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2日(星期五)上午10時,國新辦就2023年全年進出口情況舉行發布會,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介紹2023年全年進出口情況,並答記者問。

據海關統計,以人民幣計,中國12月出口同比增長3.8%,前值增長1.7%。中國12月進口同比增長1.6%,前值增長0.60%。中國12月貿易帳5409億元,前值4908.2億元。

以美元計,中國12月出口3036.2億美元,同比2.3%,預期1.5%,前值0.5%;進口2282.8億美元,同比0.2%,預期-0.5%,前值-0.6%。中國12月貿易帳753.4億美元,預756億美元,前值684億美元。


2023年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

民營企業主力作用增強


去年我國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2%。其中,出口23.77萬億元,增長0.6%;進口17.99萬億元,下降0.3%。

民營企業主力作用增強。2023年,我國有進出口記錄的外貿經營主體首次突破60萬家。其中,民營企業55.6萬家,合計進出口22.36萬億元,增長6.3%,佔進出口總值的53.5%,提升3.1個百分點。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2.61萬億元,佔30.2%;國有企業進出口6.68萬億元,佔16%。


“新三樣”出口首次突破萬億大關


2023年,我國出口機電產品13.92萬億元,增長了2.9%,佔出口總值的58.6%;同期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4.11萬億元,佔出口總值的17.3%。機電產品中,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蓄電池,這三個我們叫做“新三樣”,“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增長了29.9%。船舶、家用電器的出口分別增長35.4%和9.9%。出口動能體現了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邁進。

2023年,我國能源、金屬礦砂、糧食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15.3%。其中,進口原油、天然氣、煤炭等能源產品11.58億噸,增加27.2%;鐵、鋁等金屬礦砂14.58億噸,增加7.6%。同期,進口農產品1.64萬億元,增長5%;紡織、衣着鞋帽類消費品進口增長5.6%,首飾、鐘表進口分別增長63%、17.2%。


汽車出口大幅增加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介紹,近年來,隨着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不斷推進。我國汽車產業堅持不懈开展科技創新,構建完整產業鏈供應鏈,汽車產銷量屢創新高,相應出口規模也在逐步擴大。

2021年、2022年,我國汽車出口量連續邁上了200萬輛、300萬輛台階。2023年更是跨越了兩個百萬級台階,出口522.1萬輛,同比增加57.4%。

呂大良進一步指出,我國大力推動汽車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新能源汽車出口爲產業增添鮮明亮色。當前,我國每出口3輛汽車就有1輛是電動載人汽車,全年出口177.3萬輛,增加67.1%,這爲全球綠色低碳轉型作出貢獻。

展望未來,我們認爲我國的汽車產業仍然具有很強綜合競爭優勢,也能夠持續提供更多更好的創新產品,滿足全球消費者需要。謝謝。


“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9.47萬億元

第四季度對歐盟、美國進出口回暖


2023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9.47萬億元,增長2.8%,佔進出口總值的46.6%,提升1.2個百分點。對拉美、非洲分別進出口3.44萬億和1.98萬億元,分別增長6.8%和7.1%。第四季度對歐盟、美國進出口回暖,全年分別進出口5.51萬億、4.67萬億元,分別佔13.2%和11.2%。

2023年12月進出口商品主要國別(地區)總值表(美元)顯示:2023年,

中國對歐盟出口同比-10.2%,自歐盟進口同比-0.9%;
中國對美國出口同比-13.1%,自美國進口同比-6.8%;
中國對印度出口同比0.8%,自印度進口同比6%;
中國對俄羅斯出口同比46.9%,自俄羅斯進口同比12.7%。


附:國新辦就2023年全年進出口情況舉行發布會文字實錄

  •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進行經濟數據例行發布。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先生,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先生,請他們爲大家介紹2023年全年進出口情況,並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

