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生物業績“變臉”!股價一字跌停,“摘帽戴帽”劇情將重演?
4月22日,南華生物开盤即一字跌停,報8.11元,總市值爲26.76億元。
這一股價變動主要源於公司前一日晚間發布的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即2024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由預盈1250萬–1550萬元修正爲預虧1900萬–2100萬元。
業績大變臉
4月21日晚間,南華生物發布2024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宣布業績“由盈轉虧”:公司將1月22日披露的“預盈1250萬–1550萬元”大幅修正爲“預虧1900萬–2100萬元”。
對於這一突變,南華生物解釋稱,一方面,公司在披露2024年度業績預告時,年度審計工作尚未全面开展。隨着審計推進,經與年審會計師事務所溝通,結合部分自營產品銷售條款、經銷商銷售進展等情況,認爲部分已售產品存在退貨風險,基於謹慎性原則,對部分銷售收入不予確認,預計減少銷售利潤0.14億元。
另一方面,結合相關客戶期後信用狀況,綜合評估應收账款可回收性,對個別客戶單項計提信用減值准備,導致減少稅前利潤0.2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修正後公司預計2024年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均爲負值,且扣除後營業收入低於3億元。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相關條款,在2024年年度報告披露後,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簡稱前冠以“*ST”)。
近年來,南華生物業績始終承壓,營收規模低迷,淨利潤更是陷入持續性虧損。
2021年至2023年,公司營收分別爲1.57億元、2億元、1.37億元,淨利潤分別虧損-1912.6萬元、-1269.48萬元、-2817.26萬元,三年累計虧損近6000萬元。
加上此次業績的突然變臉,無疑又給南華生物一拳重擊。
多次觸碰“退市紅线”
回顧來看,南華生物因業績長期低迷,已多次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2016年,公司因2014、2015年連續虧損且2015年期末淨資產爲負,被實施“*ST”退市風險警示;2017年,因2016年度淨利潤與期末淨資產均恢復正值,公司成功摘帽並更名爲“南華生物”。
然而,到了2019年,相似的歷史再次上演。南華生物因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淨利潤爲負,再度被實施 “*ST”。
盡管在2020年,深交所同意撤銷對公司股票實行的“退市風險警示”,但因其主營業務盈利能力不足的問題依舊突出,南華生物又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在“戴帽摘帽”之間反復橫跳的過程中,南華生物也曾嘗試通過收購優質資產來爲自己“造血”。
2017年12月,該公司宣布,以5130萬元現金收購“湖南遠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遠泰生物”)54%的股權,將其納入控股子公司版圖。此舉旨在拓展細胞免疫治療領域,提升公司在生物醫藥領域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但此次收購未能顯著改善業績,反而因遠泰生物研發投入過高加重了自身的財務負擔,最終南華生物於2019年以公开掛牌方式轉讓全部股權。
因業績頹勢難改,南華生物2024年股價累計跌超28%。若再度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不僅可能引發股價進一步下探,還將制約其資本市場融資能力,加劇“業績低迷—融資受限—發展乏力”的惡性循環。
多次風險警示的背後,暴露的是公司核心業務造血能力不足的深層困境。未來,南華生物能否突破困局、實現扭虧爲盈,仍需觀察。
標題:南華生物業績“變臉”!股價一字跌停,“摘帽戴帽”劇情將重演?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4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