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補降意味着什么
核心觀點
根據金融界的報道,4月以來,已有超過30家銀行下調存款利率。這一調整實質上是去年第二輪大行存款利率下調的補降,或預示着由大行引導的新一輪存款掛牌利率下調已在路上,也爲進一步降息打开空間。疊加經濟基本面的表現,寬貨幣預期升溫。
對債市投資者而言,建議更多關注存款利率調降帶來的信用利差收窄的機會。而利率債的下行空間相對有限,建議保留一些謹慎,可以採取更偏防守的啞鈴型策略。展望未來,利率債下行空間打开需要關注信貸投放表現、經濟復蘇節奏、外部環境變化等因素,而如果降息預期落地、穩增長政策加力、中美談判重啓,則利率債可能遭遇較大擾動。
報告正文
存款利率補降意味着什么
根據金融界的報道,4月以來,已有超過30家銀行下調存款利率,結構上以中小銀行爲主,調整類別以3年期、5年期產品爲主,調降後多數銀行存款產品的利率已低於2%。本次下調是否是新一輪存款降息、LPR降息的前奏?投資者可關注債市的哪些機會?本文將進行分析。
1.1 寬貨幣預期升溫
這一調整實質上是去年第二輪大行存款利率下調的補降,或預示着由大行引導的新一輪存款掛牌利率下調已在路上。從歷史經驗來看,2023年以來,每一輪存款降息均由國有大行率先發起,並在中小行大量跟進後啓動新一輪調整(表1)。
而大行下調存款利率,往往與LPR降息同步。2023年以來的五次LPR調整,普遍與大行存款利率調降同步,原因在於,近年來銀行淨息差不斷壓縮,需要同步調整資產端和負債端利率,以減輕銀行的盈利壓力。因此,大行新一輪存款降息的預期,也爲進一步降息打开空間。
另一方面,從經濟基本面的角度看,寬貨幣的必要性也有所提升。當前部分宏觀經濟數據仍處於偏弱狀態:CPI同比連續兩個月爲負值,二手房市場以價換量的特徵持續。疊加外部關稅政策給我國經濟帶來的不確定性,寬貨幣仍有必要性。4月6日人民日報發文,對貨幣政策的表述由前期的“擇機降准降息”(據中國人民銀行官網),變更爲“隨時可以出台降准降息政策”,也進一步提升了寬貨幣的預期。
1.2 債市可關注哪些機會
一方面,就目前來看,利率債的下行空間或已相對有限。具體而言:
①交易盤對降息預期交易或已較爲充分。從本周數據來看,基金、農金社等主要交易機構的參與積極性有所下降,淨买入量以及淨賣出量絕對額有所減少,利率出現“下不動”的情況。
②配置盤方面,大行負債端仍維持緊張狀態,配債需求存在不確定性。3月大行新增負債3.6萬億元,同比增加832億元,主要是大量發行同業存單、商金債等金融債券所致,而存款,尤其是同業存款的同比規模仍然有明顯減少,同業存款回流仍然需要時間,對利率債的需求與信貸投放密切相關,存在不確定性。
③此外,我們推測4月末的政治局會議可能會在地產、消費等方面出台更多增量政策,也會對利率債造成擾動。
④如果降息落地,之後的追漲空間也相對有限,反而會成爲階段性止盈的窗口。復盤近年來的歷次降息,在前期降息交易較爲充分的情況下,降息落地後,收益率往往出現迅速回調。特別是近年來隨着債市交易速度、反應速度提升,利率債的追漲窗口期有縮短的趨勢,有時甚至僅有1個交易日、或者降息當天就已經充分消化降息利多因素。只有在央行超市場預期降息時,收益率才會有相對更大幅度的下行,例如2023年8月和2024年7月。
另一方面,信用債的機會相對更具確定性。參考過往幾輪存款利率下調,廣義資管對信用債,尤其是1-3Y的品種需求增加,往往導致3Y信用債利差收窄。
因此,整體而言,建議更多關注信用利差收窄的機會。而利率債的下行空間相對有限,建議保留一些謹慎,可以採取更偏防守的啞鈴型策略。展望未來,利率債下行空間打开需要關注信貸投放表現、經濟復蘇節奏、外部環境變化等因素,而如果降息預期落地、穩增長政策加力、中美談判重啓,則利率債可能遭遇較大擾動。
風險提示:相關結論主要基於過往數據計算所得,不能完全預測未來;報告採用的樣本數據有限,存在樣本不足以代表整體市場的風險,且數據處理統計方式可能存在誤差;中國央行貨幣政策不及預期;金融監管超預期;利率波動風險;通脹超預期;信貸超預期;流動性波動超預期;匯率波動超預期;債券存在違約風險。
注:本文爲國海證券2025年4月21日研究報告《存款利率補降意味着什么》,報告分析師:靳毅 SAC編號:S0350517100001、劉 暢 SAC編號:S0350524090005
標題:存款利率補降意味着什么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