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9月政策組合拳中,證監會推出“並購6條”全方位支持上市企業並購,包括通過並購向新質生產力方向升級、支持新質生產力企業補鏈、支持傳統企業提升產業集中度等。

考慮IPO要求趨嚴,未來並購重組或爲A股重要資產流入市場方式和企業融資方式,後續還可能迎來並購潮、並購行情等。

展望未來哪些企業更有可能參與並購?一要有並購的能力,二還要有並購的動力。

並購能力:

1)有政策端支持:新質生產力方向行業、科創板(“科創板八條”明確支持)、央國企(國企改革重要一環)更受支持;

2)有背景:央國企受益國家布局战略新興產業,同時也更易收到具體政策和資金端支持;

3)有資金:資產規模足夠、現金足夠的公司,更有資金實力參與並購;

4)有運營能力:企業運轉較好的公司,更有能力去並購其他企業並實現逐步消化,不然並購後也難以運營維持。

並購需求:考慮並購的另一個選項是企業本身自己擴張,選擇通過並購而非自己發展培育業務可能是時間有限或者當前能力相對不突出。具體看有3方面:

1)需要擴充規模:科技企業培育新業務不一定夠快,爲快速提升企業競爭力,可能考慮通過直接並購來提升自身的產品线種類、鋪設渠道线等。

2)需要提升盈利能力:ROE不高的企業,如果想要短期提升盈利能力,可能考慮並購高ROE項目或公司。

3)需要高成長/新增長點:舊業務可能增長潛力有限、當前增速不高的企業,可能考慮並購更有前景的項目來提升企業增長和活力,包括企業如果需要轉型可能考慮先跨界並購相關方向企業或項目。

結合上一輪並購潮(2013-2018年)的歷史經驗,TMT+醫藥、企業規模或能力中等的公司更有可能並購,一定程度驗證上述假設:

1)行業看,TMT+醫藥企業的並購比例更高,年度並購數量/行業所有公司比例一度逼近20%;2013-2016年定增並購案例中,TMT+醫藥企業佔到1/3以上。

2)淨資產看,定增並購公司的中等規模和大規模佔比高於基准。

3)ROE看,定增並購公司的ROE中等比例的佔比高於基准。

4)營收和盈利增速看,定增並購公司的營收增速中等、盈利增速中等的佔比高於基准。

基於上述假設和歷史經驗,我們構建了並購前景多維評價體系,來評判科技醫藥企業並購潛在可能,並選擇高分企業構建潛在並購標的池(見圖11):1)科創板標的打1分;2)央企打1分,地方國企打0.5分;3)淨資產規模中等打1分(15-40億元),規模大打0.5分(40+億元);4)現金比例高打1分(25+%);5)ROE中等打1分(5-15%),高打0.5分(15+%);6)營收CAGR中等打1分(5-30%),高打0.5分(30+%);7)盈利CAGR中等打1分(5-30%),高打0.5分(30+%)。

另外,我們跟蹤了梳理了10月以來上市公司新增並購(包括非定增並購),其中進行規模過億並購有陽光電源、中遠海能、通富微電等13家企業(見圖12)。

風險提示:1)海外貨幣政策變動超預期;2)海外景氣變化超預期;3)海外產業政策變化超預期;4)國內政策變化超預期;5)歷史經驗失效等。


注:文中報告節選自財通證券研究所已公开發布研究報告《並購企業的財務特徵如何--並購系列研究1》;報告分析師 :李美岑  SAC執業證書編號:S0160521120002、 張日升  SAC執業證書編號:S0160522030001、張洲馳  SAC執業證書編號:S0160524070004



標題:並購企業的財務特徵如何?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6021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