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意義上的錢,從哪裏來?
自漢代以後,中國歷代政權都要面臨一個問題:物理意義上的錢,從哪裏來?
中國是個非常缺銅的國家,但兩漢時期,朝廷動不動就鑄造幾十億的五銖錢,已經把中原能用的銅都用得差不多了,這就苦了子孫們了:我拿啥鑄錢?
三國是最早需要面對這個問題的時代,三方的解法也各不相同:
曹魏是最虧的,因爲中國北方幾乎沒有銅礦了,曹操那個“摸金校尉”,摸的就是被漢代王侯將相帶到墳裏的銅器和銅錢。
曹操時代有個著名的說法叫“谷賤無已”,也就是糧價極低——但這並不是好事,因爲糧價低反應的,其實是政府太久沒鑄幣了,通貨緊縮極其嚴重。
曹操還有個开局不利的地方,那就是北方已經被董卓用粗制濫造的“小錢”剝削過一次了,導致大家對官府的鑄幣本來就極不信任。
在曹魏統一北方之前,中原經歷了二十年的战亂,這二十年裏基本都是沒有新鑄錢幣的。不鑄錢一方面導致通貨緊縮,一方面帶來了肉眼可見的技術退步,曹魏後來嘗試鑄的錢幣品相極爲低劣,雖然節操還可以(沒做直百和大泉當千這種數字注水,也沒有明顯的減重),但技術力很差,粗糙簡陋,外輪廓各種毛邊。
所以曹魏最後沒辦法,幹脆以物易物,用布帛谷物充當交易的媒介。這還搞出個著名笑話,因爲曹魏收稅的時候收谷子,然後老百姓把谷子浸溼增加重量,導致國家反向被火耗剝削。曹魏後面恢復了漢代五銖錢的流通,但自己鑄幣是不可能了,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而吳蜀的解決方法是另一種極端:膨脹幣值,降低重量。
這兩家是比較有優勢的。
吳國腹地基本沒有战亂,財富保持還可以——三國中魏蜀都是薄葬風氣,墓葬裏只有陶器很少銅器(銅都拿去鑄錢了),只有吳國還大大咧咧一堆銅器陪葬。
蜀地本就有銅礦,尤其諸葛亮徵服南中之後,更能直接用雲南的銅鑄幣。
根據現在的考古發現,蜀漢的錢幣質量是三國裏最好的,可能也跟臨近礦源有關,开礦冶煉鑄幣的技術都還在,做出來的錢幣字跡清楚輪廓鮮明。
但隨着時間推移,也越來越低劣泛濫。
現在發現有8~10g的“直百五銖”,品質很好,這應該就是劉備剛入川時,劉巴建議的直百錢。這種錢相比漢五銖重三倍,幣值高百倍,但考慮到工藝的復雜性和獨特性,可能剝削並沒有那么誇張。
而後面“直百五銖”越來越輕,連漢五銖錢的3g都不能保證,幹脆取消了“五銖”直接搞成2g重的“直百錢”,這應該是諸葛亮去世前後所爲。
再後面,蔣、費不打仗,2g的直百錢還能維持,但姜維又开始九伐中原,直百錢就越來越劣,甚至有僅重0.4g的。
民窮財盡,信哉斯言。
但還要指出,雖然吳蜀各種“直百”“大泉當千”,老百姓卻未必認账。
走馬樓吳簡有個很有趣的發現:孫權搞“大泉當千”的時候,理論上貨幣要貶值幾倍幾十倍,但當地糧價似乎並沒有大幅度降低。
也就是說,老百姓並不會按照統治者的想法使用貨幣,這種劣幣只會被按照實際幣值交易。
另一個佐證是魏晉墓葬中,絕大部分墓葬的貨幣仍是漢代五銖錢,魏蜀吳三國發行的貨幣都極其稀少。從側面說明,三國這些粗制濫造的貨幣並沒有得到大家的信賴,大家還是只認以前漢朝的鑄幣。
唯一例外的只有蜀漢直百五銖。比如吳地墓葬中也會出土蜀錢,數量甚至比“大泉當千”這種吳錢多,頗能在部分程度上替代漢五銖的使用。
再後面兩千年的中國歷史,歷朝歷代也基本上就按照三國开創的路线前行。
兩晉南北朝是學的曹魏不鑄幣,用布帛糧食甚至以物易物;宋遼金元學的是吳蜀高通脹,紙幣鐵錢盛行;明清終於確立了白銀貨幣,但因爲銀錢比價的問題還是從頭吵到尾。
這大概也是現在大家很容易就接受移動支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爲中國人在貨幣這個問題上,真的是自古以來就沒有守可以保。
公衆號:醉步男
標題:物理意義上的錢,從哪裏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68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