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大“活水”來了!

上午9時,萬衆期待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召开。

中國證監會、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开盤後,各大指數都高开,大部分個股都出現上漲。單單上午,成交額就達到9193億元,比昨天放量1779億元,超4400只個股上漲。

可以說,市場對發布會的反應是正面。

不過,午後走勢出現一定的分化,有的全日漲勢都不錯,而有的則衝高回落,顯示出受益板塊未必很均勻。

大家一定很關心,到底哪些板塊、哪些股票,才是中長期資金的真正受益方?


01資金規模有多大?


先看看證監會負責人提到的幾點關於資金的:

在現有基礎上,引導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增加A股投資規模和實際比例,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於投資A股;

未來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長10%;

推動第二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在2025年上半年落地,資金規模將不低於1000億元。

那到底是多少呢?

來看看方正金融的測算:

假設保費增速0%~10%、投資A股比例15%~30%,以新增保費測算,每年大型上市頭部保險公司的保費規模接近2.5萬億元,增量資金爲3700-8300億元;以新單保費測算,新單保費規模接近6000億元,增量資金爲1000-2200億元。

如果測算准確,增量資金規模還是不少的。當然了,真實會有多少,大家也不用猜,後續相關的信息披露即可。

在配套措施方面,《實施方案》也明確提出,對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經營績效全面實行三年以上的長周期考核,淨資產收益率當年度考核權重不高於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標權重不低於60%,實施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指標的長周期考核,推動國有商業保險公司提高投資管理能力。

目的在於解決這些公司因爲短期考核,導致的股票投資趨於短期化,難以發揮長錢作用的問題。

會上提到的一個和投資者相關的“紅利”,是引導上市公司給投資者過年發紅包,進一步穩步降低公募基金綜合費率的問題。其中2025年,預計能爲投資者節約大概450億元的費用。

雖然說不是新鮮事,而是去年“924”會議後的實施方案,但不管是資金規模,還是具體實施細節,“誠意”還是比較大的。

如此規模的增量資金入場,對股市毫無疑問是一個利好。


02哪些票會受益?


今天的市場表現,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

從三大指數的走勢看,滬指全日都是上漲的。

原因就在於,滬指是大盤藍籌股、白馬股,以及各行業龍頭股的集中地。

這些公司,正是險資、社保、養老金、公募等投資機構的重倉股。這並非祕密,而是早已公之於衆,且有跡可循。

例如保險資金,整體上偏愛大盤藍籌股。

根據2024年三季報的數據,按持倉市值排序,險資前十大重倉股中,銀行股獨佔7席,包括浦發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等。除了銀行板塊,通信、交通板塊也是險資重點持倉對象,如中國聯通、中國電信、招商公路等,是險資重倉持股對象。

而從數量上看,險資重倉股最多的10大行業,科技含量較高,其中頭5位中,電子、醫藥生物、計算機佔據3席,是當下最爲熱門的科技行業。

養老金方面,最新的數據顯示,養老金持有的股票超過180只,其中持股市值超過1億元的有103只,超過2億元的有53只,以高分紅的藍籌股爲主,持有的醫藥股較多。

社保基金方面,對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人保、交通銀行、京滬高鐵、方正證券等6家公司的重倉持股市值均超1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三季度末同時獲得社保+養老金重倉的A股共有98只,分行業來看,重倉股主要集中在醫藥生物、汽車、基礎化工、機械設備行業,分別有14股、10股、9股、9股。

高股息個股更受耐心資本青睞,社保+養老金重倉的98股中,32股近12個月股息率達到3%以上,佔總數比例接近三分之一,建發股份、高能環境、葵花藥業股息率最高,分別達到12.08%、8.5%、8.45%。

公募基金方面,重倉股前10,分別爲貴州茅台、寧德時代、中國平安、美的集團、五糧液、紫金礦業、招商銀行、騰訊控股、比亞迪、長江電力。

一般而言,中長线資金的風格較爲穩定,注重的是企業中長期的價值增加,對股價短期的波動不太敏感。

復盤歷史走勢,以上提及的中長线資金重倉股,大多股價走勢都屬於穩中有升,拉長時間看,不管是漲幅,還是分紅、回購,表現都不錯。


03長牛趨勢已成?


