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的世界裏,往往充斥着各式各樣的熱點與噪音。

人類有限的時間裏,追熱點、聽噪音的時間多了,深度研究、高質量決策的精力自然就少。

在紛繁的誘惑與幹擾面前,絕大多數的專業投資人也無法完全免俗,真正能夠摒棄雜音、回歸產業本質的投資人少之又少。

一方面,追逐熱點是人性所在;

另一方面,絕大多數投資機構的研究架構還是按照行業條塊切割,並不是單獨圍繞某個產業打通展开。

而和朱雀基金總經理梁躍軍的深聊,讓我們領略了朱雀基金獨樹一幟的產業鏈研究打法,如何卡位未來的大行業,在產業鏈上“打深井”,持續挖出大牛股。

梁躍軍可以說是市場上資歷最老的一批投資人之一,1990年代末就已入行,先後在券商研究所、自營等處任職;

2007年與李華輪聯合創立朱雀投資後,一起將其打造爲中國的頭部陽光私募。

2018年,朱雀投資設立朱雀基金,梁躍軍出任董事長,後在2020年回到投資一线,接管基金產品。

在5月初夏的一個下午,投資報和朱雀基金總經理梁躍軍難得的深聊了2個小時,他把這些年的投資思考、朱雀這個獨特投研架構、對企業核心競爭力優勢的揣摩、對社會變遷、A股生態的觀察心得都傾囊而談;

特別是對當下面臨的重大宏觀變局,他有着獨到又具備強大邏輯力的洞見,梁躍軍通過自己細致的觀察和充分的調研得出一個結論,和以住不同,我們現在面臨的是一種“非典型復蘇”;

房地產目前已經不再是作爲經濟的發動機,現在是依靠市場自然的力量,消費服務的恢復性增長來啓動經濟,不是靠政策強刺激來達到效果,而這種“非典型”恐怕在未來會成爲常態;

在這個環境下,投資的邏輯和過去相比會有很大不一樣,不能簡單地用過去經驗來做推演。

2小時深聊形成了數萬字素材,最後凝煉成了這篇處處可見投資智慧的訪談對話。


圍繞着創新驅動力

選擇有科技進步的產業


六裏:您是市場上的資深投資人,過去長期管理私募產品,但由於私募的投資目標和公募產品有不小差異,在轉爲管理公募後,會有些什么變化?

梁躍軍:投資最本質的東西,包括研究方法、個股選擇是一樣的。

其他有兩點變化,第一個是原來在私募階段,倉位操作會更靈活。

但是這幾年,我們在倉位管理方面做的工作少了。

一方面是公募產品的倉位有下限;

另一方面也和整個市場的變化,宏觀經濟的發展階段相關。

因爲從宏觀角度來看,過去經濟發展有着明顯的周期,而且周期的波動很大。這個時候,擇時是有幫助的。

現在宏觀整體的趨勢是波動越來越小,經濟增長中樞是在緩慢下移的。

這時候,想靠倉位來獲得超額收益,本身難度就很大。

所以,現在我們更多的精力是放在選股上,把組合構建好,而不是去做擇時。

第二個,轉成公募以後,我們在投研方面更注重產業鏈研究。

我們以產業研究爲基礎,再去做標的選擇。

這也是和整個宏觀背景有關系。

十九大的時候开始提出,中國經濟從高速發展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實際上在過去五年,高質量發展在資本市場上有很深入的展現。

這個深入展現,回過頭來看就是一個結構化的市場。

結構化市場,這裏面更多體現出創新驅動爲主的投資機會。

這5年中創業板指數表現是最好的,從低點起來幾乎翻倍,其他指數可能也就是30%、50%的上漲幅度。

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以後,從方法選擇上,我們爲什么要強調產業鏈的研究?

就是因爲,高質量發展背後的驅動因素,是科技進步。

需要聚焦在有科技創新、創新驅動的行業領域裏,才能夠把握住高質量發展。

我們認爲,這些產業主要是集中在綠色經濟、數字經濟、國內國際雙循環下的安全發展這三個方向。

所以我們在研究布局方面,基本上是圍繞這些產業。


研究小組模式

產業鏈上下遊交叉驗證


六裏:朱雀的產業鏈研究,這是公司的一大特色,能不能結合例子,談談公司是怎么應用這一套方法的?

