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味/香/醇

【安定至味】

展开全文

定西風味牛肉面

定西風味牛肉面以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爲特點,即牛肉湯色清氣香,蘿卜片潔白純淨,辣椒油鮮紅漂浮,香菜、蒜苗新鮮翠綠,面條柔滑透黃。牛肉面的湯看上去很清,但實際上提取了牛肉和牛骨髓裏的精華。到了定西,沒有喫一碗定西風味牛肉面,是一種遺憾。

拌湯

拌湯也稱疙瘩湯。以白面摻和少許扁豆面加水略加拌和,以面刀剁成小塊狀,把洋芋切成顆粒狀,放入水中煮熟後攪入面疙瘩,水开後加入漿水成湯。清熱去火,多供喫饃饃炒菜等食物時飲用。過去在貧困家庭,往往給面粉中放入野菜,也就是一家人的午(晚)飯。

拌湯曾經是很多人家的便餐,晚餐常常喝這道既算湯菜又算主食的拌湯,對於辛苦了一天的人來說,省事許多。

相傳,朱元璋在大明山慧照寺時,一日在山中遇大雨,被淋成落湯雞,他冷餓交加,便走進一戶人家尋找喫食。屋主見來人如此模樣,頓生同情心,可是家徒四壁,便拿出僅剩的一點面粉倒入碗裏,邊倒水邊用筷子攪拌調成疙瘩,下到开水鍋裏,做成一碗拌湯,朱元璋覺得這拌湯比山珍海味還好喫。朱元璋稱帝後,常常想起那頓湯,於是拌湯就流傳下來。

背鍋片

背鍋片是老百姓十分喜愛的一種介於小喫與正餐之間的飲食。在安定有許多叫法,如“膈片兒”“幹片兒”“洋芋幹片兒”等,安定中北部、通渭大多地方叫作“蒙飯”。

背鍋片的做法:先擀好白面面片,切成菱形備用。再將洋芋去皮,切成稍大點的洋芋棒棒,再切一些蔥末、蒜片,精選一些腿肉,切成小薄片。鍋內滴入胡麻油少許,待油熱後放入肉片,邊翻炒邊加入少量水、醬油、料酒,調入少許鹽,待肉出現焦黃色後放入洋芋翻炒, 同時調入花椒、大香、姜粉等調料,炒至洋芋表面出現焦黃時加入水。水量控制是關鍵,水多了,飯稀;水少了,飯太幹,影響口感。一般加入的水剛沒過菜即可。水开後,在菜的表面蒙一層面片,再蓋嚴鍋 蓋蒸煮,一般情況下中火煮 10 ~ 15 分鐘爲好。時間一到,揭开鍋蓋,拿鍋鏟翻攪至洋芋和面片均勻。這時的洋芋表面剛出現糊狀,再撒上芫荽末。金黃色的肉片點綴其間,黃白相間,鮮嫩可口,綠色的芫荽末猶如翠綠的瑪瑙,真是色香味俱全的農家美食。近年來,也有用豆角等菜代替洋芋制作的背鍋片。

蕎面疙瘩

蕎面疙瘩根據用料分爲甜蕎面疙瘩和苦蕎面疙瘩。制作時在蕎面中加入少許白面,如果是苦蕎面則少揉,因爲苦蕎面越揉越苦。擀成薄餅後切成 15 釐米左右的長條。水中放入洋芋條,煮熟下面,調入事先熗好的漿水酸菜。甜蕎面疙瘩還可澆上肉臊子食用。

蕎麥因其喜陰,能種的地方並不是很多, “物以稀爲貴”,舊時人們把蕎麥面稱爲“小白面”,因此,蕎麥面疙瘩成爲人們喜愛的美食,也成了待客的特色食物。

雀舌面

雀舌面又名碎面、碎飯,是隴中農村家常便飯中漿水面的一種,以扁豆面、豌豆面爲主,適當加入一些白面,以溫水拌和,揉成面團,擀成薄片, 放在陰涼處晾幹,折疊成面沓子,用菜刀沿面片沓邊轉邊切,切成形似雀舌的菱形塊,故稱“雀舌面”。雀舌面色香味俱全,酸甜清冽、降溫解暑,回味悠長。

據傳,雀舌面起源於明代。明孝宗的正宮娘娘得了一種怪病,茶飯不思,容顏消瘦,太醫束手無策。御膳房有位廚師,農家出身,知道娘娘是多食山珍海味、營養過剩所致,於是做了一碗酸湯細面條敬奉皇後。當娘娘聞到酸香味,便有了胃口,一品嘗,生津舒胃,越喫越愛喫,身體也就康復了,這位廚師做的就是雀舌面。民間雀舌面的做法,據傳是康海從宮廷裏帶回來的。康海是弘治年間欽點頭名狀元,官居翰林院修撰。他是陝西武功人,喜食面條,他讓自己的廚師向御膳房的廚師學會了做雀舌面的方法,被罷官後,他帶廚師回到故裏, 於是雀舌面便流傳开來。