    首先,請王令浚先生作介紹。

  • 海關總署副署長 王令浚: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記者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先向大家通報一下2023年我國進出口情況,再由我和我的同事一起回答你們關心的問題。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貨物貿易進出口好於預期、實現了促穩提質目標。據海關統計,去年我國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2%。其中,出口23.77萬億元,增長0.6%;進口17.99萬億元,下降0.3%。具體分析,主要有以下6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外貿運行總體平穩,四季度向好態勢明顯。進出口規模逐季擡升,一個季度比一個季度強。一季度爲9.69萬億元,到二、三、四季度都在10萬億以上。到第四季度又是一個月比一個月強,同比分別增長了0.8%、1.3%、2.8%,12月份達到了3.81萬億元,這是一個月度規模的歷史新高。

    二是經營主體活力充足,民營企業主力作用增強。2023年,我國有進出口記錄的外貿經營主體首次突破60萬家。其中,民營企業55.6萬家,合計進出口22.36萬億元,增長6.3%,佔進出口總值的53.5%,提升3.1個百分點。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2.61萬億元,佔30.2%;國有企業進出口6.68萬億元,佔16%。

    三是貿易夥伴多元共進,“一帶一路”佔比提升。2023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9.47萬億元,增長2.8%,佔進出口總值的46.6%,提升1.2個百分點。對拉美、非洲分別進出口3.44萬億和1.98萬億元,分別增長6.8%和7.1%。第四季度對歐盟、美國進出口回暖,全年分別進出口5.51萬億、4.67萬億元,分別佔13.2%和11.2%。

    四是產品競爭優勢穩固,出口動能豐富活躍。2023年,我國出口機電產品13.92萬億元,增長了2.9%,佔出口總值的58.6%;同期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4.11萬億元,佔出口總值的17.3%。機電產品中,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這三個我們叫做“新三樣”,“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增長了29.9%。船舶、家用電器的出口分別增長35.4%和9.9%。出口動能體現了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邁進。

    五是國內需求持續恢復,大宗、民生商品進口有序擴大。2023年,我國能源、金屬礦砂、糧食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15.3%。其中,進口原油、天然氣、煤炭等能源產品11.58億噸,增加27.2%;鐵、鋁等金屬礦砂14.58億噸,增加7.6%。同期,進口農產品1.64萬億元,增長5%;紡織、衣着鞋帽類消費品進口增長5.6%,首飾、鐘表進口分別增長63%、17.2%。

    六是高水平开放穩步推進,新平台新業態發展勢頭良好。2023年,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數量已擴大至22個,合計進出口7.67萬億元,增長2.7%,佔進出口總值的18.4%;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深入推進,年度進出口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初步統計,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38萬億元,增長15.6%。

    總的看來,去年中國外貿經歷了風雨洗禮,取得了進出口規模穩中有增、發展質量優中有升這樣來之不易的成績。當我第一眼看到這些新出爐的數據時,滿懷感慨,有對中國經濟發展韌性的驕傲和自豪,有對中國外貿人的感動和敬意,更有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底氣。

    展望2024年,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進一步推動外貿穩增長需要克服一些困難、付出更多努力。但同時更要看到的是,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趨勢不僅沒有改變,而且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還在源源不斷集聚增多。相信隨着政策效應逐步顯現和高水平开放穩步推進,我國貿易發展新動能將加快培育,外貿外資基本盤將持續鞏固,進出口穩增長、提質量、增效益的基礎將進一步夯實。

    海關擔負着守國門、促發展的職責使命,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給紅其拉甫海關全體關員重要回信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全力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加快智慧海關建設、實施“智關強國”行動,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海關建設,爲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積極貢獻海關力量。謝謝大家!