梁躍軍:現在很多體量比較大的公司,它牽涉的上下遊領域是很廣泛的。

包括在光伏制造領域,很多公司要做一體化,比如它從上遊硅料开始,到硅片,電池,組件,整個全產業鏈它都有涉及。

有了這樣一種趨勢以後,我們在做研究的時候,恐怕就不能只關注單一方面。

再舉個例子,在2019年下半年,我們就开始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進行布局投資。

其實在 2019年中的時候,對於整個新能源車行業,大家還是比較悲觀的。

從銷售終端來講,新能源車的補貼在退坡了,車也賣不動,上遊鋰礦的價格也在下跌。

碳酸鋰價格是6萬/噸左右,而且價格還是在往下走,後面最低到了4萬/噸,整個新能源車的鏈條都是很悲觀的。

我們的制造業研究小組,人員的構成中既有原來看大宗商品的有色研究員,有看中遊化工材料方面的研究員,也有下遊看汽車整車方面的研究員。

本身組員的構成就是跨行業的,所以他們在對新能源車產業鏈研究的時候,就是以組爲單位去做研究。

如果是傳統的研究組織形式的話,有色研究員只關注礦產資源,化工材料研究員也只看中遊,汽車研究員只看整車;

但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研究,你要把相關的研究都組織起來。

當時整車的研究員,關注到像特斯拉這樣的造車勢力已經开始席卷各地,國內像蔚小理這些廠商也在崛起,傳統的汽車廠商也都在做新能源車的布局。

這些都是信號,盡管整個行業處在下行的周期,但是你會看到傳統的汽車廠商都在堅定地做新能源車的轉型。

所以經過比對分析,我們認爲,未來終端銷售起來的話,我們要找的,是在整個產業裏面,到底哪個環節是最緊缺的,彈性會是最大的。

做完整個產業鏈的研究以後,我們確認應該是上遊的鋰礦。

從上遊來看,碳酸鋰價格很低,已經是低於6萬/噸,還在往下走。

很多生產的廠家是虧損的,這些鋰礦企業,它對於未來的資本开支都很謹慎;而從全球角度來看,有些產能也在關閉,整個供給在快速萎縮;

於是,我們开始在最上遊的鋰礦开始布局。

我們的產業鏈研究,從研究比較上來看,希望能夠找到最緊缺的環節,或者是彈性最大的領域,

就像在光伏產業鏈裏,有很多環節是過剩的,但是我們通過產業鏈上下遊的研究,在2021年發現某個關鍵原材料的投資機會。

我們並沒有刻意地去做行業輪動,我們是先確定未來的投資方向,然後在各自領域裏面根據產業發展的規律去做研究判斷;

把握好產業內部各細分領域的景氣周期,看不同階段應該重點投什么樣的公司。


把握產業內部的景氣周期


六裏:就產業內部景氣度的變化而言,對納入組合的公司,你對他們的景氣度變化有什么要求嗎?

梁躍軍:我們的組合裏面會配一些業績加速的品種,

A股市場中,從業績角度來看,二階導數爲正的行業或者公司,它的股價表現會更好。

但是我們的投資方法,更多還是看產業的發展邏輯,不是做行業輪動。

因爲如果要把握各個行業景氣周期的變化,肯定要做很頻繁的切換。

我們這套做法更多就是選定大的產業空間,選擇優秀公司;

只要它還有持續增長,只要估值還是相對合理的,那我們還是愿意做相對中長期的投資。

在關注的產業裏面,我們會試圖去尋找,哪個階段產品的價格會上升,哪個環節更緊缺。

同時,我們也會結合公司的技術壁壘,經營特徵,來進行持倉的優化,

比如新能源其實還是體現出制造業特徵。

制造業的一個特點就是,除非你的技術有絕對的領先,否則的話,必然會出現的結果就是產能過剩。

因爲如果進入沒有什么門檻,技術壁壘也不強,很多公司都可以模仿,產能會迅速擴大。

所以,公司在經營上會有波動,我們也會相應做優化調整。


光伏產業鏈價格正在理順

下遊需求釋放能夠看得到


六裏:我們知道朱雀基金對光伏產業研究得很早,也有很成功的案例。市場原本對光伏有個判斷,認爲上遊價格下跌之後,會帶動下遊需求回升,但今年似乎沒有按照這個邏輯走,您有什么樣的分析?

