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從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來看,預計2025年全國兩會GDP目標仍爲“5%左右”,提高重點人群收入、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和促進服務消費方面將是促消費的主要抓手;投資方面則進一步體現經濟大省挑大梁,基建節奏將在二季度好轉;CPI目標或將調整爲2%,但依舊不是剛性目標;產業政策關注“人工智能+”、物流與產業備份。

摘要

1、GDP目標:維持5.0%左右,經濟大省挑大梁。

1)地方兩會的目標加權均值略高於5%,京滬兩地的經濟目標增速目標保持在“5%左右”。此外,要實現2035中等發達國家收入水平目標,要求“十四五”期間經濟增速維持不低於5%的水平。另外,“5%左右”的經濟目標與穩就業目標相匹配。

2)經濟大省挑大梁和內需政策加力提效是實現目標的關鍵。地方兩會目標顯示經濟大省GDP目標與上一年維持韌性,而其他省份多數下調;從抓手來看,外需對GDP貢獻的回落要求內需增量政策對衝。

2、不一樣的“开門紅”:消費“含金量”上升,投資向大省集中:

1)消費:提升消費傾向,優化消費體驗。除以舊換新以外,提振消費的增量措施主要是通過提升三類群體的福利保障來提升消費傾向,和通過優化消費載體和要改善消費環境來優化消費體驗。此外,各省促消費措施中服務消費是主要邊際增量。

2)投資:經濟大省挑大梁的特徵將更加顯著,投資節奏相對後移。當前各地方工作重點可能在化債資金的分配和使用,且地方專項債自主審批權限擴大之後或優先推進收購存量闲置土地等項目,故導致實物工作量推後。預計基建實物工作量可能在二季度迎來好轉。

3、CPI:目標下調至2%,但仍非剛性目標。2025年絕大多數省區市將CPI目標從3%左右下調至2%左右,我們理解這代表各級政府對中期維度的通脹中樞下移的事後確認,並不意味着通脹將成爲剛性目標。2023年以來我國面臨低通脹的物價環境,但每年兩會的CPI目標仍維持在3%左右的表述,致使實際通脹水平與預期目標偏離較大,3%左右的通脹目標對預期的引導作用有所弱化。

4、產業政策:關注“人工智能+”、物流與產業備份。

1)各省重點提及的產業有三類:一是正在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如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低空經濟等;二是提前布局的未來產業,如人形機器人、類腦智能、合成生物等;三是有望實現改造升級的傳統產業。值得注意的是,21個省級單位將“人工智能+”其列入2025年重點工作的產業方向。

2)半數以上省份提及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

3)部分中西部省份政府工作報告提及布局建設國家战略腹地和產業備份(四川、貴州、寧夏、山西、湖南、江西)。

5、風險提示:外部環境變化超預期,內部政策節奏後移。

注:本文來自國泰君安發布的《從地方兩會看不一樣的“开門紅”》,報告分析師:黃汝南、劉姜楓、汪浩、韓朝輝、張劍宇

本訂閱號不是國泰君安證券研究報告發布平台。本訂閱號所載內容均來自於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已正式發布的研究報告,如需了解詳細的證券研究信息,請具體參見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發布的完整報告。本訂閱號推送的信息僅限完整報告發布當日有效,發布日後推送的信息受限於相關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確或者失效的,本訂閱號不承擔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義務,後續更新信息以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正式發布的研究報告爲准。

本訂閱號所載內容僅面向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服務籤約客戶。因本資料暫時無法設置訪問限制,根據《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的要求,若您並非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服務籤約客戶,爲控制投資風險,還請取消關注,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請諒解。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閱號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咨詢並謹慎決策。國泰君安證券及本訂閱號運營團隊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訂閱號所載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本訂閱號所載內容版權僅爲國泰君安證券所有。任何機構和個人未經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轉載、刊登、發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權行爲給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責任的權利。



標題:從地方兩會看不一樣的“开門紅”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179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