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腹脹竟是大腸癌的警訊!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1分鐘教你快速判斷。(示意圖/pixabay)

台灣有高達470萬的人口擁有腸胃問題,而常見的症狀包含脹氣,然而若經常忽略的話,可能會錯過癌症的警訊。對此,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在謝哲青、路怡珍主持的《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中分享脹氣的主因,以及消除脹氣的3種食物!

萬人腸胃亮紅燈!放屁、脹氣竟是癌症警訊

針對放屁的情況,錢政弘醫師表示一人一天正常的放屁次數大約是10~18次,放屁的產生是因為我們所攝取的碳水化合物會在腸子裡產生空氣,而屁的成分主要是由甲烷、氫氣和二氧化碳所組成,正常而言是沒有味道的,會有臭味是硫化氫所造成的,此成分大約佔氣體的1%,因此若常喫雞蛋、牛奶、大蒜、洋蔥與肉類等硫化物多的食材,就會影響放屁的味道,而喫素的人雖然放屁較無臭味,但由於碳水化合物所攝取的量大,放屁的頻率也會較多。但如果放屁有腥臭味或腐臭味,有機率是腸子有腸癌症或腸子發炎、潰瘍或出血,像是若患有大腸癌的話,放屁可能就有腥臭味。

反覆脹氣超痛苦?一張圖快速自我檢測

脹氣位置自我檢測。(圖/翻攝自YouTube)

脹氣該如何自我檢測?錢政弘醫師表示,脹氣的位置以肚臍為基準,可分為上腹部與下腹部,上腹部的脹氣通常由胃引起,伴隨的症狀有容易覺得飽,並且會在飯後30分鐘內出現,此外也會有胃食道逆流、上腹凸起和容易打嗝等現象;下腹部的脹氣則是由腸子所引起,大概於肚臍的周圍,其伴隨的症狀會有腹瀉、便祕、排便不乾淨、大便較黏或是放屁等。

至於脹氣的原因,可能有是腸道菌相失衡,有些人的腸子裡產氣的細菌特別多,不管喫什麼都會產生很多空氣,另一種情況則是小腸細菌增生,有些人可能因服用藥物或飲食不良等原因,使大腸的細菌跑入小腸,就會讓食物發酵的情況提早發生,因此會容易認為肚臍周圍的空氣多以及產生不斷打嗝的現象。



標題:50歲男放屁出現1異狀,就醫竟檢查出大腸癌!名醫一張圖自我檢測,多喫3種天然食物快速消氣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6072.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