間打轉。
所以,我們要改革的是什么?
改革的是貨幣分配機制。
既然商業銀行不能承擔有效的貨幣分配,那一定有一個角色站出來承擔這個功能。
誰?財政!
這就是央行和財政的對接。
所以我們看到4月20號央媽出來講了一個話,財政部立馬跟進,支持央行入場买入更多的政府債券。
我覺得這個是對應的。
這個信號是強烈的、明確的。
我們學術上理解就是央行的財政化。
期待7月份會議
一切皆有可能
第二個,財政民生化;
財政拿這個錢幹什么?它要怎么分配?
這個錢一定是要分配到民生部門的。
這個錢怎么到民生部門?
這就牽涉到我們整個貨幣分配的方向的問題。
錢如果不到民生部門,老百姓沒錢,無論你出多少政策,他是不會买房子的。
房子賣不動、賣不掉,車子也賣不動,消費降級,整個經濟循環就會中斷。
因爲這個經濟循環,大家知道,一個部門的支出就是另外一個部門的收入。
如果哪個部門不支出了,那下一個部門就沒有收入。
傳遞下去,整個經濟循環就中斷,乘數就會坍塌。
這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流動性困境下面的中國的資產負債表收縮。
所以財政拿了錢,特別國債,幹什么?
一定要輸入民生。
所以,昨天出來的那個消息,我覺得這是比較震撼的。
要從這個角度思考,雖然量不大,3000億收儲。
實際上是我去年初的時候就提出來了這個方向——央行入場購买房子,把它轉化爲民生的公用事業。
實際上是一個財政在做民生的過程。
第三支箭,數據市場化。
數字時代,數據是這個時代最新型的生產要素。
政府的資產負債表裏面,原來代表工業化、城鎮化的土地要素紅利正在迅速地垮塌。
所以資產負債表廢掉了。
政府上這個循環一定要打破,突破困境很重要的一個抓手,就是數據的資產化。
2024年1月1號財政部發了個文,數據要素資產可以評估入表。
我們一季度陸陸續續看到,有一些上市公司已經开始做出在會計科目的變化。
各種民生方向,包括證券市場,我們看到有各種形式的落地、呼應。
7月份的會議,一切皆有可能,我們充滿着期待。
標題:劉煜輝:地緣政治紅利進入回吐期,這一輪人民幣資產反彈時間會超預期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08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