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市場投資風格更趨多元,銀行股佔主動型基金重倉股比例較上季度末的階段性高位小幅回落0.37pct。展望後續,短期看,中美貿易摩擦對市場預期仍有影響,在此背景下低波板塊具有配置價值;中期看,在宏觀“審慎”和“走弱”的兩種假設情形下,銀行板塊相對於大部分行業而言,基本面具備相對穩健特徵,相對價值顯著,建議積極增配。


2025Q1銀行股佔主動型基金重倉股比例爲3.03%,較2024Q4回落0.37pct。

2025年一季度,市場風格偏向成長,銀行板塊持倉略有回落。4月开始,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和業績期擾動驅使市場避險情緒上升,在此背景下,銀行板塊相對收益受市場風格影響較大,且整體仍保持較好的絕對收益邏輯。

股份行和農商行持倉比例提升,國有行和城商行持倉比例回落。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佔主動型基金重倉股比重分別0.65%/ 0.92%/ 1.25%/0.21%,較2024年四季度末分別-0.37/ +0.12/ -0.10/ +0.05pct。1季度國有行持倉比例明顯回落至2024Q1水平,而股份行持倉比例繼續提升至2022Q2之後的新高,城商行在連續四個季度持倉比例提升後小幅回落。

招商銀行持倉比例保持第一,招商銀行、渝農商行和寧波銀行提升比例靠前。

1)個股持倉比例看,2025年一季度末,主動型基金前五大重倉銀行股分別爲招商銀行、寧波銀行、江蘇銀行、成都銀行和工商銀行,佔重倉股比重分別0.81%/ 0.37%/ 0.28%/ 0.28%/0 .20%;佔板塊內重倉股比重分別爲26.7%/ 12.1%/ 9.3%/ 9.2%/ 6.6%,合計佔比63.9%(2024年四季度末合計佔比爲60.4%),持倉集中度明顯上升。

2)邊際變化看,招商銀行、渝農商行和寧波銀行提升比例靠前。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行板塊中有21家銀行持倉比例有所提升,19家銀行持倉比例有所下降,持倉比例提升前五位爲招商銀行、渝農商行、寧波銀行、浦發銀行和上海銀行,較2024年四季度末分別提升0.10/ 0.05/ 0.05/ 0.02/ 0.01pct。

北上持股小幅上升,南下持股延續提升。

1)一季度銀行板塊北上資金持股比例小幅上升。截至2025年3月31日,銀行板塊北上資金持股比例 爲2.43%,較2024年四季度末+0.08pct。一季度末,北上資金持倉銀行中,佔比前五大銀行爲招商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工商銀行和浦發銀行,佔比分別26.64%/ 8.02%/ 7.51%/ 7.24%/ 4.53%。較2024年四季度末來看,招商銀行北上資金持倉比重提高較多。

2)南下資金持股比例延續提升。截至2025年4月22日,銀行板塊南下資金持股比例爲14.17%,較2025年一季度末+0.46pct,較2024年四季度末+1.57pcts,延續上升趨勢。南下資金持倉中,佔比前五大銀行爲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匯豐控股、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較2025年一季度末來看,建設銀行在南下資金持倉中佔比有所提升,而匯豐控股在南下資金持倉中佔比則有明顯回落。

風險因素:

宏觀經濟增速大幅下行;銀行資產質量超預期惡化;監管與行業政策超預期變化;區域經濟景氣下行;各公司發展战略執行不及預期。

投資觀點:機構持倉回落,配置空間樂觀。

2025年一季度,市場投資風格更趨多元,銀行股佔主動型基金重倉股比例較上季度末的階段性高位小幅回落0.37pct。展望後續,短期看,中美貿易摩擦對市場預期仍有影響,在此背景下低波板塊具有配置價值;中期看,在宏觀“審慎”和“走弱”的兩種假設情形下,銀行板塊相對於大部分行業而言,基本面具備相對穩健特徵,相對價值顯著,建議積極增配。個股方面,推薦組合:基於客戶資源稟賦、盈利能力穩定性、估值溢價空間等因素;另外,低估值品種具備修復空間,建議關注分紅收益率樂觀、估值仍有空間的銀行。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5年4月25日發布的《銀行業2025年一季度基金持倉分析報告—機構持倉回落,配置空間樂觀》;肖斐斐 林楠 彭博 李鑫 胡家俊



標題:中信證券:機構銀行持倉回落,配置空間樂觀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5384.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