  • 壽小麗:

    謝謝王令浚副署長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新聞中心記者:

    2023年我國外貿好於預期,全年實現了正增長,您覺得主要原因是什么?外貿對整體經濟的貢獻和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另外,從全球來看您覺得中國的外貿表現如何?接下來2024年的外貿走勢有何預判?謝謝。

  • 王令浚:

    謝謝,這也是我最想向大家介紹的一個問題。

    2023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克服挑战、穩步前行,生產供給穩中有升,市場需求持續改善,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外貿領域,進出口整體保持增長,有望連續7年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持續發揮對經濟的支撐作用。具體來看,外貿穩定增長的支撐因素有這么幾個方面:

    一是穩外貿政策紅利持續釋放。2023年,各地方各部門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外貿促穩提質的相關工作部署,在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等方面,拿出了一些硬招實招。海關也就優化營商環境、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推動加工貿易持續高質量發展等,採取了不少有針對性的具體支持措施。各種政策落地見效,紅利持續釋放,有力穩住了外貿基本盤,激發了新動能。

    二是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和強大生產能力優勢。我們擁有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2023年,我們進口了超過5萬億元的大宗商品、近3萬億元的電子元件和近2萬億元的消費品,爲各國企業提供廣闊市場空間和合作機遇。我國制造業規模位居世界首位,2023年,我國出口了23.51萬億元的制造業產品,前面發布時我講到,我們整個出口就是23.77萬億元,制造業產品就達到了23.51萬億元。小到大家出門經常帶在身邊的“充電寶”,大到綠色出行所用的電動汽車,我們都能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國潮熱”也揚帆出海,着實圈粉了不少國外消費者。

    三是每一個外貿經營主體的辛勤努力。2023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主體達到64.5萬家,創歷史新高。應對國際需求變化,廣大外貿經營主體迎難而上、銳意進取,積極拓市場、抓訂單,不斷开闢新的發展空間。

    關於今年外貿的形勢和預期,我在前面簡要作了一些介紹,這裏再展开談一談。

    當前,外部需求仍然低迷,多個國際機構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整體上不如疫情前;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衝突不斷加劇,還有像最近的紅海航運通道受阻等不確定、難預料因素,都會對貿易活動形成幹擾。

    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有長期積累形成的超大規模市場和強大生產能力的優勢,有不懼風雨、敢闖敢拼、不斷創新的廣大外貿主體,外貿綜合競爭優勢依然突出,外貿新動能加快聚集,外貿發展的有利條件多於不利因素。近期,我們對重點進出口企業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3/4的企業預計今年進出口持平或增長,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有底氣推動今年外貿繼續向好發展。謝謝。

  • 上海證券報記者:

    我們注意到,2023年我國外貿出口增速明顯減緩。請問發言人如何評價去年我國出口的表現?對今年外貿出口形勢如何看?有何預期?謝謝。

  • 王令浚:

    去年我國出口取得的成績是非常來之不易的,應該說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這個問題請我的同事呂大良司長回答。

  •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 呂大良:

    謝謝您的提問。剛才王令浚副署長介紹了我國外貿進出口的總體情況,下面我就我國出口情況作一下具體介紹。

    過去一年,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貿易整體表現比較低迷,外需的疲弱對我國出口形成了直接衝擊。從數字上看起來,出口增速相比前幾年確實有所放緩。但更要看到我國的出口是在高基數上再創新高,不僅實現了量的合理增長,也保持了份額的整體穩定,更在增長動能、區域格局等方面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彰顯了強勁韌性和綜合競爭力。具體來看,呈現了以下四方面亮點:

    第一,全球出口份額穩定保持在較高水平,中國制造競爭優勢依然穩固。根據WTO最新數據,預計2023年我國出口的國際市場份額保持在14%左右的較高水平。市場份額是市場競爭力的直接體現,形象地講,2023年我們的份額保持穩定,我們的“蛋糕”沒有變小,我們的整體競爭力依然穩固。

    第二,自主品牌的出口明顯增長,中國品牌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2023年,我國自主品牌產品的出口增長了9.3%,佔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1.7個百分點。從市場來看,我國自主品牌產品已經出口至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品牌”可以說是遍及世界各個角落。

