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浪費難得的做多窗口
關稅的衝擊,似乎已短期觸底。
暫停90天、半導體、電子商品的短期豁免,昨晚又有汽車產品的豁免。
雖然有觀點認爲,這是懂王的緩兵之計,爲的是給政府部門、給供應鏈回流爭取時間,最終目的,如美國優先、制造業回流、MAGA,從未改變。
即便如此,對於被關稅重壓的全球資本市場,依然是利好。
這等於給全球投資者一個短暫的做多窗口。
投資者又應該如何做?
01、如何搶反彈?
既然是反彈,大家的直覺,肯定是優先想到過去兩周,被殺慘的行業和公司。
比如出口鏈、果鏈,一波短期的修復,是非常確定的。
幅度方面也不錯,比如幾天反彈10-20個點,或者當日漲停。
從投資效率和收益率上看,短短幾天甚至一天時間,就可以斬獲10個點、20個點,這就是抄底的價值。
不過,這類搶反彈,只能做短,不宜做長。
最糟糕的交易,就是炒着炒着忘了初心,明明做短,結果炒成了長线股東,非常無奈。
如果沒有短炒能力,可以不參與,免得一不小心被套。
接下來想到的,同時屬於被殺慘,但下跌程度會比出口鏈稍輕,因爲他們有一些中長期的支撐點,比如AI科技。
回顧春節後由DS引發的科技股集體上漲,有一些票其實已經出現估值泡沫,所以殺一殺也好,說不定會提供出一些好的布局機會。
只不過,這一波下殺大概率沒有殺完。
所以,穩健一點,可以等股價調整再充分一點再介入。如果確實需要介入,也只能做短炒。
以上內容源自格隆匯投顧 鄒坤,登記編號A0160625010013;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最後要講的一個,穩定度和確定性都相當高,那就是內需類型。
以上內容源自格隆匯投顧 鄒坤,登記編號A0160625010013;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這些類型可能是最值得布局的,邏輯在此前的文章中都講過,消費票的估值也不貴。
這幾天確實也看到不少支持出口轉內需的消息,包括政策面(商務部)、電商平台(京東)等等。
消費股的走勢也可圈可點,今天早盤,歡樂家20CM漲停,勁仔食品、安記食品、麥趣爾漲停,三只松鼠漲超7%,蓋世食品、鹽津鋪子、貝因美等漲超5%。
而且,消費後續還有催化,如月底的大會,有可能出進一步刺激內需的政策。
02、如何避險?
鑑於目前形勢仍然存在不確定性,所以在搶反彈的時候,不要忘記避險。
如果想在避險和盈利之間做平衡,需要重拾一種去年非常受推崇的投資策略:槓鈴策略。
大比例的一端(80-90%),依然是高股息票、債券、黃金等,確保本金安全,另一端則是一些高彈性(10-20%),選擇的標的如上文所說,爲的是博取超額收益。
目前看,最佳的避險工具,毫無疑問是黃金。即使金價已經漲了很多,但是买盤卻未有枯竭,高盛出來唱多黃金到3700美元,又添了一把火。
隨着懂王四處點火,美元資產信譽度下降。
比如貿易战,實事求是地說,如果懂王的設想成功,制造業回流美國,那外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自然會減少,那外國的美元儲備,以及對購买美債的需求也會下降。
美債目前的總體規模爲36萬億,其中1/4是外國持有,相當於9萬億美元。這些錢雖不至於全部從美債流出,但只要流出一點點,體量也是相當大的。
這些錢會去哪裏呢?
买股票嗎?
風險有點高。
买債券嗎?
其他國家的債券,不見得比美債好。
思來想去,還是黃金吧。
以上內容源自格隆匯投顧 尹紀宗,登記編號A0160624110002;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不過,有必要提一嘴,金價確實已經漲了很多,如果有黃金倉位,自然無所謂,不出現明確的回調信號,都不需要減持,主打一個坐享其成。
但如果是追漲,就需要謹慎一點了,买入的倉位,盡量在自己能夠承受損失的範圍內。
說得極端一點,黃金也有翻車的時候,比如出現流動性危機,黃金一樣會下跌,在08年金融海嘯、20年疫情大跌期間,就曾經出現過黃金跟隨股市一起倒的情況。
原因很簡單,那個時候,任何資產都會被拋售,人們只想要一個東西:現金。
所以,黃金以外,持有現金也可以是一個避險策略。
像老謀深算的巴菲特,手握3000億美元的現金,基本不存在什么擔憂,他可能是世界上最睡得着覺的投資人。
03、如何投海外?
至於海外資產,同樣有做多窗口。
包括債券(如TLT)、股指(三大指數),甚至美元本身。
以上內容源自格隆匯投顧 尹紀宗,登記編號A0160624110002;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逆向的操作,包括標普500波動率指數(vix),等等。
在這點上,國內外是一致的。
但同樣需要提醒的是,無論何種資產,都只是一個短期的交易窗口,中長期依然迷霧重重,有的資產甚至已經出現中長期價值的縮水,如美債、美元。
除非,形勢反轉,回到過去,但這種可能性並不高,也不值得你花心思去期待。
反而是,這場全球經濟、貿易,甚至政治、軍事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天不完成重構,一天都會帶來波動。
但這種重構,又不是兩三年能夠完成的,過程注定十分漫長,而且波折。
所以,未來行情走勢的寬幅波動,概率十分高。
投資策略上,主題依然是避險爲主,對於中間出現的寬幅波動,可以看准時機,用低倉位去博取一些超額收益。
當然需要根據個人的交易能力去做,因爲寬幅波動的行情,蕴含着高風險,如果用太高的倉位去博,就變成賭博了。
最後,說一說很多投資者關心的科技股,如mag 7。
從股價看,相對今年年初的高位,確實回調了不少,估值也已經不算貴。
但經過上周三的超大幅度反彈,不少都已經回到4月2號前的位置,等於說成功收復了貿易战的失地。
這種情況下,有點尷尬,如果要繼續修復至年初的位置,就需要將導致他們回撤的利空因素扭轉,比如扭轉經濟衰退的預期、AI能有新的東西出來、AI商業化進程加速,等等。
這些暫時還看不到明確的信號,所以具體科技股的短线收益率預期,以及確定性等等,未必比得上做空標普500波動率指數(svix)。
04、結語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提出過一個觀點:
在目前的宏觀環境下,在波動性行情中,投資者應該多強調確定性,即注重勝率,而非賠率。
現在依然維持這種觀點,畢竟當下“开車”,开得穩,可能比开得快更重要。
但也需要承認,在當下行情中,尋找確定性,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同時,需要再度明確一點:
當下只是短暫的窗口,絕非反轉,至於時間,短則幾天,長則一兩周。
爲何會這么短?
主要是懂王這個人,變化太大,你永遠不知道他明天會拋出什么驚世駭俗的言論,所以要做好行情隨時被他打斷的心理准備。
只要明確了這一點,快進快出也好,按兵不動也好,低倉位參與市場反彈也好,又或者加大避險資產的配置,甚至空倉持有現金,等等,都沒有錯,都找得到很多支持理由。
投資策略千千萬,絕不是哪一個就能通喫,也不需要一招鮮,喫遍天。
當然,投資者作爲一個個體,可能會愚蠢、犯錯,但作爲一個群體,大家一點都不笨,只要和對的人一起,集合集體的智慧,是足以穿越迷霧的。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行情大幅波動,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適應它,用一些適用於當下行情的投資策略去做投資,才能夠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中,獲取確定性的收益。
標題:不要浪費難得的做多窗口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2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