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二季度利率債的機會存在不確定性,需持續關注信貸投放情況等因素,觀測經濟復蘇節奏。而信用債受益於理財和基金的季節性擴容,確定性相對更高。

在信用債的具體品種上,短端品種票息優勢突出,可重點關注4月博弈資本利得的機會,但空間可能相對有限。1-3Y收益率的下行空間相對更大,若投資者二季度有配置需求,可盡早布局。

正文


1、二季度,關注信用債的機會


在經歷前兩個月較大幅度的調整後,近期債市整體企穩,出現小幅下行。在這背後,各機構的配債行爲有何變化?展望二季度,機構行爲還將如何演繹?投資者可以關注哪些機會?

1.1

非銀成爲近期主要买盤

銀行端,大行和農金社均在持續賣債,並且規模不小。背後的原因有二:

①一季度債市出現較大幅度的上行,臨近季末,銀行可能出於調節利潤的目標,將有浮盈的債券賣出。

②大行同業負債的流失雖然邊際好轉,但整體負債端的壓力仍在。2月大行新增負債1.9萬億元,其中新增同業存款2萬億元,明顯超過季節性水平,同業存款降息導致的負債流失邊際好轉。但一方面,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大行的同業存款共減少4.5萬億元,全部回流仍需時間。另一方面,今年大行向央行借款的規模減少1萬億元,疊加央行停止买債,也進一步加劇了大行負債端的壓力。

非銀端,需求相對更加穩定,尤其是基金和理財,成爲近兩周債市的主要买盤。具體而言:

①理財:季末回表壓力相對可控,配債規模維持穩定。國海證券在報告《3月,機構行爲的潛在變化》中曾分析過,臨近季末,理財有季節性回表的需求,但或由於其欠配狀態持續,近期理財賣債應對贖回的現象已不明顯。

②基金:近兩周債市相對穩住,出現小幅下行,基金的贖回壓力明顯減輕,疊加基金一般在季末有衝規模的操作,淨买入現券規模大幅增加。

③保險:隨着本周收益率的下行,30Y地方債與國債的利差再次來到24BP的相對高位(截至3月28日),保險對30Y國債的淨买入規模也出現明顯下降。這也符合國海證券在上周報告《超長債性價比究竟如何》中提到的觀點,保險的潛在需求不弱,但當前對點位的要求較高。

1.2

二季度可關注什么機會?

1、信用債確定性或高於利率債

利率債方面,其主要配置方銀行的买債需求可能出現邊際下滑,存在不確定性。在跨季後,考慮到近兩周較大幅度的賣出動作,銀行可能會先有回補倉位的行爲。但從整個二季度來看,銀行的配債需求仍有一定不確定性,關鍵在於經濟復蘇斜率以及信貸投放狀況:

類比2024年二季度,禁止手工補息導致資金大量出表,銀行負債端明顯流失,但由於信貸投放仍然較弱,銀行對優質生息資產的需求導致其配債規模不低。因此,去年二季度利率債仍呈現整體下行的走勢,其中10Y國債環比下行8BP。

而在今年二季度,考慮到同業存款回流仍需時間、央行對銀行的流動性投放仍然較嚴格,銀行缺負債的狀況雖有邊際緩解,但可能將維持緊張狀態。因此,博弈的關鍵在於資產端的信貸投放情況,若經濟整體向好、信貸投放好轉,銀行可用於配債資金減少,則利率債可能持續震蕩,機會相對有限。若信貸投放仍然偏弱,那么去年二季度銀行“缺負債、更缺優質生息資產”的情況或再次演繹,利率債仍有下行空間。

反觀信用債方面,理財和基金在二季度將迎來季節性擴容。一季度的信貸开門紅不利於資金出表,進入二三季度,理財和基金往往會出現的配債高峰。此外,從供給端來看,一季度信用債供給往往出現放量,淨融資規模佔全年比重最高,進入二季度,信用債的供給壓力也會有所減輕。因此,整體而言,與利率債相比,信用債的機會相對更具確定性。

2、如何參與信用債的博弈機會?

對短端品種而言,票息優勢仍在,且4月資金利率或趨於下行,向上調整的風險也相對可控。但央行對資金面的調控持續存在,流動性不會過度寬松,疊加當前1年期AAA中票與對應期限國开債的信用利差已接近去年的最低水平,收益率進一步下行的空間可能也相對有限。

1-3Y信用債則相對更受益於理財和基金的季節性擴容,下行空間較短端更大。歷史上看,二季度信用利差往往趨於收斂,假設後續降息預期落地,或存款利率再次調降,再次激發其做多熱情,則信用利差可能再次來到去年的低位。若投資者二季度有1-3Y信用債的配置需求,可盡早布局。

總結而言,二季度利率債的機會存在不確定性,需持續關注信貸投放情況等因素,觀測經濟復蘇節奏。而信用債受益於理財和基金的季節性擴容,確定性相對更高。

在信用債的具體品種上,短端品種票息優勢突出,且4月向上調整的風險可控,但進一步下行的空間可能也相對有限。1-3Y品種的信用利差或趨於收斂,若投資者二季度有配置需求,可盡早布局。


2、機構債券托管量



3、機構資金跟蹤


3.1

資金價格

本周流動性有所收緊放松。R007收於2.26%,較上周增加44BP,DR007收於2.05%,較上周增加28BP。6個月國股轉貼利率收於1.33%,較上周增加4BP。

3.2

融資情況

本周銀行間質押式逆回購余額113995.4億元,較上周增加6.7%。從廣義資管來看,本周基金公司、銀行理財分別淨融資2216.0億元及2559.1億元。


4、機構行爲量化跟蹤


4.1

把脈基金久期

本周市場績優利率債基金和一般利率債基金久期測算值分別爲5.88和4.07,較上周分別減少0.11和0.20。

4.2

“資產荒”指數

4.3

機構行爲交易信號

(1)二級資本債

(2)超長國債

(3)10Y地方債

4.4

機構槓杆全知道

本周全市場槓杆率爲107.4%,較上周增加0.5個百分點。廣義資管方面,本周保險機構槓杆率錄得122.7%,較上周增加3.1個百分點;基金槓杆率錄得102.8%,較上周增加2.6個百分點;券商槓杆率錄得220.0%,較上周增加9.8個百分點。

4.5

銀行自營比價表


5、資管產品數據跟蹤


5.1

基金

5.2

銀行理財

本周全市場理財產品破淨率較上周有所下行,全部產品破淨率爲2.7%。


6、國債期貨走勢跟



7、廣義資管格局


風險提示:相關結論主要基於過往數據計算所得,不能完全預測未來。報告採用的樣本數據有限,存在樣本不足以代表整體市場的風險,且數據處理統計方式可能存在誤差。中國央行貨幣政策不及預期;金融監管超預期;利率波動風險;通脹超預期;信貸超預期;流動性波動超預期;匯率波動超預期。債券存在違約風險。


注:本文來自國海證券2025年4月1日發布的《二季度,關注信用債的機會》,分析師:靳毅 S0350517100001;劉暢 S0350524090005



標題:二季度,關注信用債的機會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7508.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