險資、養老金、社保等中長线資金,對於股市的影響是相對正面的。

在全球,這樣的例子很多,例如美國養老金。

美國的養老金體系,包括公共養老金、企業年金和個人退休账戶(如401(k)和IRA),是全球最大的退休金池之一,資產規模龐大,合計超過30萬億美元。

這些資金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進入股市,爲市場提供了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

例如,401(k)計劃和IRA账戶的資金大多通過投資共同基金進入股市,其中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較高。

這種長期資金的持續流入有助於推動股市的穩定上漲,尤其是在市場低迷時期,養老金的买入行爲可以提供重要支撐。

由於養老金追求長期穩定收益,其投資策略通常較爲穩健,持股周期較長,換手率較低,美股市場波動率中樞在養老金第二、三支柱普及後明顯下降。

此外,養老金偏好高股息、高ROE的優質股票,這種投資偏好也有助於穩定市場情緒。

長期資金的入市之後,也改變了美國股市的投資者結構,使機構投資者逐漸成爲市場主力。這種機構化趨勢有助於提高市場的專業性和效率,減少散戶投資者的非理性行爲,增強市場的穩定性。

同時,養老金對共同基金的投資也推動了基金行業的發展,進一步豐富了投資工具和策略。

在長期的互動中,養老金與股市之間,逐漸形成正向循環:

即養老金支持了股市的穩定增長,而股市的良好回報率,進一步提升了其對於養老金吸引力,從而讓更多的養老金進入股市。1970年代以後,養老金成爲推動美股長牛的重要力量。

養老金等長期資金的穩定流入,也增強了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

許多美國家庭通過養老金計劃間接參與到股市中,增加家庭工資以外的收入,在確保老有所養之外,也增加了日常的消費能力,支撐着以消費爲主的美國經濟實現增長。

以上,都是已被驗證過的成功經驗。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幸運的是,我們國家也正朝着這個正確方向去改革。而有了更多中長期資金的流入,A股的未來或更值得期待。

趁着此次的“東風”,投資者可以多關注一些中長线機構概念股,又或者通過指數基金的形式參與市場,如A500指數基金、滬深300指數基金。

實際上,低費率的寬基ETF,已經成爲資金抄底A股的重要通道。

例如,滬深300ETF易方達(510310),自2023年以來“吸金”超1988.28億元;A500ETF易方達(159361),自去年11月19日上市以來,資金淨流入額超138.78億元。(統計數據截至2025年1月22日)

作爲頭部機構,易方達是國內低費率先鋒。

截至2025年1月23日,易方達ETF產品有87只,旗下A500ETF易方達(159361)、滬深300ETF易方達(510310)等50只ETF全部施行市場上最低一檔的0.15%/年的管理費率、0.05%/年的托管費率。

當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爲1.63%,滬深300股息率爲3.36%,中證A500股息率爲3.09%。

看好A股長期投資機會的,不妨研究下A5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易方達等低費率寬基指數基金。


04結語


2024年9月24日,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成爲A股的重要轉折點。

發布的一系列重磅政策,成功增強了市場信心,A股迎來大反彈。短短6個交易日,滬指大漲3成。期間,還出現了史上單日交易額突破3萬億的記錄。

不過,隨後數月,A股走勢反反復復,在一些利空因素的幹擾下,市場持續調整,沒能向上突破“3600”的高位。進入2025年,更出現連續數天的下跌,滬指還一度下破“3152”的低位,投資者信心受到衝擊。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A股的韌性,在上周一觸及低位後,第二天迎來幅度頗大的反彈,滬指成功收復“3200”,至今仍維持在“3200”上方。

雖然市場仍有可能受內外形勢變化影響,存在不確定性,但隨着年初的下跌,一定程度上也提前反應了潛在利空,釋放風險,且目前不論是估值還是指數點位,都不算高,具備一定的性價比優勢。

隨着時間推移,各種不確定性因素會明朗化,或許還會經歷一些下跌,但也要看到,經濟刺激政策在發揮作用,增量資金特別是中長期資金陸續入市。

如果基本面和流動性都一步步好轉,那么新一輪反彈行情,是有機會出現的。



標題:千億增量資金真的要來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8719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