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上市公司呈和科技(688625.SH)的一紙收購公告,揭开了新材料領域又一重要產業整合的序幕。

4月8日晚間,呈和科技公告稱,公司及關聯方擬以現金方式收購蕪湖映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映日科技”)不低於51%的股權,標的公司100%股權的整體估值達18億元。

經初步測算,本次交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預計將在6個月內披露交易預案。這場跨領域並購不僅折射出國產材料企業的突圍路徑,更凸顯科創板公司通過資本運作加速產業鏈布局的战略意圖。


從IPO撤退到18億賣身


根據公告披露的交易細節,呈和科技擬以全現金方式收購映日科技前四大股東張兵、天津美泰真空技術有限公司、羅永春及蕪湖映鑫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持有的合計53.04%股權中的不低於51%份額。

按照18億元整體估值計算,交易對價不低於9.1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9月末,呈和科技账面貨幣資金爲4.71億元,流動資產12.54億元,存在一定資金缺口。

市場推測公司可能通過分期支付或引入外部融資完成交割。交易方案顯示,標的公司2021年淨利潤已達8407萬元,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08億元,其估值相較三年前IPO申報時的21億元預期估值折價約14%,或與顯示面板行業周期性波動相關。

作爲本次並購的核心標的,映日科技堪稱國產濺射靶材領域的隱形冠軍。

這家成立於2015年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注於高性能濺射靶材研發生產,產品覆蓋陶瓷化合物、金屬/非金屬單質及合金靶材,主要應用於京東方、華星光電等面板巨頭的TFT-LCD高世代线。

財務數據顯示,2019-2021年其營收從1.13億元躍升至3.15億元,淨利潤由1235萬元增長至8407萬元,2022年上半年營收2.08億元中顯示面板應用佔比高達88%。

然而,這家曾於2022年4月衝擊創業板的企業,在經歷兩輪問詢涉及實控人認定、關聯交易等核心問題後,最終選擇撤回IPO申請,轉而通過並購尋求發展突破。


能否破局行業分化?


此次並購的战略價值在於產業鏈的深度協同。呈和科技作爲高分子材料助劑細分領域龍頭,主營成核劑、合成水滑石等產品,2024年實現營收8.82億元、淨利潤2.5億元,其技術儲備與映日科技的蒸鍍材料業務在化學合成工藝上高度契合。

縱觀濺射靶材行業格局,市場分化態勢日益顯著。龍頭企業江豐電子憑借半導體靶材優勢,2024年淨利潤預增40%-65%,市值穩居170億元高位;而部分企業受面板行業產能過剩衝擊,業績承壓明顯。以歐萊新材爲例,其2024年淨利潤同比下降44%,主因靶材降價及出貨量下滑。

在此背景下,映日科技選擇"曲线上市",既規避了獨立IPO的不確定性,又通過產業協同打开新的增長空間。值得關注的是,標的公司客戶集中度過高、蒸鍍材料產業化進度等歷史遺留問題,仍可能對並購後的整合效果產生影響。

資本市場的即時反應印證了投資者對此次並購的期待。公告披露前兩個交易日,呈和科技股價累計上漲12%,市值攀升至62億元,動態市盈率約25倍。

但潛在風險不容忽視,現金收購對上市公司現金流形成的壓力、顯示面板行業的強周期性波動,以及兩家公司在管理架構、技術路线上的融合難度,都將考驗並購方案的成色。特別是映日科技在IPO問詢中暴露的關聯交易問題,是否會在盡調階段引發估值調整,成爲影響交易落地的關鍵變量。



標題:18億跨界並購落子,呈和科技擬控股映日科技,標的曾IPO未果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997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