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20日)下午,知名智囊專家劉煜輝,在爲您·預見寧波銀行私人銀行投資策略會上,分享了對當前宏觀經濟及市場的最新觀點。

劉煜輝表示,這一次在短短十天之內,中美之間能夠將貿易战打到頂格,對於特朗普來說,應該是一件他沒有預料到的事情。

而特朗普沒有預料到的事不止這一件,

除了中國的迅速反制之外,還有美元資產股債匯三殺,以及西方盟友的不配合。

對於中國而言,我們之所以在坐擁多種手段的情況下仍選擇迅速回擊,釋放的態度信號是很明確的——

顯然,我們看清了這個牌局,而這場牌局必須由我方來主導。

中國的底氣有三,人民幣資產的落地、中國供應鏈在全球的統治力,以及中國科技出圈的能力。

就像美國前財長耶倫形容的那樣,美國發動關稅战,真正傷害的是自己,這其實是一場自殘

中國的宏大目標不是眼前的蠅營狗苟,我們希望在世界內實現軟件免費,硬件賺錢,生態爲王,將AI應用的生態落地到中國比較優勢最強的制造環節。

就具體的資產配置角度來講,劉煜輝再度強調了,所謂黃金十年,黃金未來中長期空間還很大,現在依然是一個很好的买點。

就中國核心資產而言,我們應該借每一次中美間激烈博弈、碰撞的時機,這是中國核心資產倒車接人的機會。


特朗普的三個沒想到


其一,中國迅速反制

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中或最贏

中或最贏是個網絡詞匯,2018年中國面臨首次貿易战時,網友創造了中或最贏一詞,當時更多是調侃與愿望。

但在當下,我們看到的更多是憑實力贏得最終結果,即中或最贏

42日开始的十多天,特朗普動作很大。但對特朗普而言,此輪關稅战有三個沒想到

其一,關稅战一周就打到頂格。

短短一周,關稅就大幅提升,美國那邊的數字也很高,

具體數值已不重要,這已經意味着G2目前處於貿易休克狀態,幾乎走向硬脫鉤。

特朗普恐怕沒想到中國敢硬扛,美國供應商或許連幾個月的存貨都沒准備。

特朗普沒想到中國會硬槓關稅。42日美國宣布強行加注,43日晚,中國迅速回應,毫不遲疑的秒call

從經濟角度看,中國可用於對衝的工具非常多,比如近期熱議的、令美國擔憂的美債。

中國持有至少8000億美金的美債頭寸,在市場上有話語權和巨大邊際影響力。

只要美聯儲不幹預,中國若拋售美債形成拋壓,美國長短端利率就會大幅上升。

利率飆升是美國的軟肋,會引發整個美元資產劇烈波動,這種連鎖反應讓美國忌憚。

過去十多天,市場已出現這種預期。雖然中國沒有拋售美債,但已導致其他美債持有者的持倉意愿下降,市場預期發生變化。

此外,中國還可通過放松國內貨幣政策促使人民幣貶值進行對衝。

作爲貿易順差大國,中國常用的手段之一是對特定貿易部門實施財政補貼,相關體系已十分成熟。

其實,應對方法還有很多,化解關稅轉移的辦法也有很多。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43日第一時間的迅速回應,體現出我們對自身實力的充足自信。

如今中國手中握有的籌碼,足以掌控整個局勢,這是一種實力的宣言。

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國看穿了對方的底牌,清楚對方的策略布局。

這就是我以中或最贏爲標題的原因,這完全是基於實力的判斷,也是特朗普第一個沒想到的地方。

其二、美債危機

第二個沒想到的是,美國的軟肋這么快就扛不住了。

短短一周時間,你能看到此次事件引發全球資本市場劇烈波動,投資者風險偏好大幅下降。

這種變化直接衝擊到美國經濟的軟肋,

美國的軟肋是什么?

就是美元和美債,這是美國金融資本的根基。

以往全球金融動蕩時,美債作爲避險資產,往往會因資金避險需求而價格上漲,美元也會隨之升值。

但這次不同,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直接出現股、債、匯三殺的罕見情況,

這表明全球都在大量拋售美元及美元計價資產,美元作爲基礎信用貨幣的地位受到威脅,這恐怕是特朗普第二個沒想到的情況。

其三、盟友不配合

特朗普第三個沒想到的,是整個西方世界這次不配合。

爲什么大家不愿意?

我覺得答案很簡單。因爲如今的局面,不是單次的囚徒困境。

顯然,大家都會權衡利弊、計算得失。

特朗普眼前給出的誘惑和短期利益,是否足以讓各國放棄共同遵守的傳統貿易規則?我失去的利益,他給的這點短期利益能彌補嗎?