    第三,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裝備制造業出口佔比提升。2023年,體現產業配套和集成能力的裝備制造業出口13.47萬億元,增長2.8%,佔我國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到56.6%,特別是,我國汽車和船舶行業發展勢頭良好,汽車產銷量屢創新高,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指標全球領先,相關產品出口增長66%,拉動我國出口整體增長1.5個百分點。

    第四,區域協調發展有序推進,區域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2023年,東部地區佔我國出口總值近8成,增速高於整體0.6個百分點,對穩定出口大盤作出了突出貢獻。東北地區的出口增長了6.5%,是增長最快的區域,東北全面振興在外貿領域取得了新成效。中西部地區在有序承接加工貿易梯度轉移方面和促進加工貿易持續健康發展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關於今年出口的形勢,剛才王令浚副署長作了一些介紹。總的看,外部需求的持續低迷仍然是制約我國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同時,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這些因素也對我國出口造成影響,出口還會面臨不少困難。但從另一方面看,在政策支撐、產業優勢、各方努力之下,我國出口的綜合競爭優勢會繼續鞏固。我們對出口有信心。

    謝謝。

    2024-01-12 10:29:00

  • 美國國際市場新聞社記者:

    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大幅增加,請問主要原因是什么?今年是否有望延續高增長的勢頭?

  • 呂大良:

    謝謝您的提問。近年來,隨着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不斷推進。我國汽車產業堅持不懈开展科技創新,構建完整產業鏈供應鏈,汽車產銷量屢創新高,相應出口規模也在逐步擴大。2021年、2022年,我國汽車出口量連續邁上了200萬輛、300萬輛台階。2023年更是跨越了兩個百萬級台階,出口522.1萬輛,同比增加57.4%。

    這裏特別要說的是,我國大力推動汽車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新能源汽車出口爲產業增添鮮明亮色。當前,我國每出口3輛汽車就有1輛是電動載人汽車,全年出口177.3萬輛,增加67.1%,這爲全球綠色低碳轉型作出貢獻。

    展望未來,我們認爲我國的汽車產業仍然具有很強綜合競爭優勢,也能夠持續提供更多更好的創新產品,滿足全球消費者需要。謝謝。

  • 香港紫荊雜志記者:

    2023年,在穩外貿方面海關出台了哪些支持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年海關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又將有哪些新舉措穩住外貿基本盤?謝謝。

  • 王令浚:

    謝謝您的提問。去年,海關緊緊抓好國家各項穩外貿政策措施的落實,聚焦促穩提質和企業關切,在海關職責範圍內出台了優化營商環境16條等多項支持措施,各地海關結合當地實際細化了近千條具體舉措,有總署出台的針對全國的政策,有重點針對不同經濟區域的,也有直屬關、隸屬關針對本關區的,還有針對不同貿易業態的,有針對不同海關監管區的,還有針對具體某一項出口產品的,可以說是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多時段發力,形成了政策支持的立體空間。從我們實地調研和反饋情況看,營商環境的改善、通關時間的壓縮、監管方式的優化,受到了經營主體的歡迎。

    一是通關提速增便利。離港確認便利措施覆蓋長江流域,節省1-2天的中轉時間,對進口鐵礦實行順勢監管、無感通關,企業進口實現“卸畢即檢畢”,壓縮通關時間65%。“鮮活易腐商品綠色通道”讓農食產品查檢時長最快縮減到3小時以內,出口檢驗檢疫證書“雲籤發”模式將企業證書申領耗時由原來1-2天壓縮到最快10分鐘,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模式,可壓縮通關時間約80%。大家不要小看這一天兩天、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的時間壓縮,每一天、每一小時、每一分鐘的便捷都可以量化成我們企業的真金白銀。

    二是助企紓困增活力。激發企業積極性、創造性是穩外貿的重要基礎。2023年,我們有針對性地出台了很多幫扶企業減負增效的措施,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如,進一步擴大主動披露政策的適用範圍,全年爲企業依法減免交納稅款滯納金近兩億元;推出內河運費客觀量化分攤方案,全年爲企業節省費用近億元;試點實施出口退稅報關單、發票信息“免填報”,企業退稅辦理效率更高了;加大“專精特新”企業信用培育力度,幫助企業應對貿易壁壘,企業抓訂單拓市場更強了。

