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在創投行業裏聊起歐洲市場,多少有點“失落之地”的意思。明星投資人不在這兒,賽道主战場也不在這兒。在2023年借着半導體熱的東風,創造了全球最大IPO的英國芯片公司Arm,也被軟銀帶去了納斯達克。約翰遜到特拉斯到蘇納克,連續三屆首相接力遊說,愣是沒留住。氣得倫敦證券交易所首席執行官Julia Hoggett只能失望地向政府官員們提出建議:“英國需要在監管和市場改革議程上加快速度,包括鼓勵更多的風險投資活動,以真正意義上的驅動增長。”

不過屢战屢敗只是战績,屢敗屢战才是生活,驕傲的老歐永不服輸。2025年一开頭,歐洲的投資家們就來了一波大的:

據美國公共養老基金近日披露了一份顯示,他們決定向歐洲最大的科技投資機構Hg的最新旗艦基金Saturn 4出資1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1億元),而這只新基金的整體募資目標則鎖定在了1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75億元)。而這只規模超大的軟件基金,背後承載着“歐洲人民擁有自己Deepseek”的野望。


歐洲王者


Hg是歐洲目前最大的科技投資方,成長速度堪稱驚人。根據知名基金數據庫PEI300統計,Hg在過去五年裏共完成募資513.7億美元,這個數字哪怕摘掉“科技”這個限定詞,放在整個股權投資行業裏橫向對比,也能夠排名第10。在歐洲,僅有老牌機構殷拓(EQT)和CVC的募資規模能夠超過他們。

最新募集的這只Saturn 4也順應了這個趨勢,繼續刷新着Hg成立以來的募資記錄。甚至從募資節奏來看,Saturn 4的出現進一步上揚了這個趨勢。

據目前公开的信息,Saturn 4推出於2024年5月,迄今爲止除了开頭提到的美國公共養老基金,目前已經敲定的LP還包括瑞典養老基金Kapan Pensioner、法國老牌投行Caisse des Depots、美國保險公司ReliaStar Life Insurance,可以說距離最終關账就差臨門一腳。而此時距離Hg的上一只旗艦基金Saturn 3的募集,過去還不到兩年。

更重要的是,募集完成於2023年3月的Saturn 3還不是什么小基金,它的整體規模高達110.6億美元。而2020年完成募資的Saturn 2,整體規模更是只有50億美元——3年到1年半,從50億到120億,再考慮到Saturn系列基金的定位還清晰地鎖定在軟件服務業領域,這樣的節奏可以說用一句嘆爲觀止毫不誇張

當然,這一切都有着過硬的業績打底。在一份官方自述文章裏,Hg表示他們的騰飛裏程碑出現在2007年,當時Nic Humphries接替Ian Armitage出任CEO後,提出公司要旗幟鮮明地轉向軟件服務業,自此之後Hg的資產管理規模才开始走上了倍增的道路。portfolio裏大量諸如Access、IRIS這些軟件服務業內星光熠熠的名字,也側面證明了這一點。

Hg也因此有底氣做出績優的承諾,Saturn 4計劃將投資8-10家軟件服務業公司,重點關注那些總部設在歐洲,擁有跨國業務的公司,目標是3倍投資回報以及20-25%的IRR。作爲參考,投資期還不到一年的Saturn 3目前的IRR爲20.1%,總價值與實收比率爲1.14。


豪賭AI+軟件


但俗話說的好,已經有手表了,還要啥自行車。

即使Hg在過去五年成績彪炳,但雄心勃勃的Saturn 4募資計劃曝光後,人們還是忍不住要問“繼續兇猛擴張的底氣打哪兒來”。至少從數據上看,2024年已經是歐洲風險投資市場連續下滑的第三年,整體交易規模已經從1060億歐元萎縮到了560多億歐元,全年只出現了80起超過1億歐元的風險投資案例,下滑到了202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並且與其他市場所面臨的窘境一樣,歐洲市場目前僅有的“體面”基本就是仰仗人工智能支撐起來的:2024年歐洲最大的一筆風險投資由GreenScale創造,這是一家爲超大規模人工智能應用提供雲基礎服務的公司,他們在11月成功融資了12億歐元。第二大融資則是由自動駕駛領域的Wayve完成,軟銀在去年5月決定出資10.5億歐元,也和人工智能強相關。知名的大模型獨角獸Mistral AI也是其中的代表,他們在去年6月融資6億歐元。

你甚至可以下結論,歐洲投資者們目前只能通過人工智能賺到錢:2024年是歐洲市場退出交易回升的一年,尤其是在第二季度退出交易規模達到了149億歐元,是2022年以來的最好成績,而其中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領域是最核心的增長引擎,僅PE並購交易就創紀錄地出現了127筆,整體規模達到112億歐元,同比2023年直接實現翻番。

但俗話又說了,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齋呢?本質上都是代碼集合,都是馮·諾依曼的徒子徒孫,還有哪條賽道,比軟件更適合“AI+”呢?

