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我們在幹嘛

物流司機在开車送貨、環衛工人正准備出門工作、菜市場攤販在進貨的時候..

這些都是城市的另一面,也是我們能想象到的

對於大多數的我們而言

凌晨四點正是好睡的時候

這也是爲什么我同事發來這條視頻的時候我看楞了

她跟我說這是上海凌晨四點的零工市場

很難想象這是上海

這群人是誰

他們又在做着什么

帶着獵奇我去了趟這裏

上海最大的零工市場,新橋零工驛站

這是距離上海市中心快30公裏的松江新橋鎮陳春公路上

1月19日那天我第一次去往這裏,雖然我心裏對現場已經有了預期

但下車的第一眼我永遠忘不了


01


在凌晨4:35分的街道,徹底破防

陳春公路幾乎每隔五十米就有處路燈

但凌晨四點還是深夜,所以路燈以外的地方還是顯得異常寂靜

這條路向前走到818號是這片寂靜黑夜斷开的地方

圖片裏的昏暗光线裏大約站着幾百號零工人群

他們身後是郊區經常能碰到的那種獨棟民房

面向的地方就是松江區新橋鎮的零工驛站

凌晨四點半我在夢裏都沒見過這么多人,卻在這個十字路口見到了

當我走過人群幾乎被所有人注視

不僅因爲我臉生,更因爲這些都是我父輩甚至祖輩那個年紀的人

三十多歲的我顯得和人群格格不入

穿過人群我聽到最多的不是寒暄而是咳嗽

接近零度的氣溫裏父輩年紀的人更容易咯痰

這裏的老人告訴我新橋零工驛站开了將近三四年

因爲臨近春節的關系這裏的人少了很多

平時這裏都是以千人計的現場,夏季高峰期這裏凌晨三點就可以站滿三千人

千人、凌晨三四點、臘月裏的冷

這畫面讓人難以想象

尤其當我看人群裏還站着幾位七八十歲老大爺,還有幾位腿腳不便走路一瘸一拐還在等一個零工機會的時候...我在這個臘月寒冬裏徹底破防


02


車窗搖下來那一刻,也決定了今天有沒有活兒

人群裏大家熱絡的聊着

“昨天那活不錯,280元/天”

“那個老板好幾天都沒來了,估計是回家過年了”

“我這兩天腿病又犯了所以沒來...”

但只要有車經過所有人都會放慢說話然後盯着車

不管是面包車還是小轎車,甚至有時候招工的人也是騎着電動車來的

車停下來的時候會和人群簡單聊兩句

多少錢、做多久

談攏上車,或者定好开工時間,待會回來接他們

車裏的人往往來自苗圃基地或者建築工地,也是這一天零工們的“老板”