大家都在觀察特朗普,以他這樣的行事風格,政治生涯還能持續多久?

如果到明年中期選舉就失利,什么政策都推行不下去,

那我爲什么要爲了這么一位政治生命短暫的總統,放棄大家共同遵守、且能帶來巨大利益的傳統規則呢?


中國主導的供應鏈結構不斷強化


42號到現在才十幾天,剛進入第三周。

這段時間,大家追問最多的問題就是,特朗普爲什么要這么做?他的動機是什么?

此次特朗普發動貿易战,其理論基礎和具體策略的設計者,大家最近應該很熟悉,叫斯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

他寫了一篇約一萬字的長文章,叫《重構全球貿易體系指南》。

按照西方政治規則,特別是對特朗普而言,202611月的中期選舉至關重要。

這次選舉將檢驗特朗普所代表的右翼政治勢力,能否在美國權力體系中站穩腳跟。

如果明年中期選舉失利,未來兩年特朗普就會成爲跛腳總統,難以推進任何政策。

2018年貿易战的具體操盤設計者是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他也是1985年美國壓迫日本籤署廣場協議的策略設計者。

2018年時他就已經70歲了,如今應該八十多歲了,所以這次沒再出面,可能年事已高。

特朗普這一輪上台後,重新聘請顧問,只不過策略設計者換成了年輕人斯蒂芬·米蘭。

我想跟大家說的是,這些策略、細則都不是什么新鮮東西。

20年過去了,中美之間的巨大失衡、全球經濟的巨大失衡,形成了高度耦合的鏡像結構。

這種局面不是一天形成的,已經持續二十多年了,而失衡依舊存在。

我們今天看到世界衝突升級,其實反映的就是中國在過去20年主導的供應鏈結構不斷強化。

如今,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結構中的份額已達35%,預計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升至45%

當前的格局是,全球制造業排名第二到第十的九個國家,其供應鏈份額總和都不及中國。

這就是中國在供應鏈領域的統治力,這種統治力與美元主導的全球財富分配結構越來越不匹配。

美元已逐漸失去主導全球財富分配的能力,其影響力正在衰退。

因爲全球商品貿易流動形成的巨大貿易流,回流美國的動能在快速減弱。

正是由於這種矛盾,才導致如今世界衝突日益尖銳。


特朗普翻不了盤

通脹是套在他脖子上最強約束


特朗普是一個極其精明的交易者,但是你如果把特朗普的底牌看穿,你會發現他翻不了盤。

爲什么?因爲他的底牌是套在他脖子上的強約束機制。

這個約束機制就是資本意志最恐慌的軟肋。

就是套在特朗普脖子上最強的約束機制——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直接導致的就是長端利率的高企,長端利率的高企會誘發整個美元風險資產的高波,就是我們看到的股、債、匯三殺。

三殺傳遞下去,政治陷阱就會啓動,直接對標的就是,硅谷右翼會拋棄他。

這樣一個政治人物,他能沒有考量嗎?

他的第一性原理難道不應該考慮這個邏輯嗎?

他一定是從這個方向考慮問題的。

他手裏面的有效政治時間中,他怎么去延展,怎么站穩腳跟,一切都圍繞這個目標來。

怎么才能解脫?

解脫只有一條路——這個枷鎖有一個總扣,這個扣就是通貨膨脹,沒有別的東西。

你不解开,美聯儲就會袖手旁觀,就不會降息。

哪怕發生美債的崩盤危機,美聯儲也未必挺身而出。

所以,對美國來講,就是接受一個現實,接受你無法顛覆的歷史驅動的中國崛起。

你接受這個事實,我們重新商量全球的秩序。

痛苦、衝突都會淡化,都會消失。

如果不接受,那我們就憑實力說話,大家一起扛,一起找未來收斂的均衡點。

我這裏講了這么多,表達的核心意思就是,雖然今天各種事情看上去很復雜,

但是告訴你的出路只有一條,沒有第二條路,沒有第二個選擇。


把握住中國核心資產

倒車接人的重要機會


我們不要着急,特別是我們做金融市場、做投資的,今天是一個好時機。

每一次劇烈的博弈,劇烈的衝突所導致的風險偏好的釋放,都是中國核心資產倒車接人的重要機會。

你能把握得住嗎?

