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神到!明天AI概念發紅包?
A股港股春節休假這幾天,全球市場過得熱熱鬧鬧。
自DeepSeek橫空出世嚇得美股周一大跌以來,隨着科技股財報陸續揭露,市場也在慢慢修復。在國產最強大模型的加持下,疊加春節臨近,中概股迎來了全线爆發。
1月30日,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大漲4.33%,創下該中概股指數自去年12月9日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其中,阿裏巴巴大漲超6%,其在大年初一公布的Qwen2.5-Max模型,在多項基准測試中得分超越OpenAI、Meta、DeepSeek的旗艦模型。
此兩大熱點在熱推和激烈討論中,不僅使市場更加確定了對於中國大模型崛起的認可,也意味着國內的AI產業鏈在假期回歸後,又將迎來更加激烈的熱炒行情。
明天,港股市場重新开市,AI產業鏈很可能要給大家發紅包了。
01
中國AI正在重塑全球AIGC技術路线和產業格局。
不僅是DeepSeek和阿裏在推出強大的AI大模型,中國還有大量科技巨頭在默默發力。
據華爲雲官方公衆號2月1日消息,國產大模型雲服務平台SiliconCloud(硅基流動)和華爲雲團隊聯合首發並上线基於華爲雲昇騰雲服務的DeepSeekR1/V3推理服務,Web端/手機端均可用,價格非常便宜,春節期間還打折。
這波漲勢表明,國產先進大模型高性價比的特徵不僅衝擊了美國AI大模型的壟斷地位,而且對中國資產的信心和情緒具有明顯的提振作用。
其次,开源AI技術越來越被大公司認可。
據英偉達官網最新消息,爲了幫助开發人員安全地試驗這些功能並構建自己的專用代理,6710億參數的DeepSeek-R1模型現已作爲NVIDIA NIM微服務預覽版在Build.nvidia.com上提供。本周四,微軟表示也已在Azure AI Foundry和 GitHub上的模型目錄中提供DeepSeek R1,雲巨頭亞馬遜馬上跟進。
作爲开源AI生態的推動者,Meta是美股7巨頭裏爲數不多的受益標的,公司去年四季度業績再度暴漲,收入同比增長21%,淨利潤大幅增長49%,均大超分析師預期。
扎克伯格重申了此前在社交媒體上宣布的2024財年追加600億—650億美元資本投資的計劃,並強調2025年將是“AI的決定性一年”。他指出,DeepSeek的突破不會改變公司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
他在內部動員會上表示,DeepSeek在基礎設施優化方面取得了“新穎的進展”,並指出這些創新已經公开發表,Meta可以學習並實施相關方法,從而受益。公司的目標是,到2025年底,實現一個達成10億用戶的"高度智能和個性化"的數字助理。
其他巨頭股價還是不約而同的遭到業績影響,財報顯示,微軟智能雲部門營收增速低於市場預期,上周微軟跌超6%。
而微軟的小老弟Open AI這幾天面臨着不小壓力,自己的領先優勢被一步步瓦解,況且競爭對手能夠提供更低成本的推理服務,現在自己代表的閉源生態被用戶嗤之以鼻。
於是在年初二,Open AI終於站了出來,正式上线競品推理模型o3-mini,並首次向免費用戶开放推理模型,明擺着就是被DeepSeek逼急了。但盡管性能上進行了優化,價格相較DeepSeek依然貴出天際。
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Open AI的閉源生態策略似乎正在動搖。CEO奧特曼在隨後的Reddit“有問必答”活動中罕見公开反思,“在开源權重AI模型這個問題上,(個人認爲)我們站在了歷史錯誤的一邊”,並表示將重新思考OpenAI的开源策略。
31號晚,國內AI產品分析平台AI產品榜發布的數據顯示,上线18天的DeepSeek日活已經達到1500萬,ChatGPT過1500萬花了244天,DeepSeek增速是ChatGPT的13倍。
一年以前甚至難以想象,國產AI會給一直以來試圖以閉源技術和先進芯片壟斷AI行業的美國,帶來翻天覆地的震撼,對整個行業也產生了全方位、深層次的影響。
當我們能以更低的推理成本使用性能更好的模型時,可以預見的是,如同前幾年GPT問世,AI能力每一次的迭代將帶來範圍更大的產業升級機會。
而這,也將意味着巨大的投資機會。
02