    三是優化服務增動能。大力培育外貿新動能,創造外貿新的增長點,也是海關穩外貿政策的重要發力點,我們去年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持續开展海關“關長送政策上門”服務,出台推動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綜合改革23條措施,優化跨境電商商品進出口退貨措施,支持跨境電商、一般貿易等出口貨物多模式拼箱出境,同時大力支持市場採購、邊民互市等健康規範發展。

    今年,海關將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繼續抓好已有政策措施的落實和效果評估,聚焦企業痛點難點和堵點,研究儲備、適時推出更有針對性、更有含金量的新舉措,爲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穩定外貿外資基本盤,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貢獻海關力量。

    謝謝。

  • 北京青年報記者:

    關於民企的問題,剛才總體情況介紹中提到,民營企業的主體作用增強,數據來看外貿中的比重也有所提升,能否具體介紹一下,民企去年在進出口方面都有哪些積極的變化。另外,海關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謝謝。

  • 王令浚:

    謝謝您的提問。去年,民營經濟發展總體上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基本態勢。在外貿領域,民營企業也有許多亮眼的表現,有四個方面。

    一是連續5年穩居我國第一大外貿經營主體。2023年,佔我國外貿總值比重達到了53.5%,拉動整體進出口增長3.2個百分點;企業數量佔比達到86.2%,再創新高;穩外貿主體地位更加鞏固。

    二是我國出口的自主品牌產品中,66.4%是由民營企業完成的。民營企業持續推進品牌建設,在品牌創造、品牌管理、品牌效益上不斷取得實效,提升了“中國制造”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

    三是在我國消費品進出口值中,民營企業佔68.1%。民營企業整體技術實力持續增強,在高新技術類消費品出口中的份額逐年提升;在肉類、食用水產品、蔬菜、水果等進口中均佔據主導地位,服務民生作用愈發突出。

    四是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9.2%,對歐盟、美國等傳統市場進出口分別增長2.3%、2%,民營企業在持續开拓新興市場的同時,保持對傳統市場的韌性。

    下一步,海關將一如既往地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措施,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圍繞市場准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深入企業送政策、聽意見、解難題,爲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活力,增強民營經濟發展韌性。謝謝。

  • 彭博新聞社記者:

    剛剛开場白中提到紅海局勢將影響中國的進出口。想問您如何預計在紅海的衝突以及蘇伊士運河的衝突,將進一步影響中國2024年的貿易,以及今天早上美國和英國對也門的胡塞黨發起了攻擊,這會如何進一步影響中國的外貿呢?謝謝。

  • 王令浚:

    這也是我們一直跟蹤和關注的問題,下面請呂大良司長回應。

  • 呂大良:

    謝謝您的提問,衆所周知,紅海水域是重要的國際貨運航道,水域的安全和穩定對全球貨物貿易和供應鏈都具有重要意義,也攸關全世界衆多企業的利益。我們海關是進出口鏈條上的重要一環,對這個問題也在跟蹤和關注。當前,水域的正常通行受到了一些影響,給航路通暢、國際貿易、企業利益都增加了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我們目前持續保持關注。如果有重要情況,我們愿意及時分享。謝謝。

  • 澎湃新聞記者:

    2024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正式生效兩周年。能否請您介紹一下2023年中國與RCEP其他成員國之間的貿易情況?去年海關在推進RCEP工作中有哪些重點舉措?謝謝。

  • 王令浚:

    在兩周年之際回顧RCEP的成效很有意義,下面請呂大良司長回答。

  • 呂大良:

    RCEP實施已經兩周年了。兩年來,區域貿易成本得到了大幅降低,產業鏈供應鏈聯系更加緊密,各成員間的貿易往來更加密切。從數據看,2023年我國對RCEP其他14個成員國合計進出口12.6萬億元,較協定生效前的2021年增長5.3%。RCEP持續爲成員和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紅利和實惠。

