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健保治療限制,讓弱勢癌病友的治療權益獲得更多的關注!
(由左至右)蔡麗娟副執行長、賴俊良理事長、林裕清主任、楊慕華部主任共同呼籲,弱勢癌治療落後國際將近5年,盼健保接軌國際,點亮癌友希望。(圖/現場提供)
台灣臨牀腫瘤醫學會及台灣癌症基金會共同替弱勢癌的治療請命,籲提升健保抗癌力,接軌國際治療,照亮台灣的國際醫療學術地位
癌症連續41年蟬聯台灣國人第一大死因,每年癌症新發生人數更是持續上升,平均不到5分鐘就會有1人罹癌,平均每10分鐘就有1人死於癌症。樂見政府搭上國際抗癌列車,近年來加強癌症篩檢的投入,然而,在治療上,健保卻存在資源分配不均的窘境,台灣臨牀腫瘤醫學會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兩大團體今(13日)指,健保現給付的癌症治療規範無法符合現今標準,已產生一群「弱勢癌」患者,他們的一線治療還停留在20年前的化學治療處方,不僅與國際治療趨勢不同,更可能折損台灣醫療學術的國際地位。醫界與病友團體共同呼籲,健保的癌症治療應接軌國際,提升抗癌力讓弱勢癌病友的治療權益獲得更多關注。
知道有創新療法卻用不起,治療弱勢癌絕非特例
健保給付與國際趨勢脫鉤,肺鱗癌還在用20年前傳統化療 晚期肺鱗癌五年存活率僅肺腺癌三分之一,約半數患者活不過一年
肺癌為台灣「新國病」,不僅蟬聯19年國人頭號奪命腫瘤,更有超過半數在確診時已為晚期、不適合手術者,使創新治療成為續命關鍵。嘉義長庚胸腔科主任林裕清指出,肺癌的健保創新藥物資源分配不均等,根據健保署109年健保藥費統計,整體肺癌藥費支出中,免疫藥物僅佔癌症藥品的5%,但本土研究顯示,有近37%的肺癌患者適用癌症免疫藥物或癌症免疫藥物合併化療,換言之,能夠使用健保給付的癌症免疫藥物,對癌友而言就像「中樂透」,每8人約只有1名幸運兒能用到,而健保分配不均的情況,讓醫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影響臨牀治療品質。
林裕清進一步說明,肺鱗癌與肺腺癌為台灣兩大常見肺癌,然而,這兩種型別在目前健保給付,卻有截然不同的治療命運。就肺腺癌來看,過去六年來存活率顯著成長,而肺鱗癌卻只能原地踏步,且統計指出兩者五年存活率落差更高達3倍!治療資源落差可能讓肺腺癌和肺鱗癌的患者走向不同命運,相較肺腺癌擁有數十種健保創新藥物資源,健保給付的肺鱗癌第一線治療仍停留在20年前的傳統化學治療,使約半數患者存活期不到一年。事實上,肺鱗癌並非沒有治療可用,林強調,根據國外研究發現,癌症免疫藥物合併化療的五年存活率為18.4%,相較於傳統化療只有9.7%,科學證實癌症免疫藥物有助提升晚期肺鱗癌患者之五年存活率達近2倍,因此台灣晚期肺癌藥物治療共識、美國癌症治療指引皆建議將癌症免疫藥物合併化療作為晚期肺鱗癌的第一線治療,可惜台灣健保的給付仍與國際不符,一旦患者不適用標靶藥物或無法負擔自費療程,臨牀醫師將難施力。
標題:突破健保治療限制,讓弱勢癌病友的治療權益獲得更多的關注!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42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