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機會可能在這些領域率先爆發
回顧2023年,ChatGPT引爆全球人工智能應用大爆發,英偉達市值超萬億美元、國內“百模大战”競相角逐。大家聚焦的核心是從大模型到各種AI應用。
細數下來,這輪AI熱潮的第一階段:從2022年11月底ChatGPT 橫空出世开始,大模型成爲全球科技焦點,不僅OpenAI、谷歌、Meta等海外科技巨頭“神仙打架”,國內更是开啓“百模大战”,百度、科大訊飛、華爲等大廠都接二連三發布了適應於各大領域的自研大模型。第二階段:隨之而來的還有很多驚豔的AI產品,比如Microsoft 365 Copilot、文生圖和文生視頻賽道的Midjourney和Pika1.0等。未來,第三階段:AI的應用再過度到硬件,從智能汽車、AI PC到VR、AR、MR等產品。
現在的AI產業,已經快速的從去年大模型“百模大战”,跨越到現實物理世界中“看得見摸得着”。
人工智能的下一個浪潮是什么?我們來看兩個线索:
1)2024年CES全球消費電子展,展會上AI在物理世界落地成爲深度貫穿的主題,這是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技盛會,這次展會上呈現了很多智能設備,都是硬件與AI的緊密結合,比如有AI PC,XR包括VR、AR等,智能汽車,人形機器人等。
2)英偉達的黃仁勳曾說過“AI的終極形態是具身智能體”,即具有身體的人工智能,而具身智能的本質其實是軟硬件結合的智能體。
結合以上线索,我們判斷:AI產業從軟件時代過度到硬件時代,未來AI軟硬件結合,才是最大的趨勢和風口。AI大模型相當於大腦是軟件,而硬件載體相當於人類的身體。未來人工智能大腦不斷進化,可以驅動身體完成各項工作,將對人的很多重復性工作進行徹底替代。而AI驅動的硬件也是逐步升級的:從前的掃地機器人、機器狗可以說是初級具身智能,第二階段,手術機器人、廣義腦機接口等也都是廣義的具身智能體,最高級階段,具身智能最高級的形態莫過於帶有情感屬性,集感知-理解-決策於一體的人形機器人。
透過現象看本質,軟硬件結合,這是AI發展的關鍵一步,也是繼續破局關鍵。只有將AI與硬件載體相結合,打通AI與物理世界的鏈接,通用AI的能力才能真正惠及每一個人。最終實現人人都可以用AI、萬物皆可AI。
我們來看幾個關鍵的AI軟硬件結合發展的領域:XR、智能駕駛、AIPC、人形機器人、AI計算。
1、拓展現實的XR,包括VR、AR、MR等可穿戴智能終端
XR(擴展現實)是作爲AI軟硬件結合的代表,是未來全新的可穿戴智能終端,作爲未來每個人或許都需要的重要硬件,現在也搭載了AI大模型。
頭戴式顯示設備包括MR、VR、AR三類,未來的人機交互不只局限於PC和手機,這極大地拓展了人機交互的領域,重塑了交互的內容、場景和感知體驗。
蘋果Vision Pro就是首款空間計算產品,是典型的MR設備(Mixed Reality混合現實),備受矚目。注重讓用戶在真實和虛擬之間進行切換和交互。視覺上由二維變成三維,交互上範圍拓展到整個空間,且直接進入自然交互模式,可以眼動追蹤、手勢識別、語音追蹤等,無需借助第三方工具,提供更加沉浸的體驗。Vision Pro從2024年1月19日开啓預訂,2月起正式發售,起售價爲約2.5萬元人民幣,
未來,VR設備就像手機一樣常見,這種AI軟硬件結合的設備會引領用戶步入空間計算時代。蘋果布局开墾XR多年,採用VST方案+自身生態系統優勢將應用場景從遊戲泛化至社交、辦公、通訊、生活等場景,讓XR有了更加大衆化的可能,同時視頻和遊戲場景也將繼續深化。
XR搭載AI大模型成爲重要趨勢,產業鏈將迎來飛速發展。
2、智能汽車、無人駕駛是“用硬件跑AI”的典型
智能汽車,是AI在軟件+硬件領域結合的又一大典範。智能汽車能通過傳感器來感知環境,通過語音與人互動,也能在場景學習、模型迭代中不斷提升自身駕駛決策的准確度,未來的汽車駕駛會變成由大模型驅動的無人駕駛。