    一是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深入推進。2023年,我國對RCEP其他成員國出口6.41萬億元,佔我國出口比重較2021年提升1.1個百分點,達到27%。其中,裝備制造業出口規模擴大32.8%,佔我國對RCEP其他成員國出口比重提升6.5個百分點。鋰電池、汽車零配件、平板顯示模組都保持大幅增長。同期,我國自RCEP其他成員國進口6.19萬億元,佔我國進口總值的34.4%。其中,能源產品進口量較2021年增加了31.2%,佔我國能源產品進口量比重提升2.5個百分點至32.4%。

    二是從企業享惠角度看,實際效果在持續釋放。RCEP疊加我國和其他成員已經生效的雙邊自貿協定,爲企業更好享惠創造了良好條件。2023年,RCEP項下享惠進口905.2億元,減讓稅款23.6億元,主要的享惠進口商品爲塑料及其制品、機械器具及其零件、有機化學品等;享惠出口2700.7億元,可享受成員國關稅減讓40.5億元,主要籤證出口商品有無機化學品、服裝及衣着附件、塑料及其制品等。全國有723家經核准出口商自主出具RCEP原產地聲明1.2萬份,貨值101.8億元。

    兩年來,海關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RCEP實施工作部署,高標准實施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規則,加強動植物檢疫和食品安全的國際合作,確保優惠原產地規則發揮實效。同時,也精准了解企業訴求,不斷提升RCEP公共服務水平。

    下一步,我們還將加強與RCEP各成員國海關开展國際交流合作,及時跟進成員最新動態,密切關注貿易便利化、關稅優惠承諾等措施落實情況,承辦RCEP相關領域培訓,提升協定整體實施水平,爲域內企業發展創造新機遇,爲區域經濟合作注入新動力。

    謝謝。

  •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去年以來,國內需求回升帶動消費穩定恢復,但進口仍小幅下降,請問對此您有何評價?對於今年的進口形勢又有何預期?目前,多類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波動,這是否會對我國後續進口產生影響?謝謝。

  • 呂大良:

    謝謝您的提問,下面就進口方面的情況再作個具體介紹。

    進口值是由進口數量和進口價格兩方面決定的。從2023年情況來看,我國進口值微幅下降,展开來看,進口價格下跌3.1%,進口數量增加2.9%,也就是說,2023年進口值的下降是受商品價格水平下行影響,我國的進口數量還是增加的,也反映了我國生產持續回升、消費需求旺盛,進口對國內的生產和生活其實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也讓更多的國外企業共享了中國的市場機遇。

    從原材料、關鍵零部件的進口來看,更好滿足國內生產穩步擴大的需要。2023年,我國原油、天然氣、煤炭進口量分別增加11%、9.9%和61.8%,鐵礦砂、銅礦砂、鋁礦砂分別增加6.6%、9.1%、12.9%。同時,電腦中央處理部件、航空器零部件、音視頻設備的零件進口值分別增長61.6%、40.8%、11.5%,對國內相關行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消費品進口來看,豐富了消費者的購物選擇。2023年我國進口特色食品、母嬰用品、數碼家電等消費品1.95萬億元,增長了1.2%。此外,我國加快培育進口貿易創新示範區,發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初步統計,去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口5483億元,增長3.9%,方便靈活的线上購物,使消費者有了更多、更快捷的進口渠道。

    我國持續擴大進口,中國的發展也越來越多地轉化爲全球共享的機遇。2023年,我國成功舉辦進博會、消博會、廣交會等重點展會,爲全球廠商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新機遇。同時,我們持續推動優質農產品和食品准入,2023年越南的鮮榴蓮和燕窩、南非的鮮梨、厄瓜多爾的火龍果、肯尼亞的牛油果等進口都呈現了快速增長勢頭,讓中國消費者更多地享受到來自全球的特色優質產品,中國的大市場也日益成爲世界共享的大市場。