所以車窗搖下來的那一刻也決定了今天有沒有活兒

大約6點前後過來一輛銀色面包車,車剛停穩就圍過去不少人

人群外的一位大爺因爲腿腳不利索沒能擠進去而失去了一次工作機會

活少人多是臘月裏的常態

我去的第一天是1月19日,待了將近2小時,這期間的工作機會不太多

最多的苗圃類的工作也不過招了二十多人

但19號這天的凌晨街頭至少站了兩三百人

這裏零工經驗豐富的大爺說,找到工作和找不到工作的差不多二八分

所以“淘汰”是這裏的日常

最先找到活兒的往往是五十出頭的大爺大媽

哪怕不得不選到都是六七十歲老人,也得選體格更大、身體更結實那個

而被選中的這20%也不見得賺的多

不管是苗圃還是建築或者其他,180-280元是這裏薪資波動範圍

這個工資在上海並不算高

而且能在30天裏做滿20天的也是零工人群裏的佼佼者

以230元/天的平均工資計算,如果每月找滿20天的活兒,最終收入會在4600元

在我採訪過的4-5位零工裏,他們的房租在980-1600元/月

4600元的收入再除去房租+水電+日常喫食後,能攢下來的不算多

即便如此不容易,他們有時候也會遇到工資拖欠的情況

1月21日我第二次去往這裏,有位河南六十多歲的大爺問我怎么辦

他跟我說兩個月前做的活兒到現在還沒拿到錢

我把仲裁機構的電話告訴他,他猶豫了一會還是說算了

也許是覺得電話麻煩,也許是擔心以後別的工作機會

而我也從這份忍耐裏看到零工人群的弱勢和無奈


03


這是最底部的勞工市場

我試圖追溯零工市場背後更完整的畫面

比如離开驛站他們下一站去的哪裏

招工的地方多半是苗圃基地、建築工地、物流倉儲、飯店酒店

於是零工工種也多半是種樹栽苗、工地零工、物流零工、飯店保潔

而這些工種往往是用工鏈條裏的最底層

以苗圃基地爲例

零工驛站附近的苗圃基地經常會去招零工

他們的下遊在哪

可以去看招來的零工往哪送

一類是這種路邊綠化的做工現場

另一類是开發商項目裏的綠化,日常我們踩盤看到的這種綠化就來自零工

這些苗圃基地沒有自己的員工么

長期工肯定是有的,但遇到趕工期的時候就需要招零工

但即便不趕工期也更喜歡空出零工位置,零工的用工成本確實更低

於是就有了類似這種用工鏈條

零工就是這鏈條裏的最末端

我同事moon學的是園林景觀,以前她在項目上做的最多一件事

就是去城市周邊的苗圃基地去“號苗”,爲項目找樹

而不管是苗圃還是項目上種樹栽苗的都是五六十歲零工

“沒有年輕人會做這個”

總之可以做各類工種的零工也往往是這些工種裏的最末端那環

我在網上也搜了所謂的零工市場

但跳出來的零工市場跟今天的零工市場還不是一回事

©看看新聞

那類似今天松江新橋這類零工驛站上海還有多少

我沒有找到相關統計數據,但可以確定兩件事

首先松江新橋的零工驛站是上海規模最大的零工市場

除此之外在浦東三林、嘉定、青浦都有這類零工市場

我畫了張簡易地圖

不同規格的他們共同承載了這個城市最基層的用工市場


04


而他們又爲什么來到這裏

1月21日當我再次去到零工驛站,這裏的零工看我也不再陌生

而當我走進這群人也感受到更爲細節和溫度的畫面

河南周口的一位看着只有五六十歲的大爺是最先找我攀談的人

不僅年齡相對年輕,而且還有瓦工技術傍身,屬於零工市場佼佼者

他常年在外務工

每年春天把河南老家莊稼種好就出門

今年他已經去過北京和廈門兩個城市,在廈門主要是做市政道路的貼磚的活兒,每天能有四五百的收入

但隨着他今年滿了60歲,這活就幹不了

工地上超過60周歲就沒人用了,於是輾轉來了上海這裏的零工市場

來自河南洛陽的大娘今年五十多歲

大兒子在老家務工,大孫子有人幫帶

小兒子到現在還沒結婚,所以大娘也沒了幫帶孫子的任務,於是跟隨家人務工

丈夫最近找到了電焊工類的技術活、小兒子自己在帶裝修隊

大娘因爲文化程度有限、也沒有一技之長,只能進入零工市場

還有位來自安徽蕪湖的大伯讓我印象深刻

帶着白色安全帽的他,四點不到騎着電動車從閔行莘莊騎到松江新橋

他很自豪的跟我說他和兒子兒媳住一起,兒子也早在十多年前就在上海定居了

他自己日常在家附近農貿市場做保潔

因爲做一休一,所以他每隔一天就會來零工市場找活

對他來說有事做、能賺點錢貼補家用就是他最大價值

讓我有點心酸的是位東北大爺

來自吉林,而這也成了他口中不回家的理由,他說老家太遠

但我想他過年不回家更多是出於經濟原因

而且哪怕他不回去他在這的工作機會也並不多,年齡偏大、體格瘦小的他並不能常常拿到工作機會

你會發現各色各樣的零工人群,背後其實有着某種類似的底色

60多歲的務工人群

文化程度有限

無特定技術

這個時候的他們還可以工作、也需要工作,但文化程度和技工水平相對缺乏的社會務工人員,於是他們下沉到今天新橋這樣的零工市場

這才是零工市場背後更真實的底色

當我意識到這點的時候也突然有點淚目

你會發現這群人跟三十年前改革开放初期外出務工人群幾乎是同一批人

九零年代還只有二三十歲的他們加入外出打工潮

跟隨着時代的沉浮也有了各自的人生起伏

你說他們帶着家庭擔子也好、帶着這個時代的印記也好

總之最終他們跟我們一道成爲這個時代下一代又一代的人


05


最後我想放張圖片,請允許我不打馬賽克

這是我穿行零工市場時看到的一幕

我想讓各位看到他們臉上的滄桑,也能看到這個時代下更爲鮮活的個體

今天的文字不是用來煽情也不是用來訴苦,不管你從今天文字裏看到什么,都請記得珍惜你現在的生活,然後好好工作和生活。



標題:在凌晨四點街頭,我看到了另一個上海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8789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