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觀點

受政策發力影響,本周債市大幅下跌10年國債和30年國債利率分別大幅上行12.8bps和19.8bps至2.17%和2.35%,呈現暴跌行情。而周五利率債的下跌已經蔓延至信用債領域,甚至短債也开始上升。我們此前對政策變化的節奏和力度並未有充分的估計,因而並未預見到此次下跌。但在市場下跌之後,我們嘗試重新審視市場變化與邏輯,以對後市作出判斷。

本周這種急速下跌較爲罕見,從過去幾次來看,如此快速的下跌之後利率往往會震蕩或有所回落,雖然這次依然存在不確定性,但這能提供經驗意義上的參考。由於本周一到周五,10年和30年國債分別出現了13.3和20.8bps的大幅上升,我們回顧了2012年以來10年和30年國債在4個交易日裏調整幅度大於此次的幾次債市變化可以看到,與過往幾次相比,本次在調整前利率並未有上升勢能的蓄積期,而是直接开始攀升,顯示本次調整更爲突然。而另一方面,過往幾次利率在大幅上升之後,均呈現出利率階段性回落或平穩震蕩的狀況。除2022年11月利率在快速上升之後震蕩之外,其余幾次,利率在4個交易日內超過這次上升幅度之後,在後續階段均小幅回落。顯示經驗來看,利率快速調整後階段性持續力度存疑。沒有兩片同樣的樹葉,歷史可以參考,但並不會重復。特別是當前政策大轉變的環境之下,歷史經驗並不是得出結論的充分條件。我們更需要結合當前的市場和政策環境來進行分析。

首先,對於市場自身的負反饋贖回壓力來看,目前並未呈現出很大壓力,但節後需要繼續觀察。由於此次市場調整非常迅速,機構贖回壓力尚未明顯體現。同時,考慮到長假期間有一定的票息收益,因而節前目前來看尚未呈現出明顯的贖回壓力。但在市場大幅調整之後,節後贖回壓力如何演繹,需要繼續觀察。而對於在股市大漲環境下贖回固收類產品購买權益類產品的擔憂,由於兩者投資者風格並不一致,所以不一定會出現大規模的轉移。2014-2015年牛市期間股票類基金規模大漲,但固收類基金規模也並未下降。關鍵還是固收類產品自身的負反饋壓力下的風險。今年8月債券基金份額實際上已經开始回落,8月減少3841億份,顯著高於季節性。顯示此前市場震蕩已經开始導致基金規模回撤。後續風險繼續觀察。

其次,對於股債之間蹺蹺板來看,短期或存在衝擊,中期依然需要基本面支撐。股債蹺蹺板並非總是成立。相對來說,如果是基本面變化驅動,則一般會呈現出股債蹺蹺板,這主要是由於企業盈利和利率之間正相關。但如果是資金面驅動,即寬松的流動性驅動,則往往會出現股債雙牛的格局,這是因爲流動性的寬松會同時提升股市估值,並降低債券利率。因此關鍵在於當前政策對後續基本面的傳導情況,這是中期決定股債雙牛還是股債蹺蹺板的關鍵。

再次,對於基本面來說,企穩需要低利率的支撐。此前並未發生過利率先上升而經濟企穩的狀況。雖然我們對政策給予較高的預期,但從中期來看,經濟的企穩依然需要低利率的支撐。如果從PMI與債券利率關系來看,並未出現過利率大幅回升,而經濟开始企穩的情況。因爲利率的上升本身就對經濟有抑制作用,即使是長端利率,也會有影響。長端利率上升之後,長端融資成本會隨之上升,特別是債券市場融資成本的上升,會抑制相應的融資需求。債券融資與債券利率之間有較高的負相關關系,顯示利率上升並不利於經濟企穩。

