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11年,螞蟻醫療AI全景圖浮出水面
大模型落地的浪潮中,又一大廠以獨特的生態化路徑悄然構建起醫療AI新範式。
近期,螞蟻集團聯手華爲、阿裏雲等企業推出了面向醫院端的醫療全棧AI解決方案,醫療機構僅需一鍵接入螞蟻醫療大模型一體機設備,即可完成國產算力、醫療大模型、AI訓推一體的私有化部署,並選配相應的上層智能體應用。
同時螞蟻還一並披露了針對醫生、用戶兩端的AI產品升級:面向好大夫在线29萬注冊醫生,發布AI醫生助手系列工具;服務用戶的健康應用“AI健康管家”也推出智能思考、健康自測等十余項新功能。
至此,依托支付寶平台與自研醫療大模型,螞蟻“三端一體”布局醫療領域的全景圖首度對外,也成爲國內首批將AI全面應用於醫療機構、醫生、用戶三大場景的互聯網平台之一。
平台企業深入行業、長线投入甚至實現多方聯手,使得醫療AI的發展空間和速度將更值得期待。
01
大模型驅動醫療服務升級
隨着大模型技術持續突破,尤其DeepSeek大幅降低算力、算法門檻,使得AI醫療再次迎來新變局。
在國內,醫療行業對AI技術的需求同樣迫切——去年底,國家衛健委等機構聯合發布的《衛生健康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參考指引》就明確了84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
更值得關注的是,華爲、騰訊、螞蟻等巨頭正相繼入場。
早前,騰訊健康着力推動DeepSeek與混元大模型的融合,持續探索推動醫療行業的智能化轉型。3月初,華爲剛剛組建醫療衛生軍團,重點推動醫療大模型在臨牀場景的應用,隨後便選擇與螞蟻集團合作推進大模型一體機。
而從螞蟻醫療的三大AI產品同步升級來看,充分整合了百余生態夥伴之力,集各方所長,完成了以醫療大模型爲基礎的“三端一體”战略布局,步子邁得更加深遠。
具體而言:
面向機構:醫院端大模型一體機全棧式解決方案、並在應用層助力醫療機構創新,如與浙江衛健委合作國內首款省級AI健康應用“安診兒”;
面向醫生:好大夫發布包括AI科普、AI病歷、AI科研等AI醫生助手系列工具,助力醫生“醫教研”;
面向患者用戶:推出“AI健康管家”,提供找醫生、讀報告、問診等剛需日常醫療健康服務。
密集的部署背後,是螞蟻醫療AI基於大模型技術進行的一系列能力开放,通過不同的服務入口實現AI技術Inside,並形成技術與應用迭代、螞蟻與行業共建的正向循環。
比如,剛剛發布的“醫療大模型一體機”全棧解決方案,讓醫療機構以高靈活性、低成本獲取三甲醫院級別的AI能力。目前浙江省人民醫院、北京中醫醫院、上海中醫醫院、杭州醫保局、迪安診斷等已成爲首批接入的7家醫療機構。與此同時,近百家傳統醫療HIS、醫療設備、醫療診斷等行業夥伴也將通過適配一體機,向醫院提供相應的智能體應用,更快地參與大模型應用落地。
爲什么螞蟻醫療AI的發展路线有所不同?
02
螞蟻11年築基:
從互聯網醫療到AI醫療
追溯支付寶從數字支付走向數字服務的歷史,不難看出,螞蟻在醫療領域已經有長達11年的摸索和沉澱。
醫療是一個慢行業,AI作用於各類復雜的醫療場景,同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大模型在醫療領域的落地,離不开數字化階段的積累。
2014年,廣州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率先开通支付寶掛號及繳費,拉开了全國數字化醫療的序幕。
11年過去,支付寶已成爲國內最大的醫保支付服務平台及一站式醫療健康服務平台:超7億人用支付寶看病买藥刷醫保;超過300個城市、3500家醫院通過支付寶給患者提供线上掛號、在线繳費、報告查詢等服務。
大模型不是一切,但它能真正智能地調用現有一切服務。而這些服務都藏在國民級產品所覆蓋的萬千復雜場景裏。
正因如此,AI要解決落地應用最後三公裏的問題,已經鏈接數億用戶與數千家醫療機構的支付寶,是最合適的土壤。
長期積累使得螞蟻更能准確識別醫療場景痛點,也能在大模型時代更快一步清晰明確“醫療AI”的打法。2023年,螞蟻已經堅持並明確 “AI First”战略下優先探索醫療、金融等嚴肅領域,整合資源解決醫療數據孤島、隱私安全等關鍵問題,爲AI技術在醫療行業的規模化應用提供了安全保障。
其中,在MedBench醫療大模型評測中,螞蟻集團推出的醫療大模型也獲得醫學知識問答等多項第一,展現了領先的醫學思維推理與多模態交互能力。相關數據顯示,基於螞蟻醫療大模型推出的“AI科研助手”,可將醫生的文獻檢索效率提升80%。
在安全性上,螞蟻醫療大模型集合了螞蟻集團在隱私安全風控方面的技術優勢,並在數據使用的去標識化方面遵循安全隱私標准。從去年7月推出以來,還面向行業开放了配套的“可信一體機+可信雲”解決方案,保障數據隱私與算力效率,爲醫院、醫療機構提供可靠的本地部署與數據保護支持。
從2023年开始進軍醫療AI領域,除了投入垂直領域大模型技術研發外,在AI應用層面同樣進展迅速。
公开資料顯示,其與浙江衛健委聯合推出全國首個省級官方AI健康應用“安診兒”,已累計服務近3000萬人次,覆蓋浙江省內1000余家醫療機構。去年7月,與國內頭部三家醫院、權威醫療機構成立AI醫療創新應用“聯盟”以來,螞蟻醫療健康已與各地衛健委、醫保局、醫院、醫生合作研發了近百個醫生智能體,在完成對好大夫在线收購後,雙方在AI輔助醫生工作方面开展探索,推出“AI科普助手”等系列產品。
截至目前,螞蟻醫療大模型已經成爲業內應用場景最豐富、與醫療機構、醫生、醫院共建最深的垂類大模型之一。
螞蟻一系列產業鏈整合動作,是對大模型落地可行性的一種有效探索。而這也或將成爲未來行業發展競爭焦點所在。RK Invest預測,到2030年,生態型醫療AI企業將使全球醫療資源利用率提升25%,從而節約醫療成本超1.2萬億美元。
我們認爲,螞蟻集團醫療AI的技術开放模式,恰爲這一趨勢提供了實踐樣本——通過开放生態,螞蟻已吸引近百家合作夥伴,形成“技術共享、數據互通、場景共建”的良性循環,爲未來醫療AI的規模化落地奠定基礎。
然而,醫療AI落地極具復雜性,更需要頭部平台型企業介入共建,螞蟻、騰訊、華爲等入局AI醫療正是水到渠成。可以預見,伴隨中國醫療AI創新應用規模化落地,將爲行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推動醫療AI從概念走向增長。(全文完)
標題:慢跑11年,螞蟻醫療AI全景圖浮出水面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5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