如果你看清了整個底層邏輯、這裏的牌局,你就能把握得住。

機會很多,機會極其巨大。

對於中國來講,我們的表現顯然是,我們看到了這個牌局,看清了這個牌局。

所以你回頭看,中國的底氣和方略在哪個地方,就很清晰了。

我們的底氣,第一個,人民幣資產。

人民幣資產早就落地了、就早就躺平了。

十年前,中央就決定啓動金融去槓杆,就在整頓影子銀行,啓動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四年前,中國的房地產出現翻轉,從上面下來了,現在大家都安心了,房子從2021年下來已經第五個年頭了。

兩年前,股票市場开始治理、整頓。

今天,中國供應鏈全球的統治力,份額現在是35%,第二名到第十名加在一起還沒有我們個頭大。

再過五年,2030年,中國的供應鏈將佔全球份額的45%


美國科技絕對崇拜的泡沫

或將被刺破


第三個,中國的科技出圈的能力。

DeepSeek的意義在於什么?在於开源。

它直接掀翻了是美國主導的AI這個領域的秩序規則。

因爲美國建立的在AI領域的秩序規則,就是算力加上能源的堆砌就等於AI

美國也這么幹的,因爲它在這兩方面有霸權。

我們直接把這個模型的底座給掀翻了。

DeepSeek意味着,中國把這個模型的底座給變了,

變成开源免費的高質量AI軟件的輸出,加上低價格、高質量的中國制造映射的未來的輸出。

那意味着,對美國高科技的絕對崇拜所產生的巨大資產溢價,就很可能從巔峰上被拉下來,刺破這個泡沫。

所以,美國財長貝森特講,最近美國七姐妹劇烈的市值損失,是中國DeepSeek造成的。

某種意義上講,這話說的也沒錯。

最終還是實力在說話,包括所有這一切,

無論是供應鏈、科技、軍事,還是金融,最後匯聚成的都是本幣價值的估值,國際地位。


美國發動關稅战

真正傷害的是自己


當美國提高那么多的關稅,美國的經濟、美國的市場對全球一定是影響巨大的。

但是,有沒有傳統意義上講的GDP支出法反映的那么大?

我覺得從消費的實物量上看,實際影響要小很多。

我跟大家掰着指頭算一個账。

美國的消費支出無疑是巨大的,20.7萬億。

但是,你要想,其中70%是服務性消費。

服務性消費是什么?是醫療、教育、住房、法律訴訟。在經濟學中間,這都是不可貿易部門。

簡單講,美國的這70%20.7萬億的70%,跟全球經濟、全球貿易沒有什么關系。

因爲它是不可貿易的部門。

真正和全球經濟發生關系的實物經濟,6.2萬億。

這是零售終端的貨幣計價的金額。

要折成實物量來看的話,歸到供應鏈的生產廠商的產值來看,大概也就是這個規模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說,中國工廠生產出來的也就是2萬億美金。

但是賣到美國,美國普通的老百姓掏錢买,零售額是賣6.2萬億美金,就這么個概念。

那中間是什么呢?

中間就是我們傳統講的價值鏈中間分配的環節——渠道、知識產權、專利、品牌、生產性服務業。

這些生產性服務業由誰控制?

由美國的跨國資本控制,背後,他們佔據了這4萬億。

所以,你看今天中國人的空間有多大。

我講的核心意思,就是美國發動關稅战,真正傷害的是誰?

傷害的是自己。

耶倫,美國的前財長,那個老太太她講,美國是自殘。

這個定位是很准確的。殘在哪個地方?真正關稅战打擊的、消滅的是誰?

是剛才我講的這4萬億美金。

4萬億美金,不是中國工廠的價值,恰恰是美國跨國資本的核心價值。

如果他們成爲你的對立面,你在那個椅子上還能坐多久?

特朗普得考慮這個問題。

所以,看到這個結果,你怕什么呢?有什么好怕的呢?


軟件免費

硬件賺錢,生態爲王


中國人的目標,不是眼前摳摳搜搜的這幾個錢。

我們眼前甚至可以不要錢。

我們甚至把AI的基礎模型都推倒,快速實現AI的基礎設施化,算力可以不讓它掙錢,大模型可以不讓它掙錢。

但我們要的是什么?我們要的是全世界。

你看中國的策略,我們是怎么想的?我們想的就是,軟件免費,硬件賺錢,生態爲王。

我們看中的是生態。

軟件可以第一時間免費,基礎設施可以白送你,我就希望你加入我的生態。

然後,把這個生態放到中國人自己控制的、中國最比較優勢的制造的環節。

因爲AI要應用、要落地,它必須要有外設。

外設是什么東西?不就是制造業嗎?

今天的外設,無論是機器人、無人機,還是智能外設,還是電動車,它都是制造業,都是AI的載體,都可以叫AI agent

這不就是中國的優勢嗎?

