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春季溼氣重,分享五個食療方
嶺南地區春季潮溼,是各型流感高發季節。根據“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中醫治未病的理念,可以固護正氣爲主,防止流感侵襲。
流感預防食療方
雙花薄荷茶
適合人群:春季自覺溼氣重,時常感到咽痛、口粘、疲乏、困重、大便粘滯不成型的人群。
材料:幹木棉花2-3朵,雞蛋花10 克,薄荷3克,炒扁豆30克,紅糖少許。
做法:向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放入木棉花、雞蛋花、炒扁豆,調成小火再煲30分鐘,加入薄荷再煮3分鐘,最後加少許紅糖調味,即可飲用。供2人飲用。
功效解讀:木棉花又名英雄花,具有清熱、利溼的功效。它與雞蛋花相須爲用,搭配可健脾化溼利水的炒扁豆,既可用於溼熱腹 瀉,也可用於溼熱體質人群的日常保健。本茶飲可利溼、健脾固護中下二焦、清利咽喉。
桔梗厚樸花茶
適用人群:咽喉不適,堵塞感,或自覺有痰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或消化不佳,或胃腹偏脹。
材料:桔梗10克,厚樸花6克,陳皮一瓣。
做法:桔梗、厚樸花、陳皮一起煮 15分鐘,代茶飲。供2人飲用。
功效解讀:桔梗質輕上浮,直達咽喉,味道辛、苦、平,功效宣肺、利咽、排痰,可快速疏通咽喉的氣血鬱滯。“脾爲生痰之源,肺爲儲痰之器”,厚樸花配合陳皮,健脾、理氣、化溼,調理脾胃,一方面緩解溼滯胃腸、消化不佳的症狀,另一方面解決津液不布反生痰溼的問題。
二香小蔥拌豆腐
適應人群:春季神疲頭昏、四肢困重、食欲欠佳、消化不佳、易感冒鼻塞的人群。
材料:新鮮小香芹50克,新鮮香菜 50克,小蔥蔥白50克,嫩豆腐1塊,食鹽、生抽、胡椒粉適量。
做法:所有食材洗淨,豆腐切作小方塊。其它菜品切碎,與豆腐混合,加適量調味料攪拌均勻即可。供2人食用。
功效解讀:春日潮溼,空氣溼度大,陰雨蒙蒙,常讓人感覺不適,中醫認爲,這是溼濁爲患,外襲肌表、內困髒腑所引起的症狀。《隨息居飲食譜》載豆腐,“甘涼,清熱潤燥,生津解毒,補中寬腸,降濁,亦可入葷饌”。小香芹、香菜、蔥白,都有清香解表、宣肺通竅的功效,與嫩豆腐搭配,可醒脾开胃、宣肺通竅,有助於緩解上述溼困不適,同時又能預防外感疾病。
紫蘇薄荷煎雞蛋
適應人群:春季易感冒,平日頭昏神疲、易目赤咽痛、或易牙齦腫痛、或四肢困重、或食欲欠佳、消化不良的人群。
材料:鮮紫蘇葉15克,鮮薄荷葉10 克,雞蛋2只,鹽適量。
做法:雞蛋打散,紫蘇葉、薄荷葉切碎,加入雞蛋中攪勻,加適量鹽,以花生油煎至雙面金黃即成。供2人食用。
功效解讀:紫蘇性味辛溫,具有發表散寒、芳香化溼的功效,對於風寒感冒、腸胃積滯都有幫助。薄荷味辛、性涼,能發汗解熱,對頭部昏沉不清爽、目赤、身熱、咽炎、牙牀腫痛等症狀均可改善。雞蛋,據《本草綱目》記載,味甘性平;雞蛋黃入心、腎經,有滋陰潤燥、養血息風、治心煩不得眠的作用;雞蛋白則有潤肺利咽、清熱解毒的功效。此方紫蘇性溫、薄荷性涼,兩相調和,性味中正,共同發揮解表利咽化溼的功效,加雞蛋補正氣、益心肺,表裏同調。
粉葛赤小豆排骨湯
適用人群:脾胃虛弱,易感受溼邪,口渴但不欲多飲,久站後下肢易腫、休息後或活動後可恢復,小便不利、大便不成形的人群。
材料:鮮粉葛350克、赤小豆30克、白扁豆25克、排骨300克、生姜3片、陳皮一瓣。供2人食用。
功效解讀:葛根,甘、辛,歸脾、胃、肺經。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升陽止瀉,通經活絡,解酒透疹的功效。對於外感發熱的頭痛,腰背酸痛,口渴泄瀉,眩暈頭痛等症狀可有緩解。赤小豆性平味甘,具有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白扁豆歸脾、胃經,具有補脾和中化溼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溏瀉、白帶過多等症狀。■
記得分享給親友們!
標題:嶺南春季溼氣重,分享五個食療方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8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