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關稅加徵情況落地,短期重回內需視角
報告導讀:關稅落地,短期轉口貿易壓力增加,投資角度建議重回內需。
摘要:
投資建議:四條投資主线,1)全板塊角度考量,首要推薦內需鏈條的企業;2)短期對美風險敞口較低的企業;3)短期雖對美有出口,但通過墨西哥轉口貿易規避的企業;4)長期考慮到企業競爭力及全球調整能力。
關稅加徵幅度高於預期,預計短期出口訂單增速回落。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對貿易夥伴設立10%的“最低基准關稅”,將對與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徵收個性化的對等更高關稅。對於加拿大和墨西哥,符合USMCA的商品將繼續徵收0%的關稅。
4月4日,中國宣布對美國進口關稅的反制措施,對美進口產品加徵34%關稅。2024年下半年至今,我國家電出口增速整體維持着相對高速的增長。隨着本輪4月初的關稅加徵政策落地,考慮到海外庫存處於不低的水平且關稅仍有較大不確定性,預計美國進口商會暫時觀望,短期或減少進口下單。
對於後期美國進口商是否能恢復向中國企業大規模下單,我們認爲主要取決於以下幾點因素:1)後續能否在兩國談判的基礎上降低關稅稅率;
2)美國的整體消費者需求能否保持。在高關稅的基礎上,考慮到現有產品利潤率無法消化,不排除品牌廠和進口商向終端消費者較大幅度漲價傳導。在美國消費者收入沒有大幅提升的背景下,會進一步縮減开支,而家電作爲可選消費品,面臨短期需求衰退的可能性;
3)即使廠商們考慮美國制造業回流以解決終極關稅矛盾的問題,但考慮到新建產能需要一定的建設周期,且企業端在關稅政策不確定的背景下,在全球各國調整生產計劃也需要周期,因此預計廠商也會暫緩部分新建產能以等待關稅政策全面穩定之後再做決策;
4)關稅套利的空間大幅縮小。家電重要轉口貿易與生產基地,越南&泰國此輪也加徵高關稅,考慮到當地工廠的生產效率與制造成本與中國本土仍有差異,至此關稅套利空間基本已無,當然不排除東南亞各國後續可通過談判降低關稅稅率;
5)從競爭格局角度,日韓家電企業在生產布局上也跟目前中國企業類似,大量在中國、東南亞和墨西哥,成本問題具有共性,因此大概率對美定價普漲。
在美國本土或墨西哥擁有產能的企業短期受影響較小。如海信視像對美出口的產品可在墨西哥生產;TCL電子公司全球產能布局完善,可靈活應對調整。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風險、貿易摩擦所帶來的出口企業利潤表現不及預期。
標題:家電:關稅加徵情況落地,短期重回內需視角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0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