最後,政策見效與經濟企穩依然需要全社會融資成本的下行,特別是貸款利率下行,這將提升債券相對於貸款的性價比,進而帶動債券利率下行。當前刺激政策見效需要全社會融資成本下行,因爲利率調整的成效是更爲顯著的。以目前近400萬億左右的社融存量計算,50bps的下降將產生2萬億的付息支出減少。反之,對應幅度的利率上升則可能導致收縮的效果。因而在其他政策發力情況下,需要全社會融資成本持續下行。而貸款等利率的下行將有效提升債券的性價比。今年2季度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已經下降至3.68%,如果考慮到9月份LPR調降20bps,則3季度貸款利率可能降至3.48%或更低。簡單考慮1.56%的不良,貸款綜合收益都可能在2%以下,更不用加入稅收和資本佔用成本。這意味着債券相對更具備性價比。因而中期資金依然會繼續增加債券配置。

從中期來看,當前長債已經調整至較高水平,但短期風險並未落地,建議短期防守,等待增配機會。無論是從穩定經濟需要的利率角度,還是從全社會融資成本下行環境下債券性價比的角度,當前長債利率已經調整至較高水平。但這並不意味着短期風險解除。短期考慮到政策不斷加碼落地,以及市場情緒的持續發酵,市場依然存在風險。同時,在利率大幅下跌之後,節後是否會再度發生贖回潮依然有待進一步觀察。因此,我們建議短期防守。如果後續財政政策未出現大幅超預期,考慮到基本面反映依然需要時間,因而在市場平穩之後,我們認爲將迎來債券配置機會。

風險提示:風險偏好變化超預期;貨幣政策超預期;外部不確定性超預期。

報告正文

本周債市大幅下跌。受政策發力影響,本周債市大幅下跌,10年國債和30年國債利率分別大幅上行12.8bps和19.8bps至2.17%和2.35%,特別是後四個交易日,兩者分別上升13.3和20.8bps,呈現暴跌行情。而周五利率債的下跌已經蔓延至信用債領域,甚至短債也开始上升,降息和資金寬松並未改變短端下跌態勢。1年AAA存單周五上升1.5bps至1.87%,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我們此前對政策變化的節奏和力度並未有充分的估計,因而並未預見到此次下跌。但在市場下跌之後,重新審視市場變化與邏輯,對後續應對更爲重要。

本周這種急速下跌較爲罕見,從過去幾次來看,如此快速的下跌之後利率往往會震蕩或有所回落,雖然這次依然存在不確定性,但這能提供經驗意義上的參考。由於本周一到周五,10年和30年國債分別出現了13.3和20.8bps的大幅上升,我們回顧了2012年以來10年和30年國債在4個交易日裏調整幅度大於此次的幾次債市變化,分別是2013年11月、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同時,2022年11月債市調整雖然沒有的達到此幅度,但由於是離目前最近的一次調整,所以我們也放到對比範圍內。這幾次均具有各自特徵,例如2013年11月是由於資金收緊,2014年12月是降息之後股市牛市开啓,2016年則是基本面和監管大的轉變开始,2022年則是政策轉變催生贖回潮。

可以看到,與過往幾次相比,本次在調整前利率並未有上升勢能的蓄積期,而是直接开始攀升,顯示本次調整更爲突然。而另一方面,過往幾次利率在大幅上升之後,均呈現出利率階段性回落或平穩震蕩的狀況。除2022年11月利率在快速上升之後震蕩之外,其余幾次,利率在4個交易日內超過這次上升幅度之後,在後續階段均小幅回落。顯示經驗來看,利率快速調整後階段性持續力度存疑。

沒有兩片同樣的樹葉,歷史可以參考,但並不會重復。特別是當前政策大轉變的環境之下,歷史經驗並不是得出結論的充分條件。我們更需要結合當前的市場和政策環境來進行分析。在政策大的轉變之後,目前市場關鍵取決於兩個因素,從市場自身來看,是否會發生資產下跌導致的負反饋贖回風險,進而導致債市螺旋式下跌;而從政策和經濟需要來看,穩定經濟實現增長目標,是否一定意味着當前利率大幅上升,或者利率大幅上升對經濟影響如何。