釀皮子

釀皮子是一種用面粉做成的涼食佳品,是安定區特色小喫之一, 廣泛流行於周邊縣區及省內各地。先把優質面粉加少許食鹼調水和成面團,在清水中揉搓,分離出蛋白質和澱粉。在澱粉中倒入清水,放 一點食鹼,調成面漿,舀入平底鑌鐵盤中蒸熟。晾涼後,切成細條,即成釀皮。蛋白質蒸熟後,成爲柔韌多孔的面筋,切片待食。把釀皮子放在盤子中,配上涼粉絲、面筋,晶瑩黃亮,調上辣椒油、浸過草果的香醋、蒜汁、芥末、麻醬汁、醬油、精鹽,酸辣清涼,軟韌筋柔,成爲夏季解熱清暑的美味佳餚。安定區東門口的劉記釀皮、西關市場的王記釀皮在定西城區享有盛名,深得消費者喜愛。

釀皮出現應該追溯到秦漢時期,西漢末年天下大亂,一代梟雄劉邦爲王漢中,連年豐收。老百姓爲了改善生活,探索用水稀釋面粉,蒸成薄煎餅,然後切成條狀,放入辣椒醬中食用。劉邦體察民意,走進一戶農家,主人用這種新食物招待劉邦,劉邦喫後,贊不絕口。

後來,人們探索出洗面筋和大米浸泡後磨成米漿蒸出來的涼皮,大而薄,柔韌筋道。

水餃

餃子原名“嬌耳”,是面皮包餡的一種食物,又叫扁食。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據傳爲醫聖張仲景首創。建安初年,張仲景出任長沙太守,不久瘟疫流行,他便辭去了太守官職,決心爲百姓治病。這時正值數九隆冬,他在回鄉路上,看到那些爲生存而奔波的窮苦百姓,衣不遮體,許多人耳朵都凍爛了,心裏更加難受。他一到家,登門求醫者便蜂擁而至。

可是張仲景心裏老惦記着那些凍爛耳朵的窮鄉親們。冬至到了, 他讓弟子替他看病,他在南陽東關空地上搭起了醫棚,盤上大鍋,專門舍藥爲窮人治凍傷。他把羊肉、辣椒和祛寒的藥材放在鍋裏,熬到火候時再把羊肉和藥材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 下鍋煮熟,分給治病的窮人,每人一大碗湯、兩個“嬌耳”,這藥就 叫“祛寒嬌耳湯”。人們喫後,頓覺全身溫暖, 兩耳發熱。從冬至起,張仲景天天舍藥,直舍到大年三十。鄉親們的耳朵都被他治好了,歡歡喜喜地過了個好年。

從此以後,每到冬至,人們就想起張大夫爲鄉親治病的情景,也模仿着做起了嬌耳。爲了區別“嬌耳湯”的藥方,就改稱爲“餃耳”。因叫着拗口,後來人們就叫它“餃子”了。天長日久,形成了習俗,每到冬至這天,家家都喫餃子。

在安定民俗中,每逢新春佳節, 餃子更成爲一種不可缺少的佳餚。在春節、大年初一交子時刻有喫餃子的習俗。喫餃子取“更歲交子” 之意, “子”爲“子時”, “交”與“餃”諧音, 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年節包餃子的時候,往往會包入硬幣,誰喫到有硬幣的餃子,預示着他在新的一年裏會財源廣進,健健康康,這是來自農耕文明時代對新的一年財運及健康的美好祈愿。一般來說,冬至喫餃子盡量喫羊肉餡兒的,因爲羊肉大補,在冬至這天喫上一頓羊肉餃子,再冷的嚴寒也不怕。有些地方流行“叫你冬至不喫餃子,凍掉耳朵沒腦子”的俗語。

餃子的餡子分爲肉餡和素餡兩種,肉餡有大肉、牛肉等幾種;素餡也分爲韭菜、蘿卜、地軟等多種。

餃子是最受人們喜愛的傳統美食中之一,安定及其周邊地區民間有“好喫不過餃子”的俗語。

包子

包子是中國古老的傳統面食, 原名卻叫“饅頭”。晉代束皙在《餅賦》 中說,初春時的宴會上宜設“曼頭”。這裏所說的“曼頭”其實就是包子。至於“包子”這個名稱的使用,則始於宋代。

明代郎瑛在其筆記《七修類稿》中記載:“饅頭本名蠻頭,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徵孟獲,命以面包肉爲人頭以祭,謂之‘蠻頭 ',今訛而爲饅頭也。”諸葛亮創始的饅頭,裏面加上了牛羊肉餡, 其實爲包子。

