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重點”在風險,但遠遠不只是風險。縱觀通稿,本次會議的定調很高——“以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爲目標”,這在此前同規格的金融會議中從未出現過,而從關鍵詞上看,之前備受市場關注的“風險”、“監管”、“改革”的着墨較2017年更少,而通篇甚至沒有出現“槓杆”一詞(圖1)。要建設金融強國,防風險固然很重要(“以全面加強監管、防範化解風險爲重點”),但光靠防風險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認爲解讀本次會議要注意兩個維度的內容——發展和風險,中期目標和短期任務

金融高質量服務實體,發展依舊是基礎。繼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質量發展的新表述後,高質量一詞也首次出現在金融工作會議上。具體來看,本次會議強調的高質量服務體現在兩方面:其一是供給端,優化資金更好地流向高質量實體:科技、先進制造、綠色發展與中小微企業;其二是結構體系,“強化資本市場功能”居於首位,支持國有大型金融機構做優做強,健全高質量的金融服務實體體系。

發展除了政策,更需要具有競爭力的機構盡管通稿在开頭嚴厲批評了金融亂象和腐敗,但是解決問題的最終落腳點還是培育一流的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而且更偏向於國有大型金融機構做優做強,對於中小金融機構的態度由之前的“大力發展”變爲嚴格監管。

金融改革:對“改革”的提及似乎變少了,但黨的領導變多了。今年金融改革的“主旋律”是以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爲抓手、加強黨中央的領導,在此基礎上打造以中央金融委員會爲核心、自上而下的金融監管框架(圖2)。此次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切實加強金融系統黨的建設”,在黨的領導下再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政策性金融機構職能、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金融風險:更加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地方債務與房地產風險爲兩大主线。面對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收入不斷下滑、但償債壓力有增不減的現狀,早在7月的政治局會議上就提出了“要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9月新一輪特殊再融資債开啓發行、且發行規模和節奏可謂“來勢洶湧”,這些均體現了中央對地方化債的重視。在此背景下,這次金融工作會議對地方債務風險的再次提及並不顯意外。更新穎的提法是要“建立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長效機制”,意味着通過深化改革、從中長期化解隱性債務問題,這也需要處理好中央與地方、政府與金融等關系。

穩地產聚焦在供給端。金融工作會議首提房地產,延續今年以來中央對穩地產的重視,也意味着未來五年金融工作中地產的優先級有所提高。地產供給強調“新陳代謝”:一端是中長期內房企風險去化,尤其注重主體監管——這是新提法,可能意味着房企資質將面臨更嚴格的審查;短期內則要重視房企面臨的流動性問題,“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至少從目前看政策對於民營房企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圖3)。另一端是加快推進保障房、城中村改造等工程建設,構建保障房+商品房的地產新模式。

金融對外开放步伐“趨穩”。對比2017年會議來看,本次金融开放多了“安全”,少了“雙向”,意味着开放轉向“高水平”。一方面,重提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吸引外資來華展業興業;另一方面,人民幣國際化從“穩步”轉爲“穩慎”,外匯市場強調“加強管理”。

除此之外,從短期工作部署看,當前金融領域的重點工作依舊更偏向穩增長,提信心。短期內,金融更重要的任務可能是穩定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融資成本持續下降”,“活躍資本市場,更好支持擴大內需”,我們對於11月的降准以及後續的降息仍有較大的期待;而促進穩外貿穩外資,加快培育新動能、新優勢也是地產偏弱的背景下金融支持經濟轉型的題中之義。

風險提示:政策定力超預期;出口超預期萎縮;歷史經驗不代表未來。

注:本文來自東吳證券於2023年11月1日發布的《金融工作會議:“金融強國”的新義與深意(東吳宏觀陶川團隊)》,分析師:陶川、邵翔、李瀟宇、鐘渝梅



標題:金融工作會議中“金融強國”的新義與深意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4735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