在美股市場,由於DeepSeek顛覆性的成本優勢,使得此前以“高投入、高算力”爲核心的研發路徑受到重新動搖,導致英偉達、博通、甲骨文、美光科技等美股AI上遊硬件巨頭一度出現罕見大跌。
但在國內,情況反而有很大不同。
可以預見,隨着更多下遊企業和开發者能以超低的成本使用先進的AI技術,中國的AI產業鏈從上遊的硬件和中遊的算法、數據資源,到下遊應用和商業化場景,都將迎來磅礴的發展紅利。
比如算力基建方向,實際上,資金對於英偉達、博通、台積電等上遊硬件巨頭出現越跌越买的情況,就是基於對未來算力基建需求的堅定看好。
據數據提供商Vandatrack的統計,本周前兩天,散戶投資者對英偉達股票的淨买入額達到了驚人的9億美元。其中,周一的淨买入額高達5.62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周二則爲3.6億美元。他們把英偉達股價下跌視爲“傑文斯悖論帶來的买入機會”。也就是說,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反而可能增加其總消耗量。
Grok創始人曾總結過,過去60年,每10年計算成本降低約1000倍,但人們的購买量增加了10萬倍,總支出反而增長了100倍。未來仍然是AI算力需求規模增長帶來的利潤遠大於算力單位成本驟降(降價但增量更多)。
國內算力芯片等產業鏈基礎設施的市場邏輯也同樣如此,甚至國產替代的邏輯能得到更有力的驗證。因爲以DeepSeek爲代表的中國大模型的崛起意味着我們不必完全依賴美國先進高端的AI芯片(不用再卷英偉達的高端芯片)也能造出可以媲美美國科技巨頭的大模型。
這方向,利好爲國內科技巨頭提供國產AI芯片制造商、網絡通信設施、AI服務器集群、機櫃資源、液冷系統以及相關的軟件和服務等上遊企業。
還有數據要素方向(AI語料、傳媒、數據安全、數據存儲系統等板塊),因爲算力優化需要大量優質數據,帶動數據標注、數據清洗、數據安全等數據服務產業的興起,同時AI 與雲計算、物聯網、5G 等技術的融合,爲數據要素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和技術支持,促進數據要素與其他產業的深度融合,這裏面一直都會有足夠故事可以講。
馬斯克說過:“數據就是新的黃金!因爲爲AI注入生命的是數據和元數據,它們向模型描述數據--就像我們的氧氣一樣。未來的財富取決於我們的數據。”
最明確的投資機會在AI應用端,包括軟件和硬件。去年以來,AI智能硬件如人形機器人、智能穿戴設備(AI 眼鏡、智能手表、智能耳機等)已經得到市場的充分追捧。
但還有很多概念方向還尚待市場的發掘。比如還沒有得到關注的AIPC/AI手機,隨着AI模型的優化,像PC和手機這些端側設備AI計算能力將得到提升,接下來就有可能迎來加速更新換代紅利。
比如AI廣告服務商。參考美股AI廣告巨頭Applovin,由於通過AI賦能廣告業務的智能投放(精准受衆定位/投放策略優化/預測性投放)和客戶服務與管理,確實做到了幫助廣告主以更低的成本實現更好投入回報比的廣告效果。得益於此,該公司在過去兩年股價增長了數十倍,市值一度超過1500億美元,成爲最核心的AI紅利受益者之一。
國內的與抖音、騰訊、快手、阿裏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巨頭有廣告業務的技術合作商,仍有炒作的空間。
類似的機會,還有無人機、智能家居、AI 辦公軟件、AI教育,等等。
03
尾聲
總的來說,在DeepSeek的巨大熱度之下,下周國產AI產業鏈大爆發已經是一個高度確定的事情。
但也要注意到,從AI大模型的成功,到下遊應用市場的真正打开並形成足夠的市場規模,還需不少的時間。
不少機構也傾向認爲AI端側的真正形成規模化市場,對企業帶來明顯業績貢獻,至少要在2026年之後。所以目前這些概念可能會被市場熱烈追捧炒作,但也注意到股價過度炒作的風險。
同時,近期由於特朗普不斷揮舞關稅大棒也確實較大程度引發市場的動蕩和不安,美股在周五尾盤出現由漲轉跌,類似的情況已經發生了不止一次,後續也會繼續出現,A股港股市場到時候肯定也會多少受到影響,所以即使AI產業鏈的確定性很高,也要注意外部風險。(全文完)
標題:財神到!明天AI概念發紅包?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89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