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面臨ST,張家界五年虧13億,大庸古城成“拖油瓶”
旅遊上市公司張家界將自4月17日起“戴帽”。
4月16日,張家界公告稱,公司最近三個會計年度淨利潤均爲負值,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根據相關規定,深圳證券交易所將對公司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16日开市起停牌一天,自2025年4月17日开市起復牌,股票簡稱將由“張家界”變更爲“ST 張家界”,日漲跌幅限制由10%變爲5%。
曾多次被ST
張家界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1996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爲中國旅遊版塊第一家上市公司,被譽爲“山水旅遊第一股”。主要業務涵蓋旅遊景區經營、旅遊客運、旅行社服務、酒店經營及房屋租賃等。
張家界此次被ST並非首次。
歷史上,公司曾因財務問題多次被“ST/*ST”,股票簡稱在“張家界”“ST張家界”“S*ST張股”“*SST張股”“ST張家界”之間反復變更,並經歷了摘帽和重整的過程。
盡管當地政府和公司管理層一直努力通過資產重組、債務重組等方式改善公司狀況,但其盈利能力仍未顯著提升。
五年累虧超13億元
大庸古城項目拖後腿
張家界2024年年報顯示,2024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32億元,同比增長2.77%;歸屬淨利潤虧損5.82億元,同比增加虧損142.83%。
其中,子公司張家界國際大酒店營業收入1587.30萬元,同比上升7.42%,淨利潤-662.53萬元,同比減少虧損37.46%;大庸古城營業收入414.24 萬元,淨利潤虧損5.96億元。
可見,如果排除大庸古城的虧損,張家界在報告期內還能實現盈利。
對於2024年虧損加劇,張家界表示主要由於大庸古城預計計提資產減值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資產減值公告顯示,張家界對大庸古城公司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組等計提資產減值准備4.78億元,佔利潤總額比例83.9%。
值得注意的是,張家界扣非淨利潤已經連續5年虧損。具體來看,2020年至2024年分別爲-1.11億元、-1.44億元、-2.71億元、-2.40億元、-5.82億元,合計虧損約13.48億元。
預重整期延長三個月
此外,張家界還發布了預重整事項的進展。
據披露,截至2025年2月12日,共有47家(以聯合體形式報名算作1家)意向投資人提交正式報名材料並足額繳納報名保證金。
在預重整臨時管理人要求的期限內,共有45家(以聯合體形式報名算作1家)意向投資人提交了重整投資方案。
公告透露,4月14日,公司收到張家界中院送達的(2024)湘08破申12號之三《決定書》,張家界中院根據預重整臨時管理人的申請以及《湖南省張家界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企業破產預重整工作指引(試行)》的相關規定,決定將公司預重整期間延長三個月,期限至2025年7月16日。
目前,公司正在依法主動配合法院及預重整臨時管理人有序推進各項預重整工作。
標題:又一次面臨ST,張家界五年虧13億,大庸古城成“拖油瓶”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2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