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圍繞年會和年終獎的討論並不算少,但是負面居多。

許多公司,年會不僅規模縮減,甚至員工還要倒貼,年終獎越發越少,甚至直接取消,但格力卻一如既往地高調。

近日,在格力2024全球夢想盛典上,董明珠大手一揮,說出“格力要多拿出兩個億給員工發年終獎”的消息,瞬間點燃了打工人的激情。

格力也因爲董明珠,大出風頭,股價大漲。


01


活躍在一线的董明珠,今年即將迎來人生的第七十年。

1954年出生、1990年加入格力的的董明珠,在格力已經工作了34年,幾乎度過了人生一半的時間。

“熱搜附體”的董明珠,作爲格力的“超級IP”,言行當中個人色彩相當鮮明,其中最爲強烈的標籤就是“中國好老板”。

在最近一片“年終獎越發越少”和“年會越辦越寒磣”的浪潮之中,格力在年會和年終獎上,仍然毫不縮水。

格力電器在珠海格力職業學院舉辦了2024全球夢想盛典,邀請了包括格力員工、供應商、經銷商在內的近2萬人,歷時4個小時的晚會從傍晚七點半开到了第二天凌晨。

圖源:格力電器官微

2024全球夢想盛典上,董明珠放出了一系列利好消息, 2023年格力營收超2000億,利潤超270億。過去一年格力還納稅176億,是過往33年最高的。並且,近幾年,格力電器每年平均分紅超百億。

也就是在這個盛大的典禮上,董明珠喊出了“2億年終獎”這一足夠驚人的噱頭。

圖源:格力電器官微

截止2022年年底,格力員工人數約爲7.2萬,如果把這2億元平均分配,每個人都能分到接近三千塊。

然而,根據一般規律,年終獎和薪資是綁定的,具體每個人多分的年終獎,還要看內部的薪資結構。

同樣地,往年格力的年終獎一直是由“獎金+積分內購”構成,除了傳統意義上的現金獎勵,還會有一部分年終獎會變成虛擬福利券或者商城積分,讓員工用來購买格力電器產品。

2億年終獎,最終分到一线員工手裏的可能並不多,但這並不妨礙董明珠在這個低迷的環境中,抓住了大家內心對老板的期待,引爆話題。

而這,也並不是格力和董明珠第一次因爲類似的事情衝上熱搜。

2016年,一則《格力公司全員每人每月加薪1000元的通知》在網絡上流傳,宣布對入職滿3個月的全體員工每人每月加薪1000元,引發熱議。

到2018年开工第一天,格力宣布員工全員每月再加薪1000元。面對質疑,董明珠拿出一貫的強硬作風,“那些問‘你加1000我們怎么辦?’的人,你們倒是也加呀!”

同年5月,在格力“2018再啓航夢想盛典”上,董明珠又宣布,“只要是格力人,我保證,我也承諾,一人一套房”。而當2023年再次被問到關於此前“一人一套房”的分房進度時,董明珠說,首批3700套房已經分了,只是因爲這幾年特殊的原因還沒有到位。

在2022年,董明珠參加綜藝的時候,也曾因爲探查員工食堂並且表示價格太貴要求整改的橋段引發不少人的討論,被人稱爲“中國好老板”。

但現在,董明珠的種種言論帶來更多的是爭議。

比如,曾經董明珠提議,離職要員工賠償公司培訓費。

在討論和孟羽童的爭議時,她還指責年輕人:

“只想着掙更多錢跟行屍走肉沒差別,錢不應該是大學生的夢想,錢是奮鬥的結果。” 

“現在的年輕人是什么樣?自由散漫?不講規矩?想幹啥幹啥、以我自己爲中心?那這個社會就沒有和諧了,個人都以自我爲中心那是一盤散沙……”

事實上,董明珠一直都是董明珠,她的強硬、“鐵娘子”定位,曾經給她帶來了不少的好處,比如絕對的流量體質。

就拿這次年會來說,這次聲勢浩大的年會過程中,董明珠的直播間四個多小時就完成了60億的銷量。

對比去年格力整個公司2000多億的營收,董明珠的一場年會,就已經完成了全年接近3%的銷售額。

但同時,董明珠,也成爲了格力最爲鮮明也最難改變的標籤。

值得一提的是,格力電器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以董明珠爲首的管理層掌握了格力電器的實際控制權。

