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等生”也喫癟!牧原股份年度首虧,傲農生物命懸一线?
2023年養豬業務沒有不虧損的,“豬茅”也遭遇了上市以來的年度首虧。
1月30日晚牧原股份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歸母淨利爲虧損39億元-47億元。而在2022年,公司大賺132.66億元。
養豬沒錢賺,但賣“飼料”卻賺錢了!同日,新希望業績預告中,這家“飼料一哥”卻逆勢盈利3個億。
消息影響下,在今日市場整體延續弱勢下,但兩者波動皆不大,其中牧原股份截至發稿跌0.56%,報35.42元/股,總市值1936億元。
而新希望漲0.73%,報8.33元/股,總市值378.7億元。
“豬王”年度首虧
1月30日晚間,牧原股份發布2023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淨利潤爲虧損38億元至46億元,2022年公司盈利149.33億元;歸母淨利潤虧損39億元至47億元。
這也是是2014年上市以來,牧原股份首次出現年度虧損。
對於業績虧損,牧原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報告期內,生豬價格較2022年大幅下降。同時,公司在按照會計准則要求對消耗性生物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後,擬對部分消耗性生物資產計提減值准備。
從牧原股份2023年各季度情況來看,進入2023年,一季度就开始虧損,上半年虧損擴大,到三季報虧損有所收窄有所盈利,就在市場期待其全年業績能基本穩住之時,“豬王”沒有驚喜,反而給了市場一個大大的驚嚇。四季度預計淨虧損20.58億元-28.58億元。
1月6日,公司發布的2023年12月及全年生豬銷售簡報,部分印證了上述關於虧損原因的分析。但牧原沒有說的另一個原因是,公司近年的大舉逆勢擴張。
衆所周知,牧原股份一直被認爲是成本控制的“優等生”,行業內也存在“牧原虧損規律”,即牧原股份出現季度性虧損時,豬價階段性底部將來臨。對此,牧原股份在1月30日晚召开投資者電話會,對市場關注的業績虧損、2024年出欄量、成本下降規劃、價格走勢等問題給予回應。
豬企整體虧損
據上市生豬養殖公司發布2023年業績預告來看,在生豬銷售量增價跌的背景下,2023年相關公司業績普遍預虧。
除牧原股份外,1月30日晚間,東瑞股份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虧損4.8億元-5.4億元。巨星農牧、神農集團1月29日晚間公告,預計全年分別虧損5.9億元-7.3億元、虧損3.55億元-4.35億元。新五豐此前披露業績預告也稱,預計2023年虧損11億元-14億元。
值得注意是,傲農生物預計2023年淨虧損30億元到3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繼續虧損;預計2023年期末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爲-7億元到-10億元。
若公司2023年期末經審計淨資產爲負值,公司股票將在2023年年度報告披露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市場擔憂,該公司將成爲本輪周期第二家破產的上市豬企。
賣飼料反而賺錢
在行業內,一衆虧損態勢下,卻有個另類,新希望發布2023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億元,而上年同期取得虧損14.6億元。這也是自2021年深陷周期以來,新希望業績首次實現轉正。
值得注意是,公司的盈利也並非來自於生豬養殖版塊,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白羽肉禽與食品深加工業務引進战略投資影響歸母淨利潤增加,影響金額約爲51億元-52億元,本項目屬於非經常性損益。”
事實上,單從生豬養殖業務來看,公司去年銷售生豬1678.24萬頭,上年同期爲1461.39萬頭,增加超300萬頭,在豬價大部分時間低於公司養殖成本线的背景下,虧損很難避免,公司扣非後淨利潤爲-45億元。
2023年,新希望全年出欄生豬1768.24萬頭,較同期增加21%,坐穩全國第三。成本方面,受胎率、窩均斷奶、育肥成活率、料肉比等關鍵指標大幅優化,養豬成本大幅下降。
公司近期也表示,“2024 年公司在豬產業上的整體思路是‘降成本,提質量,調結構,穩規模’,並不急於擴充規模。”
標題:“優等生”也喫癟!牧原股份年度首虧,傲農生物命懸一线?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7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