梁躍軍:根據東吳證券測算,全球光伏的裝機去年是250GW,今年預測有將近40%以上的增長,很有可能到350GW甚至更高。

這裏面有一個問題就是,去年硅料價格漲得很高;從終端的角度來講,去年是借力海外市場。

特別是歐洲,即便組件價格比較貴,電站建設成本比較高,但他們往新能源轉型的壓力比較大,上了很多項目。

今年大家認爲,整個產業鏈價格調整以後,會有需求釋放,尤其是國內的大型地面建設,應該會起來。

但是從目前來看,爲什么還沒有看到特別明顯的放量?

我認爲主要原因,是產業鏈價格現在還沒理順。

年初的時候,當時硅料價格出現很快的下跌,但春節後,硅料價格又反彈了;

還有一點,硅片環節,因爲石英短缺,即便上了很多產能,也不都是有效產能。

沒有高端的石英,就拉不出好的晶棒,硅片可能就會有問題。

所以,因爲石英短缺,硅片也沒有大規模的放量。反而,隨着硅料價格一反彈,硅片價格又起來了。

而終端電站,它要等組件價格跌到一定水平才會大規模建設,既然知道未來是要降價的,爲什么非要這么快去建呢?

所以它有延後的動作。

但是我們覺得,在整體過剩的局面下,必然會有價格的調整。

可以看到,5月份的時候,硅料、硅片價格已經都在往下走了,特別是最近硅片價格調整也很明顯。

最終會傳導到電池、組件。

所以我們認爲,從全年來看,需求回升應該還是會看到的。

尤其像國內,很多光伏電站的建設規劃,已經有過延後了,它不可能一直往後拖,只要產業鏈價格理順了,需求大概率會有釋放。


更多關注輔材的機會


六裏:等到下遊需求起來之後,你覺得那個時候產業的投資機會在哪幾個環節?

梁躍軍:我們覺得更多的投資機會是放量。

價格方面,很多環節都是低價。因爲總體來看,產能都是過剩的。

所以從產業角度來講,價格不具備往上漲的空間,最多是放量。

放量以後,像一些小的環節,比如光伏的輔材,它佔整個價值量不是很大,可能有空間。

這些輔料的價格變動往往並不是跟着主產業鏈,

比如做鋁邊框、玻璃的,它是根據自身的供求關系來體現量價關系。

如果量有明顯增長,造成了它所在領域的供求緊缺,這些輔料的價格是能漲的。

它不會像主產業鏈一樣,價格很難漲。

所以,放量之後,就要細分來看,看哪些相應的輔料裏面供求格局比較好的,它會有價格的上漲,某種程度上也是量價齊升的機會。


今年的復蘇是“非典型復蘇”

未來穩定增長或將相對稀缺


六裏:今年以來,大家預期中的復蘇變成了強預期弱現實,這種變化對你在投資上的布局有些什么影響嗎?

梁躍軍:我們現在是面臨的是非典型的經濟復蘇。

什么叫典型經濟復蘇?

2000年以來,中國經濟的每次起落、復蘇都有典型特徵,就是投資拉動。

每次實際上都是啓動上遊的投資,包括基建投資、房地產投資,拉動企業擴大再生產,經濟快速反彈進而刺激消費需求,又對經濟增長形成進一步的推動,你會看到整個傳導鏈很順暢。

從結果來看,經濟周期的彈性很足,波動很大。

包括2020年,疫情剛爆發後,投資一刺激,經濟立刻就反彈起來了,我們以前說V型反彈,這都是典型復蘇的特徵。在較短時間內就會重回增長軌道,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旺盛。

但是這次,我們變得“非典型”。

一季度的數據顯示,线下場景的接觸性消費服務實現了較快增長,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

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1%,但產業鏈最長、輻射影響最廣的房地產投資卻是負增長,下降了5.8%。

房地產行業以前都是經濟發動機,現在倒了過來,成了經濟復蘇的被動接受者。

現在的特徵是,要靠下遊的服務、消費復蘇,再拉動中遊的生產制造環節,再傳導到上遊。

這和過去的鏈條是完全相反的。

我覺得, 這就是最大的變化。

所以我是叫它“非典型復蘇”,

非典型經濟復蘇是依靠市場自然的力量,消費服務的恢復性增長來啓動經濟,不是靠政策強刺激來達到效果,

在這樣的宏觀變局下,投資該怎么做?