智能汽車相當於帶輪子的機器人,由於技術路徑相似,肩負着給人形機器人开路的重大意義。AI賦能汽車的硬件,主要聚焦兩點:智能駕駛系統、智能座艙。汽車能通過傳感器來感知環境,通過語音與人互動,也能在場景學習、模型迭代中不斷提升自身駕駛決策的准確度,未來的汽車駕駛會變成由大模型驅動的無人駕駛,也將成爲先進的移動智能空間。
無人駕駛就是最好的“用硬件跑AI”的典型。全球有不少企業都已有積澱,比如國內的華爲智能駕駛軟硬件持續升級迭代,從 ADS1.0升級到2.0,最大的突破在於擺脫了對高精地圖的依賴,無圖駕駛成爲可能,在問界 M5、新問界 M7 均有搭載。比如特斯拉確定BEV+Transformer架構,开啓以大模型視覺算法爲主的自動駕駛新時代。比如國內新勢力車企小鵬汽車,2024年小鵬提出的智能駕駛目標是“輕地圖、全場景、輕雷達”,2023年底小鵬完成了在全國52城無圖城市導航輔助駕駛功能的布局與應用,成爲行業內城市智駕全量开放數第一的車企。
國內智能汽車產業迎來爆發期,這是AI和新能源產業共同發展所決定的,智能化是電動化之後的下一階段。到2023年8月,全國累計开放測試道路已經超過2萬公裏。2025年之前都是L3級以上車上路試點的關鍵期。技術上車企已具備L3級以上量產交付能力,現在政策端出現重要破局,行業進入大轉折期。2023 年 11 月 17 日,工信部、公安部、住建部、交通運輸部等聯合發布了《關於开展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通過遴選具備條件的產品,开展上路測試試點。包括阿維塔、深藍、極狐、智己、賽力斯等多家車企車型獲得測試牌照。
3、AI PC,是傳統硬件設備用AI升級的邏輯
AI與PC的天然適配性,以及其生產力工具和高算力的屬性,被普遍認爲是第一波可以最快落地的端側運行 AI 的硬件載體。自23年下半年以來,AI PC的概念一直備受矚目。
這次CES全球消費電子展有很多廠商聚焦在此領域。比如,聯想一口氣推出十余款AI PC,包括全球首款商務AI PC ThinkPad X1 Carbon AI搭載了Intel的Ultra處理器,以及Yoga Pro 9i、ThinkBook Plus Gen 5 Hybird等。再比如,宏碁、戴爾、華碩等相繼推出了Swift系列、XPS16和XPS14、ASUS NUC 14 Pro系列等AI PC 終端產品。
這類最新的電腦產品的最大優勢在於,其內嵌的AI能力超人,搭載的個人AI助理能夠及時響應、爲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升級優化了智能的使用體驗,同時本地大模型還保證了個人數據和隱私安全。
現在,無論是芯片廠商還是電腦品牌廠商,都將未來的產品質量方向調整到了AIPC領域,如英偉達發布了全新 AI-Ready RTX 筆記本電腦、AMD 推出了銳龍 8000G 系列。據群智咨詢預測,2024年全球AI PC整機出貨量將達到約1300萬台,迎來規模化出貨的元年。IDC預測,AI PC在中國PC市場中新機裝配比例將在未來幾年內快速攀升,於2027年達到81%,成爲PC市場主流。
4、人形機器人,是AI在硬件和軟件領域高度結合的智能體
人形機器人最大挑战是不僅需要與物理世界交互,還要有感知和理解能力,這就需要強化人形機器人的AI訓練。
特斯拉是這個領域的先行者之一。於2021年AI Day首次提出人形機器人Optimus概念。次年,2022年AI Day,人形機器人Optimus“初代機”正式推出,能夠完成招手、搬運貨物、給花澆水等簡單動作,但行走仍不穩定。緊接着,2023年5月和9月,Optimus再度更新,發布的視頻顯示Optimus已經可以流暢行走,且實現了根據物品顏色對物品進行分揀的能力。12月特斯拉的最新的演示視頻中,第二代Optimus,電機扭矩和力度控制等方面更加精確,關節靈活程度,動作流暢連貫性顯著提升,完成90度深蹲、手指抓握雞蛋等高難度的動作不在話下,甚至可以跟隨音樂跳舞。近日,馬斯克又在推特發布了一段人形機器人疊衣服的視頻,手指、關節、動作流暢程,從取衣服到疊衣服的整套工序行雲流水。雖然是开發人員提前預設好的動作,但實現完全的自動化指日可待。
