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投票臨近,中信證券梳理了大選投票前後的關注點,以便投資者更好觀察大選走向及新一屆政策藍圖。大選之前,或已經沒有重大事件窗口,美國大選因素也並非近期國內外市場的交易重心。隨着“新人紅利期”的逐漸淡化,哈裏斯近期民調勢頭走低,仍需更多地關注特朗普开啓第二任期的可能性。大選之後的11-12月,隨着內閣提名與就職演講准備的开啓,新任總統的政策思路將更加清晰,此外我國也將進入研究籌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窗口期,可關注應對外部變化的政策加碼預期。次年一季度,中美元首可能有通話窗口;次年二季度开始,新任總統的對華政策可能進入密集推進期。

階段一:美國大選投票之前還有哪些關注點?

關注點(1):大選投票流程方面,正式投票日爲2024年11月5日,目前多個州已經开啓提前投票,郵寄方式爭議或少於上屆。2024年美國大選正式投票日爲11月5日,屆時注冊選民將在這一天到指定的轄區地點投票。不過在此之前,選民無需等到正式大選日才能投票,自今年9月20日以來明尼蘇達、南達科他和弗吉尼亞等州已經开啓提前投票,到10月中旬還將有十多個州开啓現場提前投票。從此前經驗來看,美國大選的提前投票比例較高,例如在2020年大選中,根據美聯社統計,截至當年10月30日,全美已經有8680萬人進行了提前投票,其中郵寄投票數量超過5500萬。今年以來,各州圍繞郵寄規則等問題曾有一系列法律爭議,但截至現在,暫未看到會對最終結果造成重大衝擊的可能。

關注點(2):在大選正式投票日之前,僅剩兩黨候選人在搖擺州的密集競選宣傳,或已經沒有辯論等具備全國性關注度的重大事件窗口。美國大選的關鍵勝負手仍在於搖擺州,當前兩黨候選人正針對搖擺州進行密集的競選宣傳,例如特朗普10月4日訪問了遭受海倫颶風襲擊的佐治亞州,次日又再返此前遭遇刺殺的地點賓州巴特勒舉行競選集會並邀請馬斯克站台;哈裏斯則在10月4日前往密歇根州進行競選宣傳。在大選正式投票之前,可持續關注兩黨候選人的搖擺州集會的政策宣傳增量以及對民調的邊際影響,但後續或已經沒有辯論等具備全國性關注度的重大事件窗口。此外,雖然各州的提前投票情況並不一定能完全對應正式投票日後的普選票結果,但可將其作爲觀察兩黨選情的重要前瞻指標。例如在2020年大選中,根據美聯社的統計,截至當年10月30日,提前投票的選民中,注冊民主黨選民比例高出注冊共和黨選民14個百分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前瞻性反映兩黨的選情博弈趨勢。

關注點(3):選情方面,隨着“新人紅利期”的逐漸淡化,哈裏斯近期民調勢頭明顯走低,截至10月13日在七個關鍵搖擺州中有六個處於落後狀態,仍需更多地關注特朗普开啓第二任期的可能性。截至10月13日,根據Real Clear Politics(RCP)民調,哈裏斯在全國平均民調中以49.0%支持率領先特朗普1.8個百分點,隨着“新人紅利期”的逐漸淡化,哈裏斯近期民調勢頭明顯走低。特別是在關鍵搖擺州上,截至10月13日,根據RCP民調,哈裏斯僅在威斯康辛州領先特朗普0.3個百分點,在其余六個關鍵搖擺州(賓夕法尼亞州、密歇根州、佐治亞州、亞利桑那州、內華達州、北卡萊羅納州)全部處於落後狀態。此外,從2020和2016年特朗普民調被低估程度、以及選舉人團制度對普選得票率的扭曲程度來看,中信證券認爲只有在民主黨民調領先超過3個百分點後,才可認爲其勝率更高,相關分析可參考報告《海外政策時評(34)-美國大選辯論解讀與中美關系展望》(2024-09-11)。因此,當前仍需更多地關注特朗普开啓第二任期的可能性。

關注點(4):大選計票方面,通常而言選舉日當晚主流媒體即可基本確定計票結果,但若郵寄選票過多,或部分州結果過於接近而出現爭議,可能導致正式計票結果推遲幾天公布。美國總統選舉的結果並非靠全國普選的票數多少決定,而是由選舉人票數的多少決定,率先獲得270張選舉人票的候選人將贏得大選。通常而言,美國主流媒體可在大選日當晚基本確定大選結果,例如在2016年大選日次日凌晨2:30左右,美國主要媒體判定特朗普達到了270張選舉人票的門檻並獲勝。但是,若郵寄選票較多或顯著拖慢計票速度,例如2020年大選中由於郵寄選票較多,直至11月7日,也即大選日後4天,美國主要媒體才宣布拜登最終獲勝。若在某個州結果兩位候選人差距非常接近,將可能進行重新計票,例如在2000年大選中,民主黨候選人阿爾•戈爾在佛羅裏達州僅以500多票的差距輸給了共和黨候選人小布什,隨後最高法院裁決判定小布什獲勝。在大選贏家已經確定之後,12月中旬各州會舉行正式的選舉人團投票,到了2025年一月初,美國國會將清點選舉人票,但從歷史來看基本不會出現影響結果的爭議事件。

關注點(5):在總統大選的同時,國會換屆投票也將同時進行,可關注國會選舉相關民調走勢和投票進展。美國國會選舉每兩年舉行一次,屆時參議院100個席位中的三分之一席位以及衆議院所有435個席位都將進行選舉換屆。因此,在今年總統大選的同時,國會換屆也同樣值得關注。在實操中,選民拿到的選票上除了總統候選人之外,也會同時印有參議員、衆議員候選人的名字;一個州內所有符合條件的選民都可以投票選出該州的參議員,而衆議員僅由居住在候選人將代表的選區的合格選民選出,最終獲得最高票數的人獲勝。

階段二:美國大選落地後,有哪些重要時點需要關注?

