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思維+政策工具箱,解碼政治局會議穩經濟組合拳
2025年4月政治局會議指出,雖然一季度經濟开局良好,但外部衝擊影響加大,下行風險顯著上升;需要“強化底线思維”,對外部壓力從最壞處准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因時而動用好政策工具箱,鞏固經濟與社會穩定。
▍事件: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5年4月25日召开會議,分析研究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強化底线思維,因時而動用好政策工具箱。
2025年4月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雖然一季度中國經濟开局良好,但外部衝擊影響加大,下行風險顯著上升,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還需要進一步穩固。在此基調下,會議再次提出“強化底线思維”,對外部壓力從最壞處准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因此,政策將因時而動,及時盡早推出穩就業穩經濟的逆周期調節政策,鞏固經濟與社會穩定。
▍外部方面,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仍可能視自身壓力而不斷反復,中美關系可能保持“區間運行”的狀態,提升經濟韌性、保護市場主體、團結國際力量尤爲重要。
自特朗普上任以來,其關稅落地速度快,幅度高,決策具有較大隨意性,遠超此前外界預期。但是,其關稅政策既缺乏清晰的路徑計劃,也沒有充分的後果研判。近期,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的表態出現緩和跡象,主要源於一系列短中期壓力,如金融市場壓力、庫存與通脹壓力、中期選舉壓力等。但是,我們判斷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仍可能視自身壓力而不斷反復,中美關系可能保持“區間運行”的狀態,在此背景下,更需要提升經濟韌性、保護市場主體、團結國際力量。本次會議對於外部風險已有充分研判,提出外部衝擊影響加大,要強化底线思維,充分備足預案,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會議提出堅持用深化改革开放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加大服務業开放試點政策力度,加強對企業“走出去”的服務,團結更多國際力量,積極維護多邊主義。
▍財政政策短期以加速發行使用已有政策工具爲主,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推出增量儲備政策,預計二季度專項債發行會明顯加快。
兩會制定的財政工具較多,規模較大,還有充足額度有待落實。一季度政府債發行規模不小,但結構上主要是支持化債的資金發行較多,特殊再融資債發行13373億元,還有6627億元待使用;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9602億元(同比增長3261億元),還有34400億元有待使用;超長期特別國債4月下旬剛开始發行,計劃到10月上旬發行完畢,也還在落地之中。所以當前推出增量工具的必要性相對有限,會議主要針對加快專項債、特別國債資金發行使用做出部署,預計5-6月份專項債發行進度會明顯加快。會議提出擴圍提質實施“兩新”政策,加力實施“兩重”建設,也有助於擴大內需,對衝外部壓力。此外,會議還提出加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優化存量商品房收購政策,相關領域有望獲得更多廣義財政資金支持。
▍貨幣政策“適時降准降息”,支持消費、科技,結構性工具或有創新增量。
本次政治局會議對宏觀政策定調“更加積極有爲”,貨幣政策則是延續了“適度寬松”的基調。具體到工具層面,總量工具要求“適時降准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加力支持實體經濟”,延續了政府工作報告以來的表述,預計後續在兼顧內外政策環境的前提下,降准、降息工具或適時落地。結構性工具層面,會議要求“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領域主要針對“科技創新、擴大消費、穩定外貿”等方面。此外,會議明確提到要求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2022年4月央行設立了普惠養老再貸款的階段性政策工具,而消費端結構性支持工具缺位。本次會議提及創設兩項再貸款工具,預計將更多關注對消費、養老等領域的精准支持。
▍消費政策更加強調支持“服務消費”,“國補”擴圍或箭在弦上。
去年9月以來,在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拉動耐用品消費、居民消費意愿邊際轉暖的驅動下,國內消費增速從2024Q3的2.7%回升至24Q4的3.8%、2025Q1的4.6%。本次會議延續了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上“大力提振消費”的定調,指出要“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2025年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GDP的貢獻率從2024Q3-2024Q4的29%附近的水平回升至51.7%,但客觀來講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建議重點關注如下方面:一是對服務消費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加強,以舊換新擴圍至“服務消費”或箭在弦上。會議強調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擴圍提質實施“兩新”政策,我們認爲這可能意味着後續“國補”將擴圍至服務消費,詳情可參見外發報告《一周宏觀專題述評(第一百三十九期)—如果“國補”擴圍至服務消費領域》(2025-02-23);二是提出創設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用於擴大消費,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等;三是指出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盡快清理消費領域限制性措施等。
▍消費領域,我們認爲中國財政政策持續發力提振內需的大方向更爲明確。