因此,作爲靈魂人物的董明珠,做事風格的強硬也貫穿在格力近幾年的發展歷程中。

董明珠在格力的絕對號召力下, “我媽就是董明珠”這樣的年會節目出現是一種大概率但對於旁觀者來說,剩下的只剩尷尬。

近幾年來,董明珠豪賭似的推進格力的手機業務和新能源汽車業務,最終不僅沒有變成具體的收入數據,反而在爭議中漸漸銷聲匿跡,但這種“失敗”,也是悄無聲息的。

這一切都在彰顯着,曾經的家居巨頭格力,正在陷入“中年危機”。


02


2012年,董明珠成爲格力電器的董事長。

兩年之後,格力電器迎來了有史以來最輝煌的時刻。

2014年,格力電器營業收入超過1400億元,淨利潤141,55億元,是國內家電行業絕對的龍頭。

也是在這一年,國產手機勢頭正猛,智能家居概念興起,手機被視爲爭奪智能家居市場的入口。

董明珠此時放出豪言,說格力要做手機分分鐘滅掉小米。僅僅一年之後,董明珠在演講中突然宣布格力手機已經做出來了,並且正在使用。

如果從此時算起,格力的多元化之路开始得不可謂不早,但是此後,格力手機逐漸只存在於董明珠的對外消息中。

董明珠多次在公开場合透露格力手機的進度,並表示手機供不應求,不對外銷售。

然而十年過去,格力手機仍舊沒有正式亮相,格力也沒有披露手機的銷售數據。2023年更是出現傳言,格力手機的核心團隊已經解散。

除了格力手機,格力還有另外一條極力推進的多元化賽道——新能源汽車。

在宣布造手機僅僅過了兩年之後,造車之風興起,於是董明珠又一意孤行加入新能源汽車賽道。

在格力對於珠海銀隆的收購失敗之後,董明珠自掏腰包入股珠海銀隆,還拉上了王健林等人共同出資30億元,拿下珠海銀隆22.388%股權。

2021年8月,格力電器出資18.28億元通獲得珠海銀隆30.47%股權,將其更名爲格力鈦,原本的珠海銀隆正式成爲格力電器控股子公司。

2023年年底,格力電器再次增持格力鈦,然而公告發出後,格力股價一日之內大跌7%。

大家對於格力鈦的不看好,來源於格力新能源汽車近幾年的連年虧損。目前,格力的新能源汽車僅限於部分新能源公交車的交付。因此,對於格力加大新能源投入的事情,大家都抱有懷疑。

在手機和造車上的努力,從某種意義上證明,董明珠的投資眼光並不差。

現在的國產手機和新能源汽車,已經是國內最爲火熱的賽道之一。

然而,這種多元化的嘗試卻讓格力在家電賽道上逐漸掉隊,從曾經的龍頭一路跌落。

2023年,《財富》雜志選出世界500強品牌,美的位居278位,海爾位居419位,但是格力卻慘遭落選。

從營收上來看,2023年前三季度,美的營收2923.80億元,海爾智家的營收爲1986.57億元,分別比格力電器高出1365.68億元、428.45億元。

而在去年同期,美的和海爾智家與格力電器的營收差距分別爲1234.31億元、364.62億元,差距越來越大。

對比美的和海爾智家的多元化,格力的多元化反而是在將路越走越窄。

美的的多元化集中在生產設備和供應鏈管理上,涉及物流、庫存、生產乃至研發等多個方面,而海爾智家則是將家電領域進一步拓寬,多品類、多品牌和全領域地觸及,將家電這條路走得越來越寬。

圖源:圖蟲創意

格力盡管开發了格力手機和新能源汽車兩條线路,但是對於家電這個大本營,卻並沒有多加看守。

目前,還是空調業務貢獻了格力的絕大多數營收。

2022年與2023年上半年,空調在格力整體中的營收佔比均超過70%,可以說,空調行業的勢頭,就決定了格力的營收。

好在,2023年,空調行業大幅回暖,空調市場產量銷量迎來雙雙增長。

然而,這種短暫的需求升高,主要來源於天氣變暖以及存量更新,目前,空調已經成爲幾乎家家必備的家電,因此家電行業的高速增長已經不復存在。

也正因如此,近幾年來,家電巨頭紛紛摩拳擦掌,紛紛布局新的業務线。

比如美的除了空調業務,消費電器和機器人業務逐漸迎頭趕上,智能家居的產品线也逐漸完善。海爾除了家電業務,也开發了醫用冰箱設備以及醫療器械等業務。

但格力,仍然困守在空調爲主、家電爲輔的業務之上,雖然也想在新的賽道,整裝旗鼓地大幹一場,但一直難以收成,多少顯得有心無力。


03尾聲


2012年8月,時年70歲的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退休,將美的集團交給了職業經理人方洪波。

2021年,時年72歲的海爾創始人張瑞敏也宣布退休,將海爾智家交給了他親自培養的周雲傑。

今年,董明珠也將迎來她的七十歲生日,格力的接班人問題,也成爲了不少人最爲關注的問題。

曾被視爲董明珠左膀右臂的黃輝於2021年辭職,被公开成爲董明珠接班人的孟羽童也早已離職出走。

個人風格相當強烈的董明珠,就像一位牢牢把住舵盤的船長,帶領格力這艘船起起伏伏。

作爲格力電器絕對的靈魂人物,董明珠豪賭般的產業布局,效果還有待驗證。

而在賭局還未分出勝負之時,董明珠不會輕易棄局而去。



標題:多發2億年終獎被熱議,董明珠錯了嗎?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713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