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西自古以來就有蒸花饃的傳統

花饃不僅是極具觀賞性的傳統面食

也是具有文化內涵的民間藝術品

在鄖西逢年過節、生日壽辰等場合

都少不了蒸制這一傳統美食

來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愿

↓↓↓

爲花饃繪制彩色圖案。

扯下一小塊面團,雙手輕輕一扭一捏,用剪刀剪出嘴巴,用梳子整理出羽毛,再在腦袋上塞兩顆小紅豆,一個惟妙惟肖的喜鵲花饃作品就完成了。

“喜鵲是人們心目中的吉祥鳥,是牛郎織女的愛情使者。我們鄖西是七夕文化發源地,只要有喜事,我都愿意給人家做喜鵲花饃。”深秋,鄖西縣關防鄉沙溝村村民鄭立菊正在面點坊裏忙碌,她把做好的花饃搭上幹淨的毛巾,擺放在案板一角,“讓它發酵一會兒,再上鍋蒸熟,等到冷卻後才能上色。”

展开全文

用剪刀剪出胖頭魚花饃的胡須。

花饃,盛行於明清,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過去每逢過年等重大節日,農村都有蒸花饃的習俗。除了食用之外,還蕴含了祈福運、求平安等吉祥寓意。

57歲的鄭立菊是土生土長的沙溝人,從小她就喜歡看奶奶和媽媽做花饃,尤其是過年時,左鄰右舍湊在一起做花饃,熱鬧又喜慶。“我13歲就跟着母親學,鄰居家有事了,就去給人家幫忙。”鄭立菊說。

用自制小工具在小兔子花饃上劃出嘴巴。

鄖西花饃的制作過程十分繁瑣,和面、捏形、發酵、蒸制,每個步驟都需要精確仔細。其中的捏形工序有搓、團、捻、擀、剪、切、扎、按、捏、卷等10多道工藝,特別考驗制作者的耐心、細心和技藝。

鄭立菊性格开朗,待人熱情,左鄰右舍有大事小事,總愛找她幫廚。在做花饃之余,她還學會了繪畫和刺繡,尤其擅長繪制燈籠畫、鞋墊畫和枕頭畫。她的作品色彩明豔,富有情節,善於把群衆喜聞樂見的場景展現出來。

“我把繪畫的功底用到了做花饃上,所以做出來的花饃樣式就多一些,動物就逼真一些。”鄭立菊說,雖然做花饃費時費心費精力,但由於喜歡,她從來不覺枯燥無味。

2017年,鄭立菊全家從山上搬到沙溝村河東灣安置小區新房,她的面食手藝派上用場,在小區裏开了一間面點作坊,开始把自己的手藝發揚光大。

把發酵好的面團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形狀。

沙溝村地處鄂陝交界地帶,是遠近聞名的“網紅”景點,每年都吸引數萬名遊客前來遊玩。鄭立菊的面點造型別致、物美價廉,漸漸在當地有了不小的名氣。

“做花饃的講究可多了,和面的時候水不能多,發面時間不能太長,做造型的時候要保持力度,勁兒一大,面團就會斷。”隨着手指翻飛,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小動物出現在鄭立菊的手中。案板邊,擺放着五花八門的花饃工具,擀面杖、剪刀、刻刀、筷子,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帶齒的梳子都可成爲得心應手的工具。

勾勒“樂”字。

“有些是我自己琢磨出來的,大部分是從網上學來的。”爲了跟上時代的步伐,以前對網絡一竅不通的鄭立菊,從手機上學會了用天然果蔬給花饃提煉上色顏料,把五顏六色的面團捏制成各種形狀,鑽研老面發酵的傳統做法……一道道工序,一點點琢磨,雖然繁瑣,她卻樂在其中。通過不斷學習、慢慢摸索、加工改良,她制作的花饃在沙溝村遠近聞名。

制作玫瑰花花饃。

在孜孜奮鬥的同時,鄭立菊還注重把這個非遺項目傳承下去。只要有人來學習做花饃,她都傾囊相授。“根據規格、大小、制作難度來定價格,一般每組在80元—200元。要是手腳快的話,每天能做3組。”如今,沙溝村越來越多的人开始制作花饃。

歲歲年年,花饃在蒸騰而上的水汽中描繪着歲月的變遷,見證着越來越紅火的生活圖景。如今,花饃不只是一門手藝,它以藝術形式展現中華民族傳統的飲食文化,也從側面折射出人們心中美好的愿景和期盼。

“現在村子美了,遊客多了,村民富了,我想把好日子‘揉’進一個個面團中,讓花饃‘蒸’出幸福味。”鄭立菊笑着說。

文明十堰官方視頻號上线



標題:巧手捏花饃 “蒸”出幸福味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5744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