人形機器人,是未來用AI驅動硬件的典型。它的產業鏈長,重點之一是人形機器人制造的零部件供應商,這當中的核心零部件包括伺服系統、減速器、控制系統、機器視覺、激光雷達和人工智能模塊。從成本佔比來看,伺服系統、減速器和控制系統分別佔機器人成本的25%、35%、10%,合計70%。人形機器人產業突破也驅動了激光雷達、伺服系統等硬件發展。
特斯拉在短短兩年半的時間裏飛速進化迭代Optimus,讓世人看到了人形機器人可以落地、量產的可能性。多模態大模型的蓬勃發展又爲機器人注入靈魂,讓機器人可以擁有理解和自主決策的能力。2024年或爲人形機器人技術突破的關鍵一年。
與此同時,國內外衆多企業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國外企業以特斯拉、波士頓動力爲代表發布了 Optimus、Atlas等人形機器人產品。國內企業厚積薄發,專注做機器人的企業有優必選、達闥科技、宇樹科技等。
全球人形機器人浪潮正在开啓,未來可期。根據Stratistics MRC的數據,2021年全球人形機器人的市場規模爲15億美元,預計到2028 年將達到264 億美元,2021-2028 年的CAGR 達50.5%。
5、AI計算,傳統芯片巨頭追趕英偉達
AI在各個終端應用的繁榮發展,離不开底層算力芯片的支持。2023年,全球對AI芯片巨頭英偉達產品的需求爆發式增長,從兩組數據可見一斑:1)2023年 ,英偉達的市值一枝獨秀,超過1萬億美元。英特爾的市值仍保持在2000億美元左右,兩者之間竟然相差6至7倍。2)銷售數據暴增:從財報看,2023年2月至4月期間,英偉達的銷售額仍保持在60億至70億美元。2023年5月至7月期間,銷售額升至135億美元,2023年8月至10月期間,銷售額飆升至181億美元。
未來,各家傳統的芯片硬件廠商的重心也是在AI領域。包括在此次2024年CES展會中,包括英特爾、AMD和高通在內的芯片巨頭也都有所動作。但與往年稍有不同的是,今年芯片展出的重點都在AI上,特別是英特爾行動迅速,不僅推出了能加速AI視頻和圖像生成的遊戲GPU,而且發布了各種生成式AI工具與服務,比如能加速大模型推理开源、能用生成式AI自動創建虛擬遊戲NPC的服務等。
6、總結:未來需要更多直接面向AI時代的硬件設計
2024年將是軟硬件結合爆發的元年。以上,是我們總結的終端重構、硬件創新的五大核心領域。如果對這這五大領域做一個核心的概括和剖析,我們認爲,集中在兩個改造方向。
方向一:重構現有終端硬件
選擇當下已經存在的硬件載體,已經融入現代生活的消費電子產品,通過AI的嵌入進行升級和迭代,這無疑AI硬件化的最佳選擇之一。這當中以AIPC爲代表,包括AI手機、AI眼鏡、智能家電、智能穿戴等需要從芯片、內存、散熱等多方面重構以適配大模型嵌入。消費電子讓AI有了一個完美的載體,而AI賦能消費電子,不僅提升了產品競爭力,而且促進了消費電子行業復蘇和升級,互相成就。
方向二:重新設計終端硬件
比如有一種新興產品,以AIPin爲代表,它是一款可以像別針一樣別在衣服上的AI設備,沒有實體屏幕,可通過語音、觸摸、手勢、在手掌或桌面投影完成交互,目標是替代手機的大部分功能。AIPin只是一個嘗試和开始,這是一種直接嵌入AI、直接面向AI設計的產品。未來將會有更多從0到1的創新硬件嶄露頭角,顛覆想象。
軟硬件結合對於AI應用發展的意義重大,是AI下一階段需要重點攻破的領域。化虛爲實,將AI真正轉變爲看得見摸得着的消費級產品才能惠及每一個人,這是質的飛躍。萬物皆可成AI:也意味着我們身邊的一切都可能成爲智能化的載體,從家居用品到交通工具,從醫療設備到服務行業,甚至化妝的鏡子、喝水的杯子都可以與AI相結合。AI與實物的廣泛融合將爲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AI軟硬件結合的想象空間無限,AI應用的大門才剛剛开啓。
標題:人工智能的機會可能在這些領域率先爆發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8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