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對等關稅”要怎么收?
“公平互惠計劃”標志着美國貿易政策的根本性轉變,這也是自1947年現行多邊貿易體系建立以來最重大的貿易政策變革之一。特朗普以美國這個全球最大消費國作爲籌碼,頻繁發出關稅威脅,並通過與貿易夥伴的談判達成自己的真實目的。這也意味着,關稅的落地將充滿不確定性。
特朗普在2025年2月13日籤署《互惠貿易和關稅備忘錄》,宣布了一項針對全球的新關稅計劃——“Fair and Reciprocal Plan”(公平互惠計劃),按照這項計劃內容,美國將根據其貿易夥伴針對美國的關稅和貿易壁壘水平來推出對等的關稅手段。
所謂“公平互惠”,不僅有“對等關稅”,還包括增值稅、產業補貼、數字服務稅、匯率政策等方面的差異,以及其他不公平貿易行爲。“公平互惠計劃”標志着美國貿易政策的根本性轉變,這也是自1947年現行多邊貿易體系建立以來最重大的貿易政策變革之一。
在加徵時間上,雖然盧特尼克稱具體措施預計最早於4月2日准備就緒,但並未設定具體的時間表。備忘錄僅要求商務部長和美國貿易代表在各機構提交截止日期爲4月1日的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報告後,評估貿易夥伴的非互惠貿易措施對美國造成的損害,並提出補救措施。同時,在特朗普被國會授權的加徵關稅權力中,除《國際經濟緊急權力法》(IEEPA)外,其他法案下關稅的實施均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這些程序需要耗費一定時間。
考慮到特朗普在加墨關稅問題上表現出的談判靈活性,“對等關稅”政策並不會立即生效,爲各國提供了一個時間窗口,以便與美國展开新一輪貿易談判,最終結果仍將取決於各國與美國的談判成果。
我們暫且擱置特朗普的反復無常,回到“公平互惠計劃”具體如何徵收這個問題上,那么可以將其拆解爲兩步,第一步是對其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第二步是拉平貿易夥伴的非關稅貿易壁壘。
第一步,拉平實際有效關稅水平。
如果對齊關稅水平,排名前十的貿易夥伴中,加拿大、墨西哥、韓國、中國和越南面臨加徵關稅的壓力較小。
加拿大、墨西哥、韓國和美國籤署了自由貿易協定,面臨被加徵額外關稅的風險相對較低,比如在美加墨自由貿易協定框架下,三國之間互徵的加權平均關稅幾乎爲零。韓國2023年對美國的加權平均關稅略高於加墨,爲0.82%。不過,根據韓美自由貿易協定的規定,關稅正在逐步降低,預計到2025年將會有進一步的下降。
中國和越南的情況是進口稅率低於出口稅率,若要實現對等關稅,美國需要降低關稅。比如,2023年中國出口美國的稅率還低於美國出口中國的稅率約1個百分點,但加上2024年5月拜登加徵180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和2025年2月4日特朗普加徵全部中國商品10%關稅之後,中國出口美國的稅率已經高於美國出口中國的稅率。
印度和日本的關稅加徵幅度較大,分別爲7.17%、2.46%,未來將承受較大的與美國談判的壓力。其中,兩國的動植物產品和食品將面臨較大的加徵壓力。
目前,印度正在考慮降低12個關鍵領域的產品關稅,包括電子、醫療、手術設備和化學品等,以刺激美國對印度的出口。據估算,這些領域目前面臨的關稅加徵幅度約爲6%到10%。而日本方面,除了外相巖屋毅表示希望將日本排除在擬實施的“對等關稅”措施之外,尚未採取其他具體行動。
在美國其他主要貿易夥伴中,泰國和巴西將面臨較大加徵壓力,預計加徵幅度分別爲6.88%、2.55%。
第二步是在拉平實際有效關稅水平之後,再拉平非關稅貿易壁壘,其中的重點是增值稅退稅和產業補貼。
歐盟國家的增值稅率普遍在20%左右,特朗普認爲“歐盟國家出口給美國的商品有增值稅退稅,但進口自美國的商品要在流通環節中徵收增值稅,所以產生了不公平的競爭優勢”。因此,站在特朗普的視角下看,一個國家的增值稅越高,對美國進口商品越不利。高增值稅率的歐盟國家,比如愛爾蘭、意大利、比利時、荷蘭、英國、法國、德國,可能面臨較高的關稅威脅。
近年來,美歐等國家雖然對其他國家爲私營和國有企業提供補貼表示不滿,但也紛紛效仿,推出了一系列以關鍵技術和氣候變化爲重點的產業政策來支持本土企業發展。比如OECD在2025年2月發布了《How Governments Back the Largest Manufacturing Firms》,其中提到,高科技行業(如半導體)和重工業(如鋁冶煉、水泥和化肥)是各國政府產業補貼的主要受益者。
在考慮產業補貼的情況下,太陽能光伏電池及組件、鋁、半導體、造船、鋼鐵、水泥及其他建築材料、電信網絡設備、化肥、軌道車輛及信號系統、風力渦輪機、航空航天與國防、汽車、化學和玻璃、陶瓷及耐火材料這些行業可能被徵收較高的關稅。
綜上所述,“新川式關稅”是特朗普2.0多功能工具。特朗普以美國這個全球最大消費國作爲籌碼,頻繁發出關稅威脅,並通過與貿易夥伴的談判達成自己的真實目的。這也意味着,關稅的落地將充滿不確定性。
在特朗普推行的“公平互惠計劃”政策下,印度和日本可能面臨較大的加徵關稅壓力,其中農產品和食品行業首當其衝。若考慮增值稅因素,愛爾蘭、德國、英國、比利時和荷蘭等高增值稅國家也將面臨較高風險。從行業角度來看,產業補貼較高且被特朗普頻繁點名的行業,如半導體、汽車和化學制品等行業,最有可能受到加徵關稅的影響。
風險提示
WITS貿易數據統計存在缺失和遺漏;特朗普根據更多樣化的非關稅壁壘計算關稅 ;特朗普以超出國會授予總統的權力加徵關稅
注:本文來自天風證券於2025年2月22日發布的《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怎么收?》,分析師:宋雪濤 S1110517090003
本資料爲格隆匯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權發布,未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發、轉載、復制、發表、許可或仿制本資料內容。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料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專家、嘉賓或其他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講、交流或會議紀要等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機構之觀點),亦不構成任何保證,接收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若您並非專業投資者,爲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訂閱本資料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在任何情況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團隊、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資料授權發布旨在溝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經驗,本平台不是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報告的發布平台,所發布觀點不代表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觀點。任何完整的研究觀點應以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布的報告爲准。本資料內容僅反映作者於發出完整報告當日或發布本資料內容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告。本資料內容不構成對具體證券在具體價位、具體時點、具體市場表現的判斷或投資建議,不能夠等同於指導具體投資的操作性意見。
標題:特朗普的“對等關稅”要怎么收?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5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