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互加關稅導致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悲觀情緒過後,建議關注長期產業鏈調整帶來的潛在機遇,重點關注自主可控產業鏈和民族品牌出海(非美)以及配套產業鏈兩大方向。

中美互加關稅且局勢愈演愈烈,產業趨勢出現新變化。

復盤來看,4月2日,美國宣布加徵對等關稅;4月4日,中國宣布反制,同樣對美加徵34%關稅;4月7日,特朗普宣傳若中國不取消加徵關稅,將於9日對中國再加徵50%關稅;中方表示將奉陪到底。在此背景下,市場避險情緒濃厚,最近三個交易日電子板塊跌幅約15%。若後續談判進展不順利,美國與中國或全球對抗升級,原有的全球化國際分工合作模式預計會受到影響,會帶來長期產業趨勢的變化,其中自主可控+民族品牌拓展非美市場兩個趨勢尤其值得重視。

重點關注方向一:自主可控重要性再度提升,關注卡脖子環節。

參考上一輪中美貿易摩擦,當時自主可控重要地位顯著提升,以半導體爲代表的卡脖子賽道开啓國產替代加速之路。中信證券認爲,在當前時點,自主可控繼續成爲重要且緊迫的任務,短期模擬芯片方向最受益(參考前期外發報告《新一輪關稅對半導體行業影響幾何》),長周期維度下低國產化率細分賽道均有望受益。另外,中信證券預計受益於科技強國趨勢,科技產業領域會出現更多自上而下的資源整合趨勢,加速解決卡脖子問題。

重點關注方向二:中國民族品牌積極拓展在美國以外市場,並帶動相關產業鏈。

爲解決需求問題,中信證券認爲未來中國民族品牌出海,拓展美國以外的市場仍是大勢所趨,配合民族品牌出海的全球化布局的供應鏈龍頭中長期也有望受益於品牌端格局洗牌趨勢,同時受益於國內高效率的成本優勢。

風險因素:

關稅等貿易限制進一步加碼,全球宏觀經濟低迷風險,下遊需求不及預期,國產化推進不及預期,匯率大幅波動等。

投資建議:

中美互加關稅導致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悲觀情緒過後,建議關注長期產業趨勢變化帶來的機遇,重點關注自主可控產業鏈和民族品牌出海(非美)以及配套產業鏈。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當日發布的《晨會》報告,分析師:徐濤S1010517080003;雷俊成S1010520050003;夏胤磊S1010521080005;王子源S1010521090002;程子盈S1010523030002



標題:中信證券:悲觀情緒將過,關注自主可控和民族品牌長期機遇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9985.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