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東穩西蕩,以我爲主


4月以來,我們一直強調當前市場處於一個“東穩西蕩”的全球宏觀環境,更需堅定信心、“以我爲主”,聚焦內部的確定性。

本周海外持續混亂、動蕩之下,來自外部不確定性的擾動仍在繼續。415日,美國對華關稅加徵至245%。與此同時,歐美貿易談判陷入僵局的消息傳出,歐盟預計美國針對歐盟的大部分關稅將維持現狀,雙方目前談判幾乎沒有取得進展。416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就特朗普貿易政策的通脹效應發出警告,並在被問及美聯儲是否會幹預以應對股市的劇烈下跌時表示否定。

另一方面,隨着美股逐步進入到財報季,來自關稅等因素對業績的拖累也开始顯現。415日英偉達發布公告,由於美國政府禁令影響,H20訂單面臨履約風險,預計第一財季與H20產品相關的庫存、採購承諾和相關准備金費用爲55億美元。417日聯合健康財報不及預期並下調全年業績預期,拖累道指大幅下跌。而根據LSEG IBES數據顯示,標普500成分股2025年盈利增速預期已從年初的14.2%下調至10.7%,且市場普遍預期隨着企業進一步計入關稅成本,盈利預測或繼續下修。

但更重要的,則是國內自身是平穩的。持續修復的經濟基本面,以及近期面對不確定性衝擊的及時應對,包括中長期構建雙循環的發展格局和战略定力,均構成市場的穩定錨。

首先,一季度GDP同比5.4%,且3月修復動能呈現增強趨勢,有望進一步穩定市場信心。一季度季調環比增速強於近年來均值水平,考慮去年四季度高基數背景,开年經濟動能延續較強韌性。而從各項經濟指標來看,3月出口、投資、消費均超預期走強,經濟動能進一步走強,基本面釋放出積極信號。

與此同時,面對外部的不確定性,近期決策層主動出擊、積極應對,且往後看國內依然有較爲充足的政策儲備和應對舉措進行對衝。

  • 一方面,對內深挖內需。從近期出台的生育補貼、消費金融貸、《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等政策來看,國內宏觀政策着力點已經逐步在向民生、需求側傾斜。此外,年初以來貨幣政策也主要聚焦防風險、防空轉、穩匯率,貨幣寬松相對謹慎。

  • 另一方面,對外積極开拓。414日至18日,習近平主席對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進行國事訪問,並同三國共籤署108份合作文本。411日,習近平主席會見來華訪問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與此同時,近期商務部部長王文濤連續會談歐盟、東盟,討論應對美國“對等關稅”等問題。

  • 因此,本輪國內政策早已爲應對外部不確定性留有“後手”,後續更加有力的宏觀政策有望進一步落地對衝外需壓力,包括擇機降准降息、“兩重”“兩新”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財政刺激加碼、進一步加大擴內需促消費力度等。

其中,對於資本市場,近期市場動蕩中,國內各方積極、及時地應對,爲市場提供了較爲明確的底线。418日國常會明確提出“要持續穩定股市,持續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此前特朗普關稅落地的動蕩中,中央匯金明確自身“平准基金”定位,監管層、官媒也集中表態呵護。與此同時,多家央國企集團、上市公司也公告並實施了增持、回購。根據我們的測算,此前47-8日動蕩之際,股票型ETF共流入1670億元,速度超過20242月和20157月時規模。本周市場波動中ETF繼續大幅流入,其中416日淨流入約266億元,418日又淨流入超100億元,成爲市場重要的支撐力量。

而中長期,當前無論是所處的內外部環境、潛在增量政策儲備,還是適應了上一輪貿易衝突後的出口結構優化,以及市場在心理上做好的准備、尤其是以DeepSeek爲代表的科技突破對於信心的強化,相比2018年驟然遭遇貿易战,本輪對於外部不確定性的應對將更加具備信心和底氣,市場也將更加“以我爲主”:

一方面,國內因素仍是決定A股走勢的核心矛盾。與2018年“內外交困”的宏觀環境不同,當下國內正處於內需接力、科技突破的階段,將成爲我們應對外部壓力的信心來源。2018年市場大幅下跌,中美貿易衝突固然是一大拖累,但國內經濟基本面惡化、政策聚焦“防風險”、“去槓杆”才是市場下跌的主因。而本輪來看,隨着去年9月以來宏觀政策基調轉變、新一輪穩增長政策持續加碼,內需已在逐步接力經濟增長。與此同時,年初以來以DeepSeek爲代表的科技突破,更是外部封鎖下國產替代的最佳例證,這些都將成爲我們應對外部壓力的信心來源。

