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8日,敬愛的周總理永遠地離开了我們。那一刻,舉國悲痛,人們都說,總理是爲人民累壞的。在我(劉忠揚)看來,這話千真萬確,因爲我曾親眼目睹總理那令人動容、忘我的工作勁頭。

1972年2月,乍暖還寒,總理陪同美國總統尼克松來到杭州。一抵達住地,他顧不上舟車勞頓,便立刻向我們索要杭州市區的地圖。緊接着,他認真聽取我們關於外賓警衛部署情況以及活動日程安排的匯報,還特別強調:“一定要保證外賓在杭期間的絕對安全,不能有絲毫差錯!”隨後,總理便陪同外賓外出活動。一整天,他都精神飽滿,全情投入接待工作,可那緊蹙的眉頭還是透露出了他的疲憊。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總理又參加了招待外賓的晚宴。回到住地時,已過晚上9點。本以爲總理會稍作休息,可他剛邁進房間,便立即要求我們匯報當天外賓活動的情況與問題,以及第二天的活動安排。匯報結束後,他馬上吩咐我打電話請省委領導前來談工作。這一談,便是到凌晨3點。在這漫長的時間裏,我多次前去催促總理早點休息,可他總是說省委領導的話還沒說完,再稍等一下。等到省委領導離开,我滿心以爲總理終於能休息了。然而,當我走進房間,看到的卻是總理端坐在辦公桌前,全神貫注地修改文件。我走到總理身邊,輕聲又帶着幾分心疼地再次催請他休息,他卻只是溫和地說:“等我把這份稿子修改好了就睡。”那一刻,看着總理那專注又略顯疲憊的面容,我心中滿是敬佩與心酸,這可是一位70多歲高齡的老人啊,一天的工作負荷竟是如此沉重!

展开全文

第二天清晨,我們考慮到總理昨晚工作到那么晚,爲了能讓他多睡一會兒,便有意晚叫了他一些時間。總理起牀後一看時間,發現已經超過了他規定的起牀時間,頓時神色焦急,連早飯也顧不上喫,就趕忙讓我們馬上調車出發。他還鄭重地告訴我們:“我們可以等客人,但絕不能讓客人等我們。”當時,我心急如焚,趕忙向總理說明花家山到遊船碼頭距離雖近,但不喫早飯怎么行呢?不如就在車上喫。總理稍作思考後,同意了這個提議。我們趕忙爲他盛了一小碗稀飯、兩塊黴豆腐乳、兩只小饅頭,小心翼翼地拿上汽車。我還特意叮囑司機,开車一定要穩,要緩行,生怕顛簸影響總理用餐。

那天,總理比尼克松早到了十幾分鐘。當後來大家在報紙上看到總理和尼克松悠闲地在花港散步的照片時,又有幾個人能想到,總理此前的生活節奏是如此緊張,甚至連早餐都是在疾馳的車上匆匆解決的呢?總理一生都在爲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的每一個舉動,都詮釋着對國家和人民的無限忠誠與擔當,他的精神,也永遠激勵着我們不斷前行。



標題:周總理:連早餐也是在車上喫的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086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