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近期,一年存單利率(ps:我們視之爲影子政策利率)繼續上行,已經實際有效突破了2%的關口,來到了2.03%附近

對於這個現象,很多投資者並不理解,因爲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貨幣政策的定調是“適度寬松”

根源在於,其背後有一個分歧點:適度寬松的主體是誰,是銀行間流動性,還是實體經濟的流動性??

在我們討論流動性問題時,有一個不加檢驗的假設,銀行間流動性的寬松必然導致實體經濟流動性的增長然而,這個假設是錯的。

如上圖所示,雖然2023-2024兩年一年存單利率趨勢性向下,但是,國內的M2增速卻持續下滑

一些人把這個現象歸結爲“實體經濟更差”,他們的解釋是,經濟狀況實在是太差了,以至於政策利率的下行沒能對衝掉經濟的下行,所以,M2增速表現爲大幅下滑。

事實上,還有一個更加顯然的解釋:政策利率的下滑導致M2增速的下滑


銀行高息攬儲的故事


乍一看“政策利率下滑導致M2增速下降”這個解釋有些不靠譜,但是,一旦我們把它代入A、B兩家銀行競爭存款的場景,結論是一目了然的。

如上圖所示,商業銀行B對其存款利率加息,但是,商業銀行A保持其存款利率不變。於是,一些客戶會進行存款搬家,並且這個行爲還會導致兩家銀行資產端發生變動:

1、准備金從A移動到B;

2、指標考核的壓力使得A被迫拋售部分資產;

3、兜兜轉轉,B接過了A拋售的資產;

因此,B提高存款利率但A按兵不動會導致如下變化:B的資產負債表擴張,A的資產負債表收縮

如果我們把兩家銀行想象成兩個國家,那么,降低政策利率抑制M2增速就沒有那么奇怪了。

即便資本账戶存在一定的限制,但是,“跨國的存款搬家”還有很多途徑,譬如,通過貿易账戶的種種操作。

如上圖所示,2023-2024年中國商業銀行總體資產負債表的增速是不斷下滑的,從高點的10.70%下滑到5.83%

放到AB兩家銀行的場景裏,這個現象其實很好解釋,B銀行在提高存款利率但是A銀行在降低存款利率,因此,A銀行資產負債表擴張的速度放緩了。更進一步,我們還能解釋爲什么微觀體感差——M2增速放緩微觀體感不可能好。


存量視角和增量視角的差異


回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貨幣政策的表述,如果“適度寬松”指的是M2增速有較大提高,譬如,提升至10%+

那么,我們就有兩個不同的選擇,一個是提高政策利率,讓海外的M2回來;一個是降低貸款利率,擴張財政和信貸,派生出更多的M2。

如上圖所示,前者是存量視角,提高政策利率r讓屬於中國的M2從海外回來;後者是增量視角,通過寬信用和寬財政兩個手段派生新的屬於中國的M2。

因此,天天期待“降准降息”的投資者所追逐的是增量路徑——降低貸款利率刺激新增信貸所以,他們不假思索地把“銀行間流動性”和“實體經濟流動性”捆綁在一塊。

不幸的是,存量邏輯和增量邏輯是衝突的,前者要求提高政策利率,後者要求降低政策利率,否則,銀行受不了。那么,我們該偏向於哪一邊呢??看存量M2的規模

如上圖所示,中國的M2規模已經來到了309萬億的規模,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增速波動個1%就是3.1萬億,相當於2024年GDP135萬億的2.30%。

換言之,如果M2增速從當下的7%上升至10%,即增速增加3%,變動規模相當於GDP規模的6.9%

總的來說,我們的M2基數太大了,提高政策利率r會帶來大規模的跨境資本流動,從而對中國經濟增速產生巨大的影響。

相反,基於增量的思路太過迂回了,我們需要借助具體項目才能批信貸或者政府开支。如果沒有具體項目,盲目地降准降息,我們只會得到資金空轉。

當我們理解了“存量邏輯”,就容易理解“存單利率的上行”和“適度寬松”之間的關系了:

1、適度寬松指的是M2增速要提高;

2、存單利率上行是要引導海外的M2回流;


房貸利率和防通脹


那么,中國的信貸利率還有可能進一步下行嗎??我認爲,概率極低還沒有买房的剛需盤朋友需要把握好這個低信貸利率的窗口期,未來信貸利率只會越來越高

以房地產市場爲例,當政策利率r下行時,國內的熱錢出海,樓市萎靡;與此同時,信貸利率也很低,這時候买房的客戶基本上都是剛需客戶,投機客戶會保持觀望

不難發現,央行的這套體系十分精巧,當增量邏輯爲主的時候,政策利率r驅逐熱錢,壓制房價使得銀行可以把信貸精准地投放給真正有需要的人。

一旦該买房的人都买了,央行就不等那些猶猶豫豫的觀望者了,他們會提高政策利率r,放熱錢回來

在這種情況下,央行還會繼續保持低信貸利率么??不會了,他們會隨着熱錢的回流逐步提高信貸利率,提前去防備通脹

說實話,這套機制十分迂回,所以,很多普通人都在納悶:LPR利率一降再降,各種限制措施都被取消了,爲什么房價還不漲?原因就在於,熱錢被政府臨時性地驅趕到海外了。

一旦熱錢回流,房價就漲了。熱錢怎么回流?提高政策利率r!

事實上,我們的政府是真心實意地爲了人民,政府不驅趕熱錢,人民怎么可能低成本地买到房子??相應的,這份好意也只有信任政府的人才能拿到。

如果一個有真實住房需求的人現在還在擔心房價下跌,還在不斷地吹毛求疵,那么,有問題的是他們自己,政府已經做了該做的所有事情了。一旦政府开啓了存量邏輯,信貸利率就不可能再降低了,因爲要防通脹。


結束語


絕大部分人都承認中國的制造業實力很強,但是,很多人都低估了中國貨幣政策在國際上的地位

回到A、B銀行那個比喻,在什么情況下,A銀行會在B銀行加息的情況下降息,容忍自己的存款外流呢??在A銀行的鐵杆客戶比B銀行多得多的情況下

在這種情況下,A銀行會鼓動自己的鐵杆客戶去對家“薅羊毛”,這樣會讓自己贏兩次。

很多人對中美的看法還停留在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然而,現實已經改變了太多了。

截至今年一月份,美國M2佔中國M2的比率只有48.81%,這還是美元比較強勢的情況下,一旦美元走弱,這個比率只會更低。

那么,問題來了,是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R影響力更大,還是中國的一年存單利率r影響力更大??

黃金的回答是r,因爲R保持高位,但是,黃金的價格已經上天了。

納斯達克的回答也是r,如上圖所示,進入2023年之後納斯達克指數和一年存單利率保持了詭異的相關性

所以,不要膚淺地看待中國的貨幣政策。

中國的貨幣政策早已走向世界,當你只局限在中國本土來分析中國的貨幣政策時,你已經離題萬裏了,因爲,你骨子裏還是覺得我們是二十年前的小卡拉米。

因此,那些看衰中國,看多30y債券,眼巴巴地等降准降息的人注定被一直打臉,因爲這幫人把中國看得實在是太扁了。

ps:數據來自wind,圖片來自網絡



標題:中國的政策利率和跨國資本流動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0275.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