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年的全球戶外老品牌Jack Wolfskin(狼爪),正在經歷第四次賣身。

近日,安踏集團宣布以2.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1億)從全球最大的高爾夫球杆制造商卡拉威(Callaway)母公司Topgolf Callaway 手中,全資收購德國戶外品牌Jack Wolfskin(狼爪)。交易預計於2025年第二季度末或第三季度初完成。

這一收購依然引發了不小的市場關注,但這只是安踏這些年對跨國品牌“买买买”的其中一步棋罷了。與5年前震驚業界的46億歐元對亞瑪芬體育的世紀收購相比,2.9億美元的小交易顯得劃算且輕車熟路。

對於一家已經賣身三次的老品牌,值得期待的反而是這家“老戶外”接下來在安踏的“魔改”下會煥發出怎樣的生機,畢竟安踏已經對狼爪拋出了“大衆戶外”的定位,這意味着比始祖鳥等品牌更廣闊的市場受衆。

近年企業做CVC,做收購已經形成了一股風氣。安踏顯然還是走在最前面,最知行合一的樣本。


一筆劃算的收購


有44年歷史的Jack Wolfskin(狼爪),戶外圈的老面孔了。

Jack Wolfskin於1981年成立於德國,憑借廣泛用於衝鋒衣、登山鞋等產品线的TEXAPORE防水透氣薄膜技術。狼爪不僅是“德國第一戶外品牌”,也已發展爲全球領先的戶外運動品牌,尤其在歐洲擁有很強的市場佔有率和品牌影響力。2000年初,狼爪在歐洲戶外市場佔有率排名前三。

截至2025年1月,狼爪在全球擁有495家專賣店,其中226家分布在歐洲,269家位於亞洲,全球有超過4000家零售點。按照Topgolf發布的預告,狼爪2025年營收預計在3.7億美元左右。

對於一家有數十年品牌沉澱、有產品長板的戶外品牌,2.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1億)的收購價,對於收購方安踏可以說非常劃算。但與其將這筆交易解讀爲“老品牌賤賣”,不如說是一場有雙贏空間的奔赴。

總結狼爪的發展史,用“高开低走”概括不爲過。“四易其主”過程中逐步走低的收購價很能說明問題。

2006年,狼爪以9000萬歐元的對價被私募基金Quadriga和巴克萊私募股權(BarclaysPrivate Equity)收購。經過5年快速發展,2011年狼爪被黑石集團以7億歐元收購,但很快陷入業績下滑和債務危機。2018年,因業績不理想,黑石集團在對其資產重組之後又以4.76億美元的“打折價”,將狼爪賣給全球最大高爾夫球杆制造商卡拉威(Callaway Golf)母公司Topgolf Callaway。

在接下來的7年,狼爪進行了積極自救,效果甚微。幾度高管換血,CEO、CFO、COO換了個遍;試圖重振品牌,發力數字化,聚焦鞋品等等。可惜效果並不理想,依舊節節敗退,2024年狼爪宣布推出美國和俄羅斯市場,重新聚焦大本營歐洲以及亞洲、中東非洲等市場。

在戶外增量最猛的中國市場,狼爪也沒抓住最大的機會。狼爪於2007年進入中國市場,經過幾年快速擴張,於2014年實現3.45億歐元的銷售額,之後狼爪收回代理權自主運營,但這並讓狼爪持續上行,品牌定位模糊、缺爆款、乏創新都是被詬病的短板。

2022年,狼爪對中國管理團隊大換血,委任前匡威亞洲區副總裁、總經理Matthew Jung爲中國市場新任總經理。期間狼爪在產品、營銷和渠道齊發力,業績有所起色。但在中國戶外市場爆發、品牌百花齊放的年份,狼爪大力出奇跡的“起色”仍顯遜色。

在這一語境下,被“最不可錯過”的中國市場鞋服巨頭收購,對於幾度易主的狼爪或許是最好的出路。按照公告,狼爪之於安踏的價值,也在填補戶外品牌矩陣的“大衆”定位。


“並購不是終點,整合才是”


“並購不是終點,整合才是”,狼爪的發展歷程充分證明了前半句,後半句接下來交給安踏丁世忠——這話就是丁世忠本人說的。

有了FILA、Sprandi、DESCENTE、KOLON、Amer Sports幾筆成功的跨國收購和扭虧爲盈在先,丁世忠這話話的含金量顯然在持續上升。

沒有誰天生擁有點石成金的能力,丁世忠也一樣,信心和能力都是在一次次成功經驗中累積的。丁世忠想得清楚,“以當今中國公司的品牌運營能力,在30年內做出一個始祖鳥或威爾遜,可能性幾乎爲零。通過收購,並以中國市場爲潛在增長空間,則可能完成一次脫胎換骨。”這是安踏在收購亞瑪芬體育後,丁世忠向媒體談及的收購初衷。

在這一策略上,安踏可以說高度知行合一。並購始於2009年,安踏以3.2億元從百麗國際手中买下FILA中國運營權,調整FILA在中國市場的形象定位——運動時尚。同時,弱化FILA與安踏關系,以全直營方式運行品牌運營,

“嘗到甜頭”是策略連貫性的最大動力,接下來每隔幾年就有安踏收購海外鞋服品牌的動作,其中最有代表的要數2019年聯合方源、騰訊等財團以46億歐元對亞瑪芬體育(Amer Sports)的巨型收購。

Amer Sports被收購時處境同樣不理想,增長乏力、連年虧損、品牌滲透不足。在安踏收購並接手經營之下,五年之後Amer Sports於2024年實現美股上市,超過120億美金市值相比收購價已翻3倍,在中國戶外行業爆發的這幾年成功抓住時機,牢牢佔據“中產三寶”品牌認知,2024年首次實現扭虧爲盈。Amer Sports發布的2024年財報顯示,集團實現營收51.83億美元,調整後營業利潤同比增長33%至5.77億美元。

當然,Amer Sports的成功也少不了天時地利。這幾年同樣是戶外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大躍進”時刻。亞瑪芬體育2024年在中國市場同比增速超53%,“中產三寶”之一LuLuLemon2024年財報同樣顯示,中國已經成爲LuLuLemon在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淨營收增長46%。North Face在全球營收下降情況下在大中華地區實現9%增長。

經過15年“买买买”,安踏正在靠收購逐步實現着品牌群和全球化,以及批量改造品牌的能力。就在上個月,安踏交出一份財報,再次超越耐克成爲中國第一運動品牌。

財報顯示,安踏體育實現營收708.26億元,同比增長13.6%,經營利潤爲165.95億元,同比增長8.0%。其中,安踏主品牌營收335.22億元,同比增長10.6%,經營利潤70.35億元,同比增長4.5%;FILA品牌收入爲266.26億元,同比增長6.1%;其他品牌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同比增長53.7%,達107億元,經營利潤同比提升61.7%至30.5億元。

在高度競爭的紅海市場,對手從不遲鈍,戶外市場的增量、收購工具的槓杆正在被復制。近期,國內服飾集團報喜鳥宣布完成對美國高端戶外品牌Woolrich(除歐洲以外)全球知識產權的收購。2024年,滔搏也將加拿大越野跑品牌norda引入中國市場。

學“術”是容易的,悟“道”是艱深的。從一個晉江鞋服廠,到中國第一運動鞋服品牌,密鑰不止在丁世忠的運作手腕,還在於企業哲學。丁對安踏的寄語中最有力的一句話是“安踏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用現在流行的話叫不跟風,“主體性”強。



標題:44年老品牌,3億賣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224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