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級槓杆!
一季度整體數據落地,存款增加了。
消費成績單的背後
4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一季度金融整體數據。
數據顯示,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了12.99萬億,其中住戶存款增加了9.22萬億,貸款增加了9.78萬億。
存款增加額度比貸款整體增加額度多了3萬多億,說明70%多都是大家的存款,沒有去消費;
但貸款增加額度中,住戶貸款只增加了1.04萬億,企事業單位的貸款增加了8.66萬億。
這說明新增約89.37%貸款是企事業單位貢獻,個人貸款只約佔10.6%。
這個數據是一季度整個金融消費的成績單,並且還是銀行搶着給大家放貸卷出來的成績。
可以說是史上最強刺激貸款版本。
銀行隔三岔五的貸款電話,低息閃電放貸短信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頻繁。
個別銀行甚至卷出了高度,只要在當地繳納一年的社保,就能辦理“社保貸”,最長期限5年,最高額度30萬,年化利率2.16%,若貸款8萬,5年的貸款總利息才8640元。
而這份成績單的背景是,3月中旬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下發《關於發展消費金融助力提振消費的通知》對個人消費貸款自主支付的金額上限階段性從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用於個人消費的貸款期限階段性延長至不超過7年,且明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簡化客戶需提供的貸款用途證明材料;
3月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則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大金融助企穩崗擴崗力度的通知》提升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授信額度至5000萬,對個人最高授信額度提至1000萬元。
但今年一季度與去年一季度相比,貸款總額同比增加0.32萬億,住戶貸款增加同比少增0.29萬億,其中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918億元,而存款總額同比增加1.75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同比增加0.66萬億元。
但現在在這種級別的金融消費提振支持下住戶存款增加,貸款總額略增,與購房相關的中長期貸款少增,而住戶存款則同比增加。
說明,金融消費提振支持確實刺激了一部分貸款新增,但當下居民消費信心是仍然有所欠缺。
而貸款新增的部分,其中一部分也不排除是“借新還舊”帶來的。
所以刺激消費這條路,還有很長。
鼓勵槓杆
消費貸款利率低至這種水平,若按過去大家貸款的使用途徑,多少都會有一部分人會用來置換利息更高的房貸。
要知道,目前全國房貸利率水平在3%~3.5%左右,即使是公積金利率5年以上也橫在了2.85%,即使是前兩年已經降過利率的經營貸,利率也比眼下的各種這就意味着,金融層面是在鼓勵大家借更多的錢,以時間換空間,加更多的槓杆。
也爲曾經過去,高位站崗利率的群體,提供一絲喘息的機會,直接或者間接刺激大家消費。
最明顯的,這幾年上車樓市的群體,不少已經到了壓力的邊緣。
比如前海網紅盤的業主,2020年花了2320萬的代價上車前海月亮灣大道東側的瑧山海家園190平大戶型。
但小區3月27日成交一套189.02平戶型最新成交總價約2050萬,折合單價約10.81萬/平。
算上業主三年多的房貸利息約220萬,1.5%契稅約35萬,轉經營貸後3%的一年利息58萬以及一年的租金收益22萬,账面已經浮虧583萬,並且4年後經營貸到期,還有144萬支出。
(來源:網絡平台)
業主表示心態有點崩了,對2029年,也就是4年後經營貸到期產生了迷茫。
所以,銀行推出那么多低利息貸款,即使無法全部用於置換房貸,也爲這些曾經高利率高稈上車的群體提供減壓的空間。
而在各個互聯網平台上,不乏一些計劃利用低利息消費貸置換房貸的聲音,也有消費者已經採取了“借短還長”的策略,減輕負擔——
但這樣的做法,對消費群體而言,存在一定的風險。
據華夏時報報道,理論上存在一定套利空間,但銀行有權提前收回貸款資金。
並且銀行也有資金往來檢測系統,若借款人出現其他徵信逾期記錄或短期負債增加異常,就有可能會被銀行進行檢測,觸發銀行提前收回貸款或凍結額度。
但如今买房進入大宗消費時代,“更好滿足住房消費需求”被寫入《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的大宗消費更新升級行動中,那么买房被定位爲住房消費,也應屬於消費行爲。
標題:史詩級槓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1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