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關稅認定以制造地爲准,半導體兩條投資邏輯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明確關稅以晶圓流片工廠所在地認定原產地,因此對於美國晶圓廠制造的芯片需加徵反制關稅,在此背景下國內模擬芯片企業直接受益。不過我們認爲關稅只是直接影響因素,更深層次還是中美貿易战背景下自主可控重要性提升。建議關注低國產化率環節,以及本土晶圓制造環節。
▍事件: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於4月11日發布通知稱,根據海關總署的相關規定,集成電路以流片地認定爲原產地,無論已封裝或未封裝,進口報關時的原產地以“晶圓流片工廠”所在地進行申報。
▍近期市場對關稅加徵時芯片原產地判定討論較多,目前關稅認定通用以制造地爲准。
我國和美國的原產地認定原則一致,以最後完成實質性改變的國家(地區)爲准,實質性改變以稅則歸類改變爲基本標准,稅則歸類變化以四位數級稅目歸類變化爲准。從 8542.1 未封裝晶圓變爲 8542.3 已封裝芯片,HS編碼都是8542,不算發生實質性改變。因此,我國進口芯片反制關稅加徵與否的核心是看芯片晶圓制造是否在美國。
▍在此背景下模擬芯片直接受益,不過我們認爲關稅只是直接影響因素,更深層次還是中美貿易战背景下自主可控重要性再次提升,更多板塊有望受益,重點半導體領域兩條投資邏輯:
投資邏輯一:關注低國產化率環節,尤其是海外龍頭是美系廠商的細分領域。根據我們梳理,CPU/GPU/FPGA/高端存儲/模擬/部分設備/設備零部件等細分領域目前國產化率尚低,其中CPU/GPU/FPGA/模擬均是美系廠商主導。若考慮關稅影響,目前在美國有晶圓廠的包括了TI、Intel、Micron、ON Semi、Microchip、NXP、Qorvo、ADI等,模擬芯片板塊受益更直接,確定性也更強;中期維度,建議關注更多低國產化率賽道的細分龍頭。
投資邏輯二:China for China+本土化制造必要性提升,關注制造。我國晶圓制造廠商有望受益於在地化生產需求,海外大廠爲避免關稅影響,布局中國業務時可能更多採用Local for local生產策略,爲本土制造企業帶來增量需求。對國內芯片而言,制造本土化必要性增強。
▍風險因素:貿易限制超預期加碼,全球宏觀經濟低迷風險,下遊需求不及預期,國產化推進不及預期,匯率大幅波動等。
▍投資策略。
4月初美國對我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而我國亦宣布對原產美國的所有商品加徵關稅以應對。我國半導體產業國產替代正穩步推進,美國半導體進口關稅的增加有利於已實現技術突破的細分領域加速實現份額提升或盈利能力改善,尤其是海外龍頭以美系廠商爲主且國產化率尚低的環節,建議關注模擬芯片領域;中期維度,建議關注更多低國產化率賽道的細分龍頭;晶圓制造廠商有望受益於在地化生產需求,自主可控重要性提升。
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當日發布的《晨會》報告,分析師:徐濤 王子源 夏胤磊
標題:中信證券:關稅認定以制造地爲准,半導體兩條投資邏輯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1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