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是一種簡單而又經久不衰的交通工具,它不僅價格低、靈活便捷,還環保、健身。

疫情期間,大家對戶外活動興趣大增的時候,全球自行車銷量曾一度暴增,2021年全球自行車零售規模達到4084億元,這也使許多自行車廠商受益。

中國內地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車生產基地,佔全球產量的50%以上,如今已有賣自行車的公司衝擊上市。

格隆匯獲悉,近期,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行科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香港主板掛牌上市,中信建投國際爲其獨家保薦人。按2023年零售量計算,大行科工在中國內地及全球折疊自行車行業均位居首位。

招股書顯示,大行科工的注冊辦事處位於深圳寶安區,由韓德瑋博士於1982年創立。本次發行前,韓德瑋直接持有大行科工88.56%股份。

韓德瑋現年83歲,爲大行品牌創辦人、董事長兼總經理。韓德瑋於1960年代赴美攻讀高等教育課程,並於1973年在美國南加州大學獲得物理博士學位。在踏入折疊自行車行業前,韓德瑋專注於雷射的研發,後來創立大行科工,並一直擔任高級管理層,如今他在自行車制造業擁有逾40年業務管理經驗。

值得注意的是,大行科工在2022年宣派股息2350萬元(佔同期淨利潤的70%以上),並已在2023年支付;2024年1月和5月又分別宣派股息每股0.21元及每股0.56元予股東,截止2024年9月底已支付1800萬元,而這些錢大部分都進了大股東的口袋。

本次申請上市,大行科工擬募集資金用於生產系統現代化及擴大運營規模,強化經銷網絡及策略性品牌發展,用於加強研發能力,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如今的自行車生意好做嗎?不妨通過大行科工來探究一番。


01

9個月賣出超17萬輛自行車,海外銷售佔比下滑

自行車一般可分爲折疊自行車、電助力自行車、公路自行車、山地自行車等類型。

其中,折疊自行車小巧便攜,在設計上配備折疊機能,能減少體積,方便存放搬運,可以輕松存放在汽車後備箱、辦公室等狹小空間,很適合城市生活。

大行科工以長青車型P8等暢銷產品爲基石,加上新开發的車款,打造出一個全方位的自行車產品陣容。其產品組合已從折疊自行車發展到其他自行車類型,包括公路自行車、登山自行車、兒童自行車、電助力自行車。截至2024年9月底,大行科工提供超過70款自行車車型。

圖片來源於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2024年1-9月(簡稱“報告期”),大行科工90%以上的收入主要源於大行自行車業務;而配件、服飾及其他相關產品,以及共享360項目的許可權及特許權使用費收入佔比相對較低。

按建議零售價不同,大行科工將自行車分爲高端(5000元或以上每輛)、中端(2500元至5000元每輛)、大衆市場(低於2500元每輛),而中國內地以外的市場售價一般會更高。

其中,2024年1-9月,其中端自行車銷量超過11萬輛、每輛平均售價爲2129元,爲公司貢獻了將近70%的收入。

按價位劃分的大行自行車銷量和平均售價明細,圖片來源:招股書

業績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1-9月,大行科工的收入分別約2.54億元、3億元、3.52億元,毛利率分別爲30.7%、33.8%、33.5%,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爲3143.4萬元、3485萬元、4583.8萬元。

大行科工已建立线下线上渠道,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與國內38家經銷商合作,覆蓋超過650個零售店。同時還將线上渠道擴展至京東、天貓及抖音這些主要電商及社交媒體平台。

2024年1-9月公司有93.4%的收益來自國內銷售,其中有70.2%由經銷商渠道貢獻,可見較爲依賴第三方經銷商。盡管大行科工也通過深圳的自營线下門店,以及山姆會員商店在中國內地线下銷售產品,但收入佔比很低。

盡管公司產品已銷往東南亞、美國、歐洲等地,但海外銷售的佔比並不高,且整體呈下滑趨勢。2022年至2024年1-9月,大行科工的海外銷售佔比從22.1%降至6.6%。


02

行業競爭激烈,面臨摩托車等替代品衝擊風險

近幾年,全球自行車行業的市場規模存在一定波動,2020年受疫情影響,在社交活動受限制下,大衆對戶外體育活動興趣急增,提升了2020年及2021年的全球自行車需求,而後市場又重新回到更爲和緩的水平。

據灼識咨詢,按零售量來算,2018年至2023年,全球自行車行業的市場規模從約1.78億輛下降至1.66億輛,復合年增長率爲負1.3%;預計到2028年零售量將達到2.02億輛,2023年至2028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爲3.4%。

但由於消費者購买力和自行車平均售價的增長,使市場零售值的增速高於售出輛數。2023年全球自行車行業的市場規模爲3740億元,預計到2028年內增長至6725億元。2023年至2028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爲12.5%。

圖片來源於招股書

從全球折疊自行車行業的價值鏈來看,上遊包括原材料和部件供應,中遊爲制造加工,下遊主要是經銷、營銷和售後服務。

在經營過程中,大行科工依賴多家第三方供應商及時提供所需的原材料、部件和制成品。生產方面,則主要依靠惠州工廠進行內部生產,以及第三方OEM供應商。

報告期內,公司向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額分別佔總採購額的32.7%、42.7%及44.8%。如果供應商未能按時交貨,或供應了不合規格的產品,可能會影響公司的生產和銷售流程,導致無法履行客戶訂單或推遲新產品的上市時間。

圖片來源於招股書

競爭格局方面,據灼識咨詢資料,按2023年零售量來算,全球折疊自行車五大公司佔全球21.8%以上的市場份額,同期中國內地折疊自行車五大公司佔內地54.1%的市場份額,其中大行科工在全球及中國內地折疊自行車行業均排行第一,市場份額分別爲5.6%、21.1%。

整體而言,盡管經過多年發展,大行科工在折疊自行車領域已佔據一定地位。但全球自行車市場競爭激烈,大行科工需要在品牌認可度、產品質量與安全、經銷網絡、定價策略等多方面與對手展开競爭。

此外,作爲自行車廠商,大行科工不僅面臨着自行車同行、共享單車服務提供商的競爭,還面臨着電動摩托車、滑板車、平衡車等替代品搶佔市場份額的風險,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公司未來發展依然存在不確定性。



標題:大行科工港股IPO,上市前大手筆分紅,海外銷售佔比下滑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308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