包子皮薄餡多,松軟好喫。北宋大臣陶谷的《清異錄》就談到當 時的“食肆”中已有賣“綠荷包子”的。而南宋的耐得翁在《都城紀勝》 中也有臨安包子酒店的記載。包子種類多, 有鮮肉包子、鮮菜包子, 也有地軟包子、麻腐包子、韭菜雞蛋包子等。安定包子的特點是鮮香可口, 皮軟質嫩。各種包子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所用的共同原料爲小麥粉、酵母(酵子) 、鹼(蘇打粉) 、大蔥、鮮姜、花椒粉、食鹽、胡麻油等。

甜醅

甜醅是西北地區的特色小喫之一。安定境內的甜醅主要用莜麥制作,有些地方在莜麥中摻入少量的小麥,主要起調味的作用。

莜麥甜醅具有醇香、清涼、甘甜的特點, 喫時散發出陣陣的酒香。夏天喫它能清心提神, 去除倦意;冬天食用則能壯身暖胃,增加食欲。民間流傳着這樣的順口溜:“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兩碗能开胃,三碗四碗頂頓飯。”

農家甜醅所用的原料大都是自己種植的莜麥,其制作過程相對簡單。甜醅選料精細,莜麥粒粒飽滿,經淘洗去絨,適度蒸煮,酒曲配 料適中, 掌握溫度准確, 粒粒白嫩, 食如果肉。熟透的甜醅醇香撲鼻,入口醅甘汁濃,綿軟可口,營養豐富。

將莜麥或青稞(去外皮)簸淨,清水洗去雜質,入鍋煮熟(表層开口) ,瀝出晾冷,加入甜醅曲和勻,一般 15 斤中兌入 25 克甜醅曲裝進壇中密封,保持恆溫(15℃上下) ,經 3 ~ 5 天發酵, 开壇食用,醇香、清涼、甘甜,夏能清心提神,冬則壯身暖胃。

爛草帽

“爛草帽”是白面燙面餅的一種, 經過和面、擀饃、烙制等環節,出鍋後用筷子挑散,放在盤子裏,因形似一頂破爛的草帽而得名。

爛草帽在定西各地都有,是一種常見的面點,但各有千秋,安定的爛草帽表面焦黃,以脆爲主;臨洮的爛草帽以軟見長;而渭源的爛草帽又以柔軟爲著。在漳縣又被稱爲“破布油餅”,渭源人又叫它“爛皮祅”。

攤餅

攤餅也叫攤饃饃,在通渭又稱爲油煎餅,以甜蕎面加少量的白面 加水攪成稀糊狀, 靜置 10 分鐘, 待面全部溶化後用鐵勺徐徐澆入鍋內,以勺背輕抹,使薄厚均勻,空處彌合,烙制成薄餅。

傳說煎餅是諸葛亮發明的。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初,兵微將寡, 常被曹兵追殺,一次被圍在沂河、湅河之間,鍋竈盡失,而將士飢 餓困乏,諸葛亮便讓夥夫以水和玉米面爲漿,將鑼置火上,用木棍 將米漿攤平,煎出香噴噴的薄餅,將士食後士氣大振,殺出重圍,當地人也習得此法做食,但銅鑼昂貴,且易开裂,便以鐵制成鑼狀的煎餅烙。

宋代一些特別的節令,如人七日、天穿日、乞巧日,煎餅都被派 有特別的用處。有些習俗應當是繼承了前朝的傳統,有些則是宋人的 开創。宋人張鑑《賞心樂事》記不同節令食俗, 提到“正月, 歲節家宴,立春日春盤,人日煎餅”,人日食煎餅也是早有的傳統。又見《歲時雜記》說:“人日前一日, 掃聚糞帚,人未行時, 以煎餅七枚覆其上,棄之通衢,以送窮。”

嘉峪關發現一批魏晉時代墓葬,出土大量彩繪磚畫,很多畫面都表現了當時的廚事活動,其中就有兩幅攤煎餅的圖像,其中一位廚娘雙手舉起煎餅,好像覺得煎得不錯呢!

麻花

麻花是漢族特色小喫,也是安定人喜喫的食品,是把兩三股條狀的面擰在一起炸制而成。因其制作簡單,食用方便,被歷來的文人墨客大加贊譽。宋代的大文豪蘇東坡就曾有一首贊美麻花的《寒具詩》:“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炸熟的麻花金黃醒目,有甘甜爽脆,甜而不膩,口感清新,齒頰留香的特點。麻花(麻糖)的特點是細巧、質脆、香甜。

歡迎關注“安定發布”

來源:定西融媒、隴中味道

監審:張曉娟

審核:王 穎

編輯:臧子銘



標題:隴中味道 | 安定至味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360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