關注點(1):在當年11月,美國大選結果落地後,當選者通常會开始研究准備就職演講與就職後的優先政策事項,美國聯邦政府總務管理局將協助當選者开展過渡工作,各項政策思路與優先級將逐步清晰。大選結果落地後,當選者將着手准備上任後的優先政策,並計劃在就職演講中對外宣告。爲开展准備工作,當選者通常會成立一系列過渡團隊或咨詢委員會,在此過程中,當選者的政策主張將逐漸清晰,畢竟競選主張和上任後的實際政策並不總是完全一致。此外,一系列交接工作也將陸續展开,美國聯邦政府總務管理局(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將協助當選者开展交接工作,如資金、場地、設備和技術等。特別是當選者將开始聽取工作簡報,掌握重要信息,確保政府平穩過渡。

關注點(2):在當年11—12月,當選者通常會逐步提名內閣人選,充實執政團隊,各項政策思路與執行尺度將有更多觀察窗口。內閣人選往往是當選者政策思路的重要體現,是觀察政策尺度的重要窗口。客觀來看,內閣人選往往有豐富的市場、企業或學術從業經歷,其在非公職期間的論著和表述,往往更能代表其真實的政策傾向。

關注點(3):國內方面,11—12月我國將進入研究籌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窗口期,可關注應對外部變化的政策加碼預期。近年來,自特朗普第一任期以來,中美關系與全球局勢對我國經濟的外溢效應有所增強,國內政策與外部環境之間的關聯度也有所提高。從時間窗口來看,隨着美國大選結果的落地與新任總統政策思路的逐漸清晰,我國經濟與市場面臨的外部環境也將逐步明朗,屆時可關注應對外部變化的政策部署。關於美國兩位總統候選人對華政策的不同思路,請參考報告《海外政策專題(14)—特朗普政策思路2.0:貿易政策與規則篇》(2024-08-06)和《海外政策專題(17)—詳解哈裏斯的對華政策思路與影響》(2024-09-05)。特別是若特朗普勝選,我國提振內需與科技自主可控的政策預期或更強。

關注點(4):在次年1月,美國將舉行新任總統的就職典禮,典禮上的就職演講可能包含關鍵性的政策承諾,通常具備一定的政策優先級與緊迫性。在此之後,一系列政策可能以總統行政令的方式密集落地。次年1月20日是美國新任總統就職典禮的時間,通常需要關注其在就職典禮上的演講,特別是其中給出的政策承諾。在就職之後,總統通常會出台一系列行政命令,就其關心的或緊急的核心事項展开部署,落地速度往往較快。例如,2017年上任後第一周,特朗普就退出TPP、修建邊境牆、治理非法移民等政策展开部署,反映了其優先政策目標。再如,2021年上任首天,拜登籤署了17項行政命令,主要涉及氣候變化、國際組織、移民、疫情應對等,反映了拜登對特朗普一系列政策的糾偏。

關注點(5):在次年1月,新一屆美國國會將正式成立,除兩黨國會領袖外,也需重點各專業委員會的負責人,其思路或在後續影響政策推進的方向與節奏。此外,美國國會將批准對內閣人選的任命,白宮運轉將進入正軌。除總統外,美國國會的換屆同樣需要重點關注,特別是涉及財政支出的政策,國會的權限更加重要。選舉後的次年1月3日,新一屆國會將正式成立,同時選舉出國會領袖。但是,僅關注國會領袖並不能完全反映政策思路的全貌,新一屆國會委員會的領導層組成及議程設置也將深刻影響美國內外政策的未來走向。由於立法事項繁復且議員背景多樣,國會職能的發揮並非通過議員直接行使,而是由其下設的委員會(Congressional Committees)負責和執行。從類型上看,委員會包括常設委員會(Standing Committees)、專門和特別委員會(Select or Special Committees)以及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ttees)三種,其中常設委員會更是委員會中最重要的存在。因此,也需密切關注國會委員會領導層的換屆情況,關鍵成員的政策立場可能決定後續的立法走向。此外,參議院也會陸續批准總統對內閣成員的提名。通常而言,除非提名人存在巨大污點和爭議,否則提名被國會否決的概率較低。

關注點(6):在次年一季度,中美領導人可能以通話的形式進行溝通;在次年二季度开始,新任總統的外交出訪將密集展开,對外政策將進入密集推進期,中美領導人也有會晤可能。美國對外政策的變化,往往對全球金融市場有更明顯的外溢效應,也是A股市場的關注焦點。從此前規律來看,中美領導人通常在次年2月進行通話,做初步的政策溝通,例如2017年2月10日和2021年2月10日。從次年二季度开始,新任總統的外交活動將密集展开,例如2017年4月中美元首在美國佛羅裏達州的海湖莊園舉行爲期兩天的會晤;拜登自2021年6月开始陸續與英國、歐盟、北約、俄羅斯等方面开展外交活動,並在9月再次進行中美領導人通話。在此期間,新任總統的對外政策將進入密集落地窗口。

風險因素:

美國大選結果不確定性;美國經濟狀況超預期惡化:中美地緣政治博弈超預期加劇。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4年10月13日發布的《海外政策時評(36)—美國大選選战指南》報告,分析師:楊帆S1010515100001;遙遠S1010521090003;危思安S1010524080007



標題:美國大選選战指南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5682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