首先,對於市場自身的負反饋贖回壓力來看,目前並未呈現出很大壓力,但節後需要繼續觀察。由於此次市場調整非常迅速,機構贖回壓力尚未明顯體現。同時,考慮到長假期間有一定的票息收益,因而節前目前來看尚未呈現出明顯的贖回壓力。但在市場大幅調整之後,節後贖回壓力如何演繹,需要繼續觀察。而對於在股市大漲環境下贖回固收類產品購买權益類產品的擔憂,由於兩者投資者風格並不一致,所以不一定會出現大規模的轉移。2014-2015年牛市期間股票類基金規模大漲,但固收類基金規模也並未下降,從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穩定在3000億左右的規模。顯示權益類和固收類產品替代性並不是很強。關鍵還是固收類產品自身的負反饋壓力下的風險。2022年那波贖回潮中債券型公募基金份額從9月至次年1月,累計減少1.04億份。而今年8月債券基金份額實際上已經开始回落,8月減少3841億份,顯著高於季節性。顯示此前市場震蕩已經开始導致基金規模回撤。後續風險繼續觀察。

其次,對於股債之間蹺蹺板來看,短期或存在衝擊,中期依然需要基本面支撐。股債蹺蹺板並非總是成立。相對來說,如果是基本面變化驅動,則一般會呈現出股債蹺蹺板,這主要是由於企業盈利和利率之間正相關。但如果是資金面驅動,即寬松的流動性驅動,則往往會出現股債雙牛的格局,這是因爲流動性的寬松會同時提升股市估值,並降低債券利率。從今年政策來看,主要是貨幣政策寬松,降息降准落地等都是帶動流動性寬松的政策,因而更可能是股債雙牛,而非股債蹺蹺板。因此,股市的上漲並非對債市利空,從資金分流來看,主流投資債市的資金也難以大幅進入股票市場。

再次,對於基本面來說,企穩需要低利率的支撐。此前並未發生過利率先上升而經濟企穩的狀況。雖然我們對政策給予較高的預期,但從中期來看,經濟的企穩依然需要低利率的支撐。如果從PMI與債券利率關系來看,並未出現過利率大幅回升,而經濟开始企穩的情況。因爲利率的上升本身就對經濟有抑制作用,即使是長端利率,也會有影響。長端利率上升之後,長端融資成本會隨之上升,特別是債券市場融資成本的上升,會抑制相應的融資需求。債券融資與債券利率之間有較高的負相關關系,顯示利率上升並不利於經濟企穩。

最後,政策見效與經濟企穩依然需要全社會融資成本的下行,特別是貸款利率下行,這將提升債券相對於貸款的性價比,進而帶動債券利率下行。當前刺激政策見效需要全社會融資成本下行,因爲利率調整的成效是更爲顯著的。以目前近400萬億左右的社融存量計算,50bps的下降將產生2萬億的付息支出減少。反之,對應幅度的利率上升則可能導致收縮的效果。因而在其他政策發力情況下,需要全社會融資成本持續下行。而貸款等利率的下行將有效提升債券的性價比。今年2季度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已經下降至3.68%,如果考慮到9月份LPR調降20bps,則3季度貸款利率可能降至3.48%或更低。簡單考慮1.56%的不良,貸款綜合收益都可能在2%以下,更不用加入稅收和資本佔用成本。這意味着債券相對更具備性價比。因而中期資金依然會繼續增加債券配置。

從中期來看,當前長債已經調整至較高水平,但短期風險並未落地,建議短期防守,等待增配機會。無論是從穩定經濟需要的利率角度,還是從全社會融資成本下行環境下債券性價比的角度,當前長債利率已經調整至較高水平。但這並不意味着短期風險解除。短期考慮到政策不斷加碼落地,以及市場情緒的持續發酵,市場依然存在風險。同時,在利率大幅下跌之後,節後是否會再度發生贖回潮依然有待進一步觀察。因此,我們建議短期防守。如果後續財政政策未出現大幅超預期,考慮到基本面反映依然需要時間,因而在市場平穩之後,我們認爲將迎來債券配置機會。

風險提示:

風險偏好變化超預期;貨幣政策超預期;外部不確定性超預期。

注:本文節選自國盛證券研究所於2024年9月29日發布的研報債市大跌後的再審視》,楊業偉 S0680520050001 



標題:債市大跌後的再審視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5217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