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鋼鐵行業有望進入“供給側改革3.0”
預計 2025年是中國鋼鐵行業的拐點年份。2025年Q1有望成爲鋼鐵行業長期業績拐點。隨着行業改革的深入,產能產量的持續性削減將勢在必行。供應端有望帶來產量超預期收縮。同時隨着鋼鐵行業“推進整合重組,推動落後低效產能退出”的持續推進,預計產業鏈利潤將持續進行再分配,而鋼鐵行業將在再分配中受益。中信證券認爲當前在估值底部和產業即將持續利潤再分配的階段是鋼鐵行業的黃金配置時期。維持鋼鐵行業“強於大市”評級。
▍2025年Q1有望成爲鋼鐵行業長期業績拐點。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5年Q1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5093.6億元,同比增長0.8%。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總額75.1億元,成爲繼2022年Q1後首個盈利的一季度。今年一季度鋼鐵企業效益逐步改善,重點鋼鐵企業營業成本同比下降9.6%,鋼材產品平均銷售利潤率同比上升0.67個百分點。此外,鋼材產品的結構持續優化,一季度,建築用鋼筋產量4811萬噸,下降了2.9%;用於制造領域的特厚板、中板、塗層板、鍍層板產量同比增長都超過了10%,合計產量3884萬噸;粗鋼的產量基本保持穩定,全國粗鋼產量2.59億噸,同比微增0.6%。
▍供給側改革是鋼鐵行業進入減量化階段後的重要政策保障。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4月18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一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在回應新華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當前,我國鋼鐵行業運行總體平穩,進入“減量提質”發展的新階段。國務院總理李強2月10日主持召开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化解重點產業結構性矛盾政策措施。會議指出,要堅持從供需兩側發力,標本兼治化解重點產業結構性矛盾等問題,促進產業健康發展和提質升級。要優化產業布局、強化標准引領、推進整合重組,推動落後低效產能退出,增加高端產能供給。要優化市場監管,加強行業自律,共同維護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秩序。鋼鐵行業屬於典型的過剩行業,而受制於我國鋼鐵規模龐大,在經歷了2015後10年整合期後,再進一步整合的難度也在加大。“推進整合重組,推動落後低效產能退出”是鋼鐵行業的當務之急。而要達到這樣的成果,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鋼鐵行業有望進入“供給側改革3.0”。
▍《鋼鐵行業規範條件》促進行業有理有據進行產能產量淘汰升級。
《鋼鐵行業規範條件》自2010年首次發布以來,歷經2012年、2015年及2024年的三次修訂。《鋼鐵行業規範條件(2025年版)》於今年2月份發布,對鋼鐵企業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根據文件內容,從指標體系來看,新規範細分爲6項一級指標和20項二級指標,涵蓋依法依規經營、工藝裝備、環境保護、資源消耗、安全生產和質量管理等方面。尤爲需要關注的是提出企業需要符合基本要求:依法依規开展生產經營活動,不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爲,未列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維護行業自律。此文件的發布爲行業未來的產能產量淘汰升級提供了規則和依據。
▍產業鏈利潤再分配已經進入進行時。
黑色產業主要分爲煤焦鋼礦四個核心部分。其中煤炭和鐵礦因爲是上遊資源品,整體集中度高,對產業議價能力強,長期佔據絕對的利潤佔比,根據統計,兩者產業利潤佔比常年超過100%,也就意味着焦炭和鋼鐵這兩個產成品行業常年處在虧損狀態。一季度开始產業鏈的分配格局开始發生變化,煤炭、鐵礦的產業鏈利潤佔比下降至91%,焦炭和鋼鐵進入微利時代。隨着鋼鐵行業“推進整合重組,推動落後低效產能退出”的持續推進,預計產業鏈利潤將持續進行再分配,而鋼鐵行業將在再分配中受益。
▍風險因素:
原材料價格波動過大,政策落地不及預期,需求受關稅影響而下行,宏觀經濟增速承壓。
▍投資策略:
預計 2025年是中國鋼鐵行業的拐點年份。需求端雖然受到海外關稅等衝擊,但是隨着國內地產和財政刺激政策的出台,地產與基建用鋼需求有望止跌,考慮到制造業和出口端的整體韌性,預計 2025 年將出現鋼鐵需求弱復蘇的情況,鋼鐵總需求體仍然維持韌性特徵。而隨着行業改革的深入,鋼鐵產能產量的持續性削減將勢在必行,供應端有望帶來產量超預期收縮。中信證券認爲當前在估值底部和產業即將持續利潤再分配的階段是鋼鐵行業的黃金配置時期。維持鋼鐵行業“強於大市”評級。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5年4月28日發布的《鋼鐵行業景氣度盤點—鋼鐵行業有望進入“供給側改革3.0”》報告,分析師:唐川林 S1010519060002
標題:中信證券:鋼鐵行業有望進入“供給側改革3.0”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6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