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與《斯姆特-霍利關稅法》的劇本會有什么不同?
美國歷史上也出現過保護主義擡頭,美國關稅壁壘高築的情況,例如上世紀30年代籤署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如今,特朗普關稅政策在保護本國產業、迎合特定選民等方面與該法案相似。然而,這輪背景不同導致特朗普關稅政策更爲激進且專斷,考慮當前經濟環境與各國博弈情況,美國與較多國家關於對等關稅的談判有望在今年二三季度完成,但是中美貿易談判的難度更高,預計談判時長會更久。
▍《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出台於全球產能過剩、美國經濟大蕭條的背景之下,其目的是保護美國本土產業、緩解就業壓力,進而推動經濟復蘇。
20 世紀 20 年代,全球產能過剩,歐洲市場對美國商品的需求劇減。1929 年,美國經濟大蕭條,國內生產陷入困境,保護主義情緒進一步高漲。盡管該法案充滿爭議,但多方政治力量推動下,最終於 1930 年 6 月籤署立法。
▍《斯姆特-霍利關稅法》落地後,各國反制引發了全球貿易衝突,對美國和全球經濟造成了深遠的破壞性影響。加拿大率先對佔美國出口 30% 的商品加徵關稅,歐洲國家同樣反應強烈,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相繼提高對美商品關稅。受此影響,美國對外貿易遭受重創,四年間(1929-1934)美國進口額與出口額分別銳減66%和61%。這也導致美國經濟雪上加霜,失業率從1930年的8% 飆升至1933年的25%。同時,國際貿易體系也遭受巨大衝擊,1929至1934年間國際貿易額暴跌66%,這使得各國經濟復蘇更加困難,延長了大蕭條的持續時間。
▍這次保護主義擡頭的歷史仿佛又重演,但在不同的背景下,此輪美國挑起的貿易衝突會走向何方?《斯姆特-霍利關稅法》以及特朗普關稅政策意圖相似,旨在保護和推動美國國內產業發展。兩輪關稅加徵背後的政治動機也存在相似,均爲吸引受到外國競爭衝擊的國內選民。但不同的是,特朗普此輪關稅多了增加財政收入的目的。這實際上也是特朗普政策反復的原因之一,因爲如果加徵了關稅(尤其是諸如全球普徵10%的政策),財政收入會明顯提升,而如果通過激進關稅逼迫其他國家談判、給予美國利好(如降低對美關稅、購买美國能源、農產品等商品、對美投資等),即使最後關稅由於談判成功沒有落地,但美國產業發展的阻礙會明顯減少並且投資也會部分回流美國。因而,不論關稅落地或因談判成功沒有落地,美國兩個目標(業務、投資回流與財政收入增加)總會在施壓下實現不同程度的滿足。
▍另外,不同的是當前美國總統關稅方面權力過高, 並且特朗普這輪加徵關稅時點全球一體化程度遠高於20世紀30年代,這導致特朗普關稅政策反復、專斷,並且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金融市場影響深遠。由於當前全球貿易緊密聯結,各國貿易相互依賴度遠高於上世紀30年代,並且當前美國總統對外徵收關稅的權力也遠高於《斯姆特-霍利關稅法》籤署時期,特朗普籤署行政令即可調整關稅而不再需要通過國會立法。因而,相似的孤立主義浪潮在這一輪掀起了更大的風浪,特朗普關稅激進程度也高於上世紀30年代,導致全球經濟預期悲觀、全球金融市場出現混亂。
▍上世紀30年代關稅政策方向的徹底逆轉是在總統換屆、政黨更替後出現,這輪是否也需要等待四年之久?考慮到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兩個目標,並且大部分國家妥協的程度遠高於20世紀30年代(由於當前美國經濟、消費體量、資本市場的重要地位),美國與較多國家對於對等關稅的談判或有望在今年二三季度完成,但中美貿易的談判的難度會更高,談判時長相比其他國家預計或需更久。
▍風險因素:特朗普政策變動超預期;美國與其他國家貿易摩擦風險超預期;美國經濟、通脹黏性超預期;美國貨幣政策超預期;地緣政治風險超預期等。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當日發布的《晨會》;明明 周成華 王楠茜
標題:特朗普關稅與《斯姆特-霍利關稅法》的劇本會有什么不同?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0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