2023年6月,也就是Saturn 3完成募資後的第三個月,Hg舉辦了一場由基金合夥人們與被投企業高管共同參與的研討會,主題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對超大規模軟件提供商的影響、人工智能會如何影響我們未來打造規模化的軟件公司

這場峰會最終得出了8條結論。除了第8條充滿了濃鬱的PR氣息——第8條說的是“請立即加入Hg生態,我們會給予你全方位的幫助”——其他7條建議都對人工智能表現出了極高的友善度,分別是“立刻擁抱GenAI”“立刻在公司內培養GenAI文化”“任命一位CAIO(首席人工智能官)”“保持信息的同步”“定義爲長期轉型方向”“盡快設計一套人工智能場景”“盡快將人工智能納入生產環節”。

自此之後,Hg的高層更是定期邀請人工智能領域的明星創業者、行業領導者做客他們的官方播客欄目中,討論GenAI的行業趨勢。在最新一期欄目裏,Hg管理合夥人Matthew Brockman親自擔任主持人,對談微軟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David Carmona,主題是《孵化、實驗、實施:當下AI領域內的真實商業案例》。其中來自Hg的真實案例有兩個,一個法律服務軟件Litera,另一個是建築行業服務軟件Trackunit,估值分別達到了30億美元和10億美元。

同樣在11月的一份官方博客文章中,Hg再次強調了全面擁抱GenAI的重要性,並已經體現在利潤增長上: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產品的擴展更是帶來了更強勁的增長軌跡,被投企業繼續實現了超過2%的利潤提升……盡管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基礎設施(例如機器學習運維層、ML Ops)仍在逐步成熟,且AI應用層正在努力駕馭代理式框架,試圖將其價值從副駕駛模式(與人類協作)升級爲代理模式(完全自主執行),但即使在當前早期階段,我們已看到這些代理技術有望爲單客戶帶來約2倍的收入增長這一增幅與SaaS轉型帶來的提升相當——而後者是經過多年優化後才實現的

要知道,在Pitchbook的年初的預測中,2025年歐洲能夠出現的新晉獨角獸,也基本都集中在人工智能領域。例如醫療AI領域的Huma,在去年拿到阿斯利康和拜耳的投資後,估值已經達到了9.2億歐元;智能客服領域PolyAI,目前估值已經達到了4.6億歐元。

在這種情況下,本着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原則,LP們當然有充足的理由對Hg揮舞支票,Hg也自然有充足的底氣猛踩油門,繼續加速。


神之助攻


如果再腦洞大一點,120億歐或許並不是Hg的終點。因爲在最近的一個月內,人工智能的王者們接連出現了三條大新聞:

-有傳聞稱,軟銀即將與OpenAI達成400億美元的投資協議,距離軟銀此前以“买老股”的形式15億美元投資OpenAI過去僅不到3個月;

-有傳聞稱,前OpenAI聯合創始人、知名的“奧特曼分歧者”ilya Sutskever的創業項目SSI,正在洽談一筆估值200億美元的新融資,距離SSI上一輪10億美元的融資過去不到6個月;

-在近期於巴黎舉辦的人工智能峰會上,法國公共投資銀行宣布,計劃截止到2029年,將向法國人工智能生態系統投資100億歐元,而就在這則聲明發布的數小時前,阿聯酋和法國宣布,計劃投資高達500億歐元,在法國建設一個容量高達1吉瓦的大型人工智能數據中心。

這三則消息堪稱對Hg的“神之助攻”,因爲他們的集中出現傳遞出了兩個消息:人工智能行業仍然長期處於無法自我供血”“商業模式有限的階段、人工智能對資源的消耗能力仍然被低估。包括Sam Altman也在最新的一篇博文中寫道:

“從某些方面來看,人工智能可能就像是晶體管的經濟效應——一項具有良好規模並滲透到經濟幾乎每個角落的重大科學發現,我們不太關注晶體管或晶體管公司,而其收益分布非常廣泛。但我們確實希望我們的電腦、電視、汽車、玩具等能夠創造奇跡。

世界不會一下子改變;它永遠不會改變,短期內,生活將基本保持不變,2025 年的人們將以與 2024 年相同的方式度過時間。我們仍會墜入愛河、建立家庭、在網上吵架、在大自然中遠足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Deepseek在今年年初的橫空出世,帶給了歐洲投資者們對於不同路线的的堅定信心。在2月初瑞典哥德堡舉行的GoWest投資峰會上,德國初創公司Novo AI的創始人Hemanth Mandapati表示,DeepSeek正在改變人工智能的格局,讓企業能夠以極低的成本獲得該技術,“DeepSeek的報價比過去使用的產品低了五倍,我省了很多錢,而實際體驗層面看不出有什么差別。”

歐盟政策負責人、开源人工智能开發平台Hugging Face應用研究員Lucie Aimée Kaffee更是興奮地表示,“高質量高效的人工智能模型不再是擁有龐大硬件資源的科技巨頭的專屬領域。”

這一系列氛圍鋪墊,堪稱“市場經濟特徵精華”的風險投資人們,顯然會對“軟件”這條AI愿景兌現的最短路徑抱有更多的期待吧。



標題:因爲DeepSeek,他們決定募集一只超大基金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225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