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過一輪漫長的“豬周期”,中國生豬養殖行業,終於在2024年,集體迎來了業績大反轉。

2023年的頭均虧損76元,到盈利214,這是豬價上漲和飼料成本下降,共同作用的結果。

2025年,行業走勢如何?

隨着養殖端產能的逐步釋放,生豬供應將緩慢回到增長軌道,全年豬價大漲的概率不大。但由於飼料原材料價格仍處於低位,行業仍有望保持盈利狀態。

這種“橫盤期”,是對各行業參與者“內功”的最好檢驗時刻。

豬王歸位

“豬王”牧原股份,依舊斷崖式稱王。

2024年,公司銷售生豬7160萬頭,其中,商品豬6547萬頭,出欄量比2023年增加778萬頭,達成年度經營計劃。

得益於豬價的上漲和養殖成本的下降,牧原股份一舉扭虧爲盈,業績大幅增長。

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79億元,同比增長24.43%;歸母淨利潤178.8億元,同比增長519.42%

生豬業務是公司的絕對核心,全年貢獻收入1362.29億元,佔比營收的98.75%。該業務毛利率19.21%,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6.28個百分點。

牧原股份(002714.SZ)的業績大增,只是生豬養殖行業周期反轉的一個縮影。國內生豬價格在2024年曲线觸底反彈,已惠及全行業。

行業老二溫氏股份(300498.SZ)也不例外。全年,公司銷售肉豬3018.27萬頭,同比增長14.93%,毛豬銷售均價16.71 /公斤,同比上升12.83%

當期,公司營業收入首破千億,達到1049.06億元,同比增長16.66%;歸母淨利潤92.45億元,與上年同期的-63.90億元相比,大幅增長244.68%

受處置禽產業和食品深加工板塊影響,2024年,新希望(000876.SZ)營業收入同比下滑27.27%,但仍然站穩了千億規模。當期實現扣非淨利潤6.16億元,上年同期爲-46.08億元。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和消費國,生豬養殖行業經過快速調整和發展,已從過去的散養快速邁向集中化。2024年,我國生豬養殖規模化率已達到約70%,同比再提升約2個百分點。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全年合計出欄生豬1.56億頭,佔全國總量的22%,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2024年,生豬價格全年同比上漲,且在成本线以上,全行業實現扭虧爲盈。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4年出欄生豬頭均盈利214 元,比上年提高了290元。


周期反轉


“豬周期”看似捉摸不透,但歸根結底,仍是市場供需失衡的結果。

前些年,生豬養殖企業競相加入擴產能競賽,快速推升了養殖規模。在這種背景下,遭遇外部環境變化、消費低迷,生豬市場嚴重供過於求,加之飼料價格居高不下,慘烈異常的行業性虧損就此降臨。

2024年,生豬價格呈現出先漲後跌的態勢,一季度豬價低位運行,行業仍處於虧損狀態,急需產能去化來調整供需關系。

對此,國家有關部門果斷採取措施,對生豬養殖市場實施調控。

202431日,農業農村部公布《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2024修訂)》,將全國能繁育母豬正常保有量目標從4100萬頭調整至3900萬頭,並指導各地相應修訂省級調控方案,落實相關調控措施,引導產能有序調減。

在明確的調控信號指引下,全國生豬產能終於在高位回調,並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

當年3月,生豬價格觸底;4月全國能繁育母豬存欄量降爲3986萬頭,比2023年末減少156萬頭,回到產能調控綠色合理區域。

5月,生豬養殖端實現扭虧爲盈;8月,生豬價格達到20.35/公斤的年內高點。

2024年下半年,盡管生豬養豬行業已能實現較好的盈利,但養殖場戶總體保持謹慎和理性,全國能繁育母豬存欄量,得以始終保持在合理區域。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生豬出欄量7.03億頭,同比下降3.3%截至年末,全國能繁育母豬存欄量4078萬頭,較上年同期下降1.6%;生豬存欄4.27億頭,同比下降1.5%

飼料是生豬養殖最主要的成本支出,可達到養殖階段的60%左右。因此,飼料成本的變化,將直接影響養殖成本,並最終左右生豬養殖行業的利潤。

20239月,居高不下的生豬飼料原材料終於出現下降趨勢,並一直持續到2024年。

卓創資訊測算,生豬飼料主要原材料價格,由2024年初的2838.94/噸,降至年末的2427.74/噸,累計降幅14.48%由此,卓創資訊推算,以125公斤標豬出欄體重計算,2024年生豬養殖成本預計比2023年同期下降1.10/公斤左右。


盈利持續


今年以來,生豬價格持續環比下降。農業農村部網站數據,1月,全國生豬出場價格爲16.41/公斤,環比下降0.3%2月爲15.77/公斤,環比下降3.9%。但與上年同期相比,均有較大幅度的上漲,總體仍處於養殖成本线以上。

因此,今年一季度,生豬養豬行業尤其是頭部企業,盈利狀況仍然可觀。

1-3月,牧原股份已累計銷售商品豬1839.5萬頭,期內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43-48億元,上年同期爲-23.79億元。

新希望也已提前披露了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當期實現歸母淨利潤4.3-5億元,同比增長122.23%125.85%

生豬行業的養殖規律,決定了豬周期幾乎不可逆。在上一輪超級豬周期中,行業參與者更深刻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通過“修煉內功”,才能讓自己時刻保持體能穿越周期。行業競爭的底層邏輯,已從過去的拼規模、拼資本,轉爲拼技術、拼管理、拼成本的新階段。

牧原股份採用垂直一體化的經營模式,掌控從飼料加工、種豬育種到商品豬飼養、屠宰肉食的全產業鏈,公司尤其強調自身在養殖端的成本管理能力。

20241-2月,其生豬養殖完全成本還在15.8/公斤左右。在生產成績改善和飼料下降的共同作用下,到2024年底,養殖完全成本已降至13/公斤左右,全年控制在14/公斤左右。今年3月,進一步降至12.5元,全年目標爲12元。

“豬王”已向外界釋放了2025年經營計劃,預計商品豬出欄7200-7800萬頭。

生豬養殖行業2024年的盈利,快速提振了養殖端的信心,生豬養殖產能已出現增加的態勢。今年2月末,全國能繁育母豬的存欄量,同比環比均小幅提升。

機構預計,2025年,生豬出欄量將逐漸增多,勢必影響生豬價格的走勢和養殖端的盈利狀況。

不過,考慮到養豬養殖飼料的主要原料玉米、豆粕等,價格仍處於低位,預計2025年生豬養殖飼料成本均價,仍將同比下降。

綜合各種因素,2025年生豬養豬行業仍將保持盈利,但利潤或將出現縮減。



標題:豬企集體進入“賺錢模式”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0696.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