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假外資”規定過渡期即將結束!

最近不少投資者陸續都收到港股券商的郵件通知,限制內地投資者參與滬深股通交易的一年過渡期即將於7月24日結束,屆時內地投資者不能再通過滬深股通买入A股,所持A股可以正常賣出。


一年過渡期即將結束


實際,這是2022年7月25日就已經公布的政策,只是爲了降低影響,設置了一年的過渡期,現在是再次通告投資者。

2022年6月10日,中國證監會發布【第200號令】《關於修改〈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若幹規定〉的決定》,將十三條第一款修改爲:“投資者依法享有通過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买入的股票的權益。滬股通和深股通投資者不包括內地投資者。”

”內地投資者”是指持有中國內地身份證明文件的中國公民和在中國內地注冊的法人及非法人組織,不包括取得境外永久居留身份證明文件的中國公民。(內地身份證明文件包括境內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境外永久居留身份證明文件包括但不限於境外國家和地區頒發的永久居民卡、永久居民籤證等。)

該項規定已於2022年7月25日實行,自規則實施之日起,香港經紀商不得再爲內地投資者新开通滬深股通交易權限,並設定1年過渡期(2022年7月25日-2023年7月23日)。過渡期內,存量內地投資者可繼續通過滬深股通买賣A股。目前過渡期即將結束,2023年7月24日起,存量投資者不得再通過滬深股通主動买入A股,所持A股可繼續賣出,無持股內地投資者的交易權限由香港經紀商及時注銷。

當前,已有部分在港券商向存量投資者發送了有關提醒,消息提示稱,“新規則將於2023年7月24日正式實施,實施後,閣下的證券账戶將被限制在滬深港通北向交易中只能賣出證券,且不再接受滬深港通北向交易的买入訂單”。


“假外資”交易佔比1%左右


根據中國證監會去年發布的數據,境外內地投資者經香港參與的滬深股通北向交易,金額在整體北向交易中的佔比保持約1%,投資者數量(包括個人和機構)約有170萬名,但大部分無實際交易,近三年有北向交易的內地投資者約有3.9萬名。

據LiveReport大數據出品的《2022年香港IPO市場及二級市場白皮書》,截至2022年底,滬股通和深股通自推出後累計成交金額超過90萬億人民幣,累計超過1.7萬億人民幣海外資金淨流入內地股票市場。香港和海外投資者通過滬股通和深股通持有的內地股票總額不斷增長,由2014年底的865億元人民幣,激增至2022年底的2.2萬億元人民幣。截至2022年底,北向滬股通和深股通於2022年的日均成交額達962億元人民幣。

那么內地投資者爲什么還要借道滬深股通炒A股?對此有分析指出:

一是可以避开內地的監管。先用影子外資买入,再用內資廣大基民的錢去擡轎子,利益輸送玩老鼠倉。

二是港股槓杆倍數更高,3-5倍是常態,內地基本只有2倍左右。

三是港股融資成本低,一般年化利率僅2.5%左右(當然現在美聯儲加息周期要高一點),內地券商兩融約爲5%-7%。

這種“假外資”逃避監管和操縱市場是管理層無法容忍的,現在就是要斬斷這個通道。


影響如何?


滬股通和深股通分別於2014年和2016年推出,境外投資者可以通過在香港开設的账戶交易在岸上市的A股。

關於禁止“假外資”規定的出台原因,中國證監會此前曾表示,近年有部分內地投資者在香港开立證券戶口及互聯互通北向交易權限,通過滬深股通交易A股,雖然這類群體的總體規模不大,但卻和滬深股通引入外資的初衷不符。

基於上述調整修訂,有券商人士分析,正如上述數據,本來內地投資者通過滬深股通交易A股的規模也不大,2022年滬深股通日均成交額爲1004億元人民幣,港股通日均成交額爲317億港元,交易金額在北向交易中的佔比大概1%左右,活躍交易用戶約3.9萬名。而且大多數內地投資者都开的有A股券商账戶,可以直接交易A股,無需繞道香港。

據媒體引述香港一名業內人士稱:

北向、南向流入資金爲資本市場均帶來了較大體量的增量資金,已成爲A股與港股市場重要的交易力量,從中長期來看,南北向資金雙向淨流入的趨勢一定會更爲增強。互聯互通標的的擴容,會更有利於提升互聯互通機制的活躍度和資本市場的吸引力。

總體而言,當前嚴管“假外資”將促進“真投資”,本次修訂對境內券商开展境外業務的影響不大,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境內兩融增量。



標題:斬斷“假外資”繞道!7月24日後“只賣不买”,北向才是真愛?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296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