在市場加劇波動,不確定性提升背景下,消費在過往幾年的回調後,“低預期低估值”+“消費韌性特徵下的企穩趨勢”將提升消費配置的資金偏好。有別於過去大基建時代的投資邏輯,當前消費領域呈現出三條趨勢主线:1)回歸理性,品質升級與消費平替並行;2)快樂生活,爲精神滿足感和情緒價值付費;3)技術進步和迭代催生的消費新方向,這將提供諸多長期結構性“新消費”機會,建議持續配置。而所謂傳統消費,其經營端即使不考慮政策潛在拉動,多數子行業尤其是偏必需品行業基本面已在積極回升,2025Q2有望成爲多數消費行業的壓力見底窗口。維持建議從攻守兼備配置漸進至彈性配置,攻守兼備:消費互聯網,低估值高回報且經營有望率先企穩的乳制品,大衆餐飲等板塊。彈性配置:順周期特徵明顯的餐飲供應鏈,酒類,人力資源服務,酒店等行業。我們認爲提振內需的政策預期將逐漸增強,消費配置表現有望迎來高潮,再次強調增配消費。
▍會議要求“多措並舉幫扶困難企業”,或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或財政貼息給困難企業發放優惠貸款,並鼓勵出口轉內銷。
關稅會導致我國企業對美出口明顯下滑,這些企業無論是开拓其他海外市場還是轉內銷都需要時間,階段性的融資支持可以緩解企業的現金流壓力。在2020年疫情期間,央行共計提供了1.8萬億元的再貸款再貼現額度支持抗疫保供和復工復產。預計後續央行可能通過再貸款再貼現的方式,支持銀行向出口企業發放低息貸款;財政也有可能推出貼息政策,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同時,會議還要求“加快推動內外貿一體化”,政府可能會加快國內國外產品執行標准和檢測標准的互認,幫助出口企業對接國內批發零售渠道,鼓勵外貿代工企業與國內品牌商合作。最後,還需要“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要持續用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繼續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外部環境越是風高浪急,就越要以深化改革开放推動我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在“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下,我國更要以“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爲經濟發展注入確定性。從對內改革來看,一是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政治局會議強調“規範競爭秩序”,與此前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的表述一脈相承,預計或將以強化環保、質量、技術、能耗等標准,規範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政策等措施優化供給格局,應對外需衝擊可能加劇的供需不平衡狀況;二是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扎實开展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結合4月底的人大常委會將審議《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三次審議稿,民營企業發展環境和要素保障將持續優化。從對外开放來看,政治局會議強調“加大服務業开放試點政策力度”,或從加快推動金融、電信、醫療等領域开放,嚴格落實“非禁即入”,深化外商投資促進體制機制改革,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等方面入手,塑造高水平對外开放新標杆。
▍基建方面,化債政策持續推進,更高效率推動經濟企穩。
本次會議提出“繼續實施地方政府一攬子化債政策,加快解決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账款問題。”一方面,我們預計隨着化債政策的持續推進,地方政府的資金壓力或將顯著緩解,城投平台在符合一定條件後將重新獲得加槓杆空間。地方城投平台融資能力料將持續修復,帶動後續企業中長期貸款及基建投資水平逐步改善。在政策層面,可以加快“退名單”進程,向產投轉型,以及放松約束、簡化流程,提高項目審核的包容性。另一方面,繼續加力實施化債資金償還企業账款,落實好解決拖欠企業账款問題長效機制。
▍房地產政策的核心仍是加快構建房地產新發展模式,建議關注存量商品房收購政策優化、城中村改造貨幣化安置提速等。
會議提到以下內容:一是“加大高品質住房”,要蓋好房子,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優居”;二是“優化存量商品房收購政策”,目前收購存量商品房的推進慢於預期,主要還是受限於定價標准等核心問題仍未解決。此外,後續建議關注城中村改造貨幣化安置的進程提速,其能有效帶動地產投資和銷售;若收儲進程不及預期,也有望通過更多創新模式,如以中央加槓杆的形式來推動地方加強收儲工作。
▍着力保民生,穩就業,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
近期外部環境急劇變化對外貿企業生產經營造成一定壓力。根據國務院2019年10月23日發布的《關於加快外貿轉型升級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工作情況的報告》,我國外貿直接和間接帶動就業人數1.8億左右,佔全國就業總數的20%以上。此次會議針對性地提出一系列保主體的政策工具,多措並舉幫扶困難企業,如穩定外貿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推動內外貿一體化、完善穩就業穩經濟的政策工具箱、提高失業保險基金穩崗返還比例等。同時,會議對未來政策出台做出明確預期引導,強調推動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見效,並將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推出增量儲備政策。在2024年12月中央經濟會議後,此次政治局會議再次表態“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體現出政策層面全力鞏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基本面的堅定信心。
▍風險因素:
經濟增速下行風險;政策力度或效果不及預期;外部擾動超預期。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5年4月25日發布的《政治局會議學習體會—強化底线思維,充分備足預案》;楊帆 明明 姜婭 於翔 瑪西高娃 遙遠 鄭辰 任柳蓉 彭陽
標題:底线思維+政策工具箱,解碼政治局會議穩經濟組合拳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5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