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澤平:兩會前瞻
全國政協、人大分別於2024年3月4日、5日在北京召开,發布《政府工作報告》。
預計:經濟修復之年,加大宏觀調控力度,財政積極擴張,貨幣適度寬松,經濟增速目標設定在5%左右,重點發展新質生產力。
1 定調2024年:經濟修復之年,先立後破,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政策環境
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大宏觀調控力度”,“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多出有利於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
2月2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到,“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政策環境”。
預計:2024年以財政擴張、貨幣寬松、優化房地產調控、活躍資本市場等爲代表的政策力度有望加碼,加碼方式以溫和漸進爲主,推動2024年經濟恢復。
2 GDP目標:設定在5%左右
從地方兩會來看,2024年31個省份GDP目標加權5.3%,北京、上海、廣東均設在5%增速水平。此外,5%增速目標偏積極,較2023年延續修復,對提振預期起到較好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大省挑大梁”,維持或上調經濟增速目標。廣東、江蘇和山東維持GDP目標5%,浙江GDP目標上調0.5個百分點至5.5%,四川將GDP目標維持在6.0%。
學術界測算,當前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在5%左右。
3 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加力方向爲新質生產力、設備更新、三大工程等
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合理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作資本金範圍”,“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強化國家重大战略任務財力保障”。“統籌好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和穩定發展,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爲穩定全國經濟作出更大貢獻”。“要謀劃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
中央財經委第四次會議提到,“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9日召开會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今年初,財政部黨組書記、部長藍佛安關於當前經濟財政形勢的問答,其中“適度加力”方面,藍佛安提及要加強財政資源統籌,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預計:今年赤字率依舊保持在3.0%左右,增發長期特別國債,並通過PSL支持三大工程等方式進行廣義財政擴張;投資更注重結構,重點支持人工智能、新基建、新能源等新質生產力;地方政府以化債爲主,中央財政以擴張爲主。
4 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准有效,持續降准降息
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盤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轉型、普惠小微、數字經濟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
2023年10月以來,物價持續負增長,爲貨幣政策打开空間。雖然美聯儲利率在高位,但大國貨幣政策以我爲主,首要是國內穩增長、保就業。
2月20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LPR報價:1年期及5年期以上品種分別報價3.45%、3.95%,1年期利率維持不變,5年期降25bp。5年期LPR降息創歷史最大降幅,此前最大降幅爲2022年8月的15bp,傳遞出穩樓市信號。
預計:貨幣政策持續降息降准,同時在結構上支持新質生產力、穩樓市、地方化債等。
5 民營經濟: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加大權益保護
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在市場准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落實一批舉措”,“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2月21日,司法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共同組織召开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座談會,會議強調,加快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發揮了“56789”的重大作用,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6 房地產:優化調控政策,建設三大工程,構建新模式
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積極穩妥化解房地產風險,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關基礎性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近期一二线樓市紛紛放松限購,5年期LPR利率創歷史最大降幅,但1-2月樓市交易仍低迷。
預計:重啓市場信心。加快取消限購,降息,組建住房銀行收購开發商庫存。保交樓、保民生、防風險、拉動經濟增長。房地產是周期之母,第一大支柱行業,高度重視,促進軟着陸。
7 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能源、人工智能、新基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
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對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月27日,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主持召开資本市場法治建設座談會,強調,資本市場的規範要求極高,法治興則市場興。座談會上,大家認爲,辦好資本市場,必須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改革方向,加快上市公司監管、證券公司監管、證券投資基金監管、債券監管等各領域立法修法,及時評估完善業務規則,從制度上保障資本市場良法善治。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證券期貨執法司法體系,優化行刑銜接機制,加強執法司法高效協同,加大行政、民事和刑事立體追責力度,全面提升“零容忍”執法效能。進一步落實民事賠償救濟,制定內幕交易、操縱市場民事賠償等司法解釋,加大代表人訴訟實施力度,發揮好當事人承諾制度作用,對違法犯罪行爲的“首惡”精准追責、大力追贓挽損,切實保護好投資者特別是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預計:重點發展新質生產力,抓住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科技革命帶來的重大機遇,加大新基建實施力度;提振投資者信心,推動資本市場法治化進程,從融資市轉投資市,爲創新驅動發展貢獻力量。
2023年中國GDP規模126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佔全球經濟份額超17%,貢獻全球經濟增長32%。人均收入接近高收入國家門檻。經濟結構轉型特徵明顯,中國經濟增速轉入中速增長,2023年增長5.2%,服務業、消費需求主導,新舊動能轉換,新基建、新能源佔比大幅提升,人工智能、新質生產力建設將成爲新增長點,同時房地產在經濟中的佔比持續下降。
在看到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也要看到挑战和困難。短期經濟尚未從疫情衝擊中完全修復,居民消費仍在恢復,民營經濟信心有待提振,房地產市場低迷,地方債務壓力凸顯。長期面臨人口老齡化、經濟結構轉型、逆全球化等挑战,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放緩。短期需要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把穩增長放在更重要位置,長期依靠改革开放,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避免房地產“硬着陸”,推動土地要素市場化改革和資本市場改革,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推動技術進步和鼓勵生育等。
只要把發展放在首要任務,堅持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推出一攬子大規模經濟提振措施,中國經濟前景光明。
標題:任澤平:兩會前瞻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6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