你們都進入我的生態,我把生態全部加到我的映射中間,然後把映射賣到全世界。

最後,這個強大的生態,產生巨大數據資源的飛輪效應。

飛輪效應是什么?

就是AI一旦進入生態的狀態以後,它自己會指數級地創造大量數據資源和數據資產。

所以,有很多人买AI的股票,去买算力、去买模型,到最後你發現,都是基礎設施,最後都會平價。

最後真正掙錢的是什么?

掙錢的、落地的是數據資源。

最後沉澱下來都是數據資產、數據資源。


战局的走向

以战促和,以战止战


中國把免費的AI軟件變成了空氣,然後用便宜的硬件把利潤賺到手。

我們認爲,利潤是死的,時間是活的。

我不跟你搶錢,我要的是全世界,這是我宏大的目標。

在這個宏大目標之下,你跟他講那些蠅營狗苟的事情有意義嗎?

沒有意義。

所以战局的走向,就是中或最贏

這是個網絡詞匯,是2018年的時候網民講的,那時候可能有點YY,是個調侃的味道,但今天是實力的必然。

所以,預測战局的走向,肯定是以战促和、以战止战。

現在G2一周時間就把這個結果打到了頂格,就已經硬脫鉤了,就已經貿易休克了。

這絕對不是穩態,不是常態。

G2之間絕對不可能脫鉤。

歷史是往前走的,倒不回去的。

20年前,我們就講這個事,到今天,失衡依然就在那個地方。

所以,這個事,最後一定會有一個deal

哪怕是個臨時性的deal,或者階段性的deal,一定會出來一個deal

而且不要多長時間,不會拖太長時間。

因爲G2的硬脫鉤的狀態,絕對不是一個穩態、不是一個常態。

從邏輯上推演,我堅定地相信,只有一個結果,就是東升西落,就是中或最贏,沒有其他的結果。


黃金十年

未來中長期空間還很大


從投資策略的角度來講,我一直在講黃金十年

但這個十年是個虛數的概念,你不要把它變成實數,就是告訴你時間還長。

我一直認爲黃金是最好的定投資產。

去年當時也是這個活動,我講黃金是最好的定投資產的時候,那時候黃金是25002600,最好的买點。

未來中長期的空間依然很大,你要看這個時代的背景。

當然,我也提醒大家,假設G2能夠形成一個deal,黃金可能會有個中期的調整。

畢竟今年漲了30%,短短三個月時間,漲了30%,那調一調也很正常。

但我覺得,仍然是一個很好的买點。


珍惜每一次

倒車接人的機會


第二條就是,珍惜每一次激烈博弈、碰撞中間,中國核心資產倒車接人的機會。

你不要猶豫。

43號關稅战开啓,我們過完清明節休息了兩天,後面开盤是47——

我覺得你肯定是見不到那個價格了。

很多人還想着,是不是能夠再接點帶血的籌碼?我覺得恐怕是有點過於執着了。

因爲打了一周時間,都打到頂格了。

現在全球資本對這個事已經不太care了,風險偏好明顯收斂了。

全球資本、全球市場對特朗普都不太反應了。

所以,剛开始的時候,大家有恐慌,這是人性,正常的。

那個時候,如果你能認識清楚,那個時候是最好的價格。

當然,現在也好,價格也不差。


是非之地

擇時很重要


第三個,中間還是要注意結構。

因爲這么大一個貿易战打得熱火朝天,一周時間,把世界的桌子都掀掉了,這個地方肯定是個是非之地。

是非之地的話,擇時就很重要。

你要是不會做擇時,那你就回避這個是非之地。

第四條,去尋找能夠給你創造最大阿爾法的正向邏輯的資產方向。

至關重要,你买什么?

我覺得,這個背景下面,市場已經做出了選擇。

好多公司都已經走到42號那個價格之上了。

真正強的股票早就已經修復了。

那些股票發生在哪個地方?

包括未來出大牛股的方向,就是供應鏈安全、數據通訊安全、人員安全。

我覺得這裏面會出很多很多大牛股。

最後,是我的一些寄語——

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事不雜,過往不戀,這是曾國藩講的。

我們不要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非常焦慮,沒有必要。

做好眼前的事,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了。

歷史不會开倒車,歷史回不去了。

求人不如求己,只要我們做好自己,誰拿我們也沒有辦法。

我們的王毅外長之前引用了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裏面的幾句詩,我覺得非常好,非常貼切——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標題:劉煜輝最新分享:每一次劇烈博弈,都是中國核心資產倒車接人的重要機會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3644.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