恐怕和過去的投資也是不一樣的。

現在我們看到,整個消費慢慢地復蘇以後,但是價格起不來。

爲什么價格起不來?

因爲中遊這塊,我們過往幾年的環境和海外不一樣。

疫情期間,我們提的是,我們要保主體,給企業讓利,降費降稅,讓他們活下來。

所以這些工廠很多還在運轉,消費剛一起來,產能是很過剩的,所以價格不會起來。

這裏面供給的壓力可能比需求量更大。

所以我們會看到,現在CPI還往下走,這和以前是不一樣的。

以前只要消費一起來,CPI肯定都起來了。

我們不能簡單地用過去經驗來做推演,這是第二個比較大的變化。

第三個變化是,以前是V型的反彈,但現在周期彈性在減弱,更多是溫和的復蘇。

恐怕再想做過去熟悉的A股市場行業輪動就比較難了。

這么多年來,在A股做投資最有效的策略就是,要尋找加速增長的行業和公司;

在典型經濟復蘇的環境下,經濟周期彈性很足的時候,會比較容易找到。

現在來看,再想找到很多這樣的行業和公司,難度就變大了,

因爲經濟波動在減小,同時大的宏觀趨勢是經濟增速在緩慢下台階,這是我們面臨的最大的區別。

而且這種非典型經濟復蘇,恐怕是未來的常態,現在叫非典型,以後可能就變成典型的特徵了。

結合這些,我認爲,對於A股投資最大的影響就是行業輪動效果會變差。

未來A股可能的場景是什么呢?

找到加速增長的品種比較難。

經濟環境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穩定增長可能就是相對稀缺的品種。

大家在各自熟悉的領域裏面,圍繞產業規律去做布局,把自己最熟悉的領域做好。


算力領域要軟硬結合

未來應用的機會大於算力


六裏:如果說加速增長,今年最火的AI肯定是未來會有明顯增量的方向,對今年的投資主线有什么看法?

梁躍軍:爲什么AI今年表現這么好?

因爲大家在A股努力尋找加速增長的東西。

AI出來之後會帶來很多新的機會,有些是0-1的,你很難去量化它到底有多大空間。

所以它會有很大的一波炒作,這也是在比較弱的經濟環境下找增長的表現。

從未來產業的角度來看,我們現在更多關注下遊的應用場景,包括數據,它的機會大於算力的機會,算力可能又會大於算法。

現在的市場也是這種反應。

比如像傳媒,這些公司漲了很多,但實際上公司未來到底怎么賺錢?現在大家都不知道,只是覺得應用場景很廣,想象空間很大。

算力,很多是硬件,比如芯片,如果要去算账,企業盈利模式清晰,未來有現金流,那么算力公司可能更靠譜,因爲需求能夠看得到。

對於這個領域,我們想的是要軟硬結合。

像算力,和芯片相關的領域,我們也做了些研究和布局。

但是對於一些場景應用,如果是純粹基於未來想象的公司,這個公司將來到底是什么樣?

有的公司市值已經給的很高了,但未來價值創造的邏輯看不清楚,我們偏謹慎。

所以這個階段更多是學習,跟蹤變化的趨勢,在投資上謹慎一些;但是我們相信終端應用一定會有公司走出來。

在投資方向上,另外一點是,在大的宏觀背景變化以後,我們是傾向於找穩定增長的公司。

AI 目前更多是一種預期,它到了一定階段以後,恐怕業績壓力就會出來。

在這種環境下,未來穩定增長是一個大的投資方向,包括中特估,這也是穩定增長的代表。

現在包括像新能源在內的一些板塊,都處在調整中。

隨着股價下跌,估值也已經下台階,而估值跌下來以後和未來的增長是不是已經匹配?

我認爲,只要匹配了它就會有機會,不可能一直殺估值。

像有些公司,按照盈利預測,PE已經跌到15倍以下。

雖然它的業績現在有些不確定,一旦競爭格局變得相對清晰之後,這個估值就已經很匹配了,也會有階段性的機會。



標題:朱雀基金梁躍軍:光伏產業鏈價格正在理順,AI下遊應用未來的機會大於算力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