另一方面,從外部環境來看,隨着上一輪關稅衝突後,中國企業積極尋求出口目的地的分散,疊加部分產品在全球出口市場的話語權進一步提升,我國當前面臨的出口環境已然不同:

  • 1)上一輪關稅衝突後,國內出口正在積極尋求目的地的分散,我國出口對美依賴度已經由2018年的19.2%下降至2024年的14.7%,其中汽車及其零部件、工程機械、化學制品等品類出口分散化特徵較爲明顯;

  • 2)對於國內出口在全球佔比處於50%以上,且2018-2019年貿易战之後全球市佔率保持平穩或者進一步上行的細分品種而言,中國日益佔據全球出口市場的主導權,這也就意味着美國在進口這些商品時或無法越過中國,即使轉從其他市場進口,實際的最終來源或也仍來自中國,包括輕工、紡織品、小家電等。

  • 3)近年來,國內企業直接布局海外產能步伐持續提速,雖然也正在面臨美國全面關稅的衝擊,但相較而言後續抗風險能力更強,主要包括專用機械、汽車零部件、通用設備、電氣設備、電源設備等。


二、聚焦內部的確定性

三大主线防守反擊


一方面,內需消費、自主可控等作爲中長期促進經濟動能切換和短期托底政策的發力結合點,有望成爲市場聚焦的方向。另一方面,面對可能持續和反復的全球貿易談判,短期仍需做好應對不確定性的准備,持倉可階段性向低波紅利、低位績優等方向傾斜。

(一)內需消費、自主可控將是長期促進經濟動能切換和短期托底政策的發力結合點

在國內新一輪政策對衝或進一步加碼、自主可控必要性再度提升的背景下,以內需消費、自主可控爲代表的方向將是長期促進經濟動能切換和短期托底政策的發力結合點,中長期可逐步提升關注。

首先,外部壓力加大下,經濟增長更需內需接力,後續宏觀政策進一步落地對衝的預期也在增強。梳理來看,當前【內需佔比較高、且2025年一致預期淨利潤增速較高】的行業主要集中在服務消費(教育、零售、媒體、酒店餐飲、醫美)、農業(動物保健、農產品加工)、基建地產鏈(水泥、裝修建材)、軍工(軍工電子、航空航天裝備)、IT服務等。

其次,外部對華政策的不確定性使得自主可控的必要性再度提升,且與國內引領的新一輪AI產業趨勢和新質生產力發展耦合,財政預算也有望進一步向“安全”主线傾斜。自主可控既是大國博弈背景下的战略手段,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本輪財政加力信號明確,後續有望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於支持科技創新、產業鏈安全等战略重要性較高的方向,助力高質量自主可控。新一輪AI產業趨勢下,國內企業有望後來居上,孕育國產替代良機。重點關注AI、半導體、信創、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方向。

(二)4月業績期,低位績優方向仍具備較強確定性

隨着國內進入4月業績期,前期漲幅落後、但業績改善預期較強的低位績優方向仍是後續確定性較強的領域。

從股價-業績匹配度篩選當前低位績優方向,主要包括消費(調味品、專業連鎖)、金融(證券、國有行、保險)、基建地產鏈(水泥、地產服務)、TMT(數字媒體、廣告營銷)等。

(三)類債紅利作底倉,應對短期不確定性

我們將紅利資產劃分爲類債紅利(電力、交運、運營商、銀行等)、周期紅利(煤炭、鋼鐵等)和消費紅利(紡服、汽車、家電等),其中類債紅利基本面穩定性更強、波動率更低,且與長債等避險資產收益率走勢強相關,考慮到後續不確定性因素仍多,更適合作爲底倉品種配置。

類債紅利資產的篩選標准:1)近三年股價與3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的相關系數小於-0.8;2)總市值大於100億元;3)股息率大於2%;4)近五年最大回撤小於30%。主要集中在銀行、交運、電力、運營商等行業。

風險提示

經濟數據波動,政策寬松低於預期,全球貿易談判不及預期等。

注:文中報告節選自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已公开發布研究報告《以我爲主,聚焦內部的確定性——A股策略展望》,分析師 :

張啓堯  SAC執業證書編號:S0190521080005

胡思雨  SAC執業證書編號:S0190521110003

張勳     SAC執業證書編號:S0190520070004

吳峰     SAC執業證書編號:S0190510120002

楊震宇  SAC執業證書編號:S0190520120002



標題:興證策略:以我爲主,聚焦內部的確定性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3643.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