    關於您提到的今年的進口走勢,今年我國着力擴大國內需求,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這些爲進一步擴大進口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國巨大市場優勢將繼續爲進口提供支撐。

    關於您提到大宗商品的價格對後續進口的影響,开頭的時候我也講到了,進口值是由數量和價格兩方面決定的。當前全球大宗商品供需形勢錯綜復雜,影響量價走勢的不確定性因素比較多,我們對此將繼續保持密切關注。謝謝。

  • 海報新聞記者:

    去年是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請問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貿易呈現怎樣的特點?中國海關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方面還有哪些新舉措?謝謝。

  • 王令浚:

    去年10月,我國成功舉辦了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習近平主席提出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期間,海關總署發布了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貿易指數,該指數由2013年的100上升到2022年的165.4,這充分展示了十年來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取得的成就。2023年,我國與共建國家貿易繼續增長,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貿易往來更加密切。2023年,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達到19.47萬億元規模,同比增長2.8%,佔我國外貿總值的46.6%,規模和佔比均爲倡議提出以來的最高水平。

    二是貨物通關更加順暢。2023年,中歐班列开行1.7萬列,發送貨物190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和18%;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86萬標箱,增長14%;海關監管驗放中老鐵路進出口貨物421.8萬噸,增長94.9%,中老鐵路這一條中國和東南亞之間物流“黃金大通道”效應日益顯現。對榴蓮感興趣的朋友會發現,去年來自東南亞國家的水果更加豐富也更加新鮮,就和中老鐵路有關,中老鐵路直通水果冷鏈專列开通後,水果進口更加順暢、便捷,從泰國到我國昆明,一櫃到底、全程冷鏈,運輸時長由原來的5-7天縮短到3天。

    三是互利共贏更加深入。通過貿易合作,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更好滿足。我國自共建國家進口了水果、乳品,出口了服裝、鞋帽,同時積極助力共建國家的制造業和基建領域發展,2023年以對外承包工程方式,對共建國家出口861億元,增長近3成。

    下一步,海關將以習近平主席宣布的八項行動爲根本遵循,加強溝通協調,推進與共建國家對口部門的機制性合作,落實好籤署的海關檢驗檢疫合作文件的後續工作,深化在口岸管理、植物檢疫證書無紙化合作、供應鏈互聯互通等領域的合作,爲促進與共建國家的貿易安全暢通,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作出海關貢獻。

    謝謝。

  • 深圳衛視記者:

    請介紹一下2023年我國與東盟外貿進出口情況,您對後續走勢有何看法?謝謝。

  • 呂大良:

    謝謝您的提問。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更爲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與東盟雙方經濟融合持續加深,經貿合作日益加快。2023年,我國與東盟貿易繼續保持增長。具體看:

    一是雙方互爲最大貿易夥伴。2013年以來,我國與東盟貿易年均增速8.8%,高出同期我國整體年均增速3.8個百分點。2023年,雙邊貿易繼續增長,規模達6.41萬億元,東盟連續4年保持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我國也連續多年爲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

    二是產業鏈供應鏈深度互聯。我國與東盟發揮各自比較優勢,深化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2023年,我國對東盟進出口中間品4.13萬億元,東盟連續多年保持我國中間品第一大貿易夥伴。雙方在綠色能源、消費電子等產業合作不斷深化,我國對東盟出口的鋰電池、太陽能電池,進口音視頻設備零件均高速增長。同時,東盟是我國農產品和能源產品的重要進口來源,我國棕櫚油進口幾乎全部來自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分別是我國煤炭、錫礦砂第一大進口來源國。

    三是陸路邊境通道客貨兩旺。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陸路邊境口岸客流物流有序恢復,邊境貿易大幅增長。廣西東興、雲南河口口岸日均進出境人員數量超過一萬人次,恢復往日熱鬧景象。2023年4月,中老鐵路客運業務正式开通,方便了沿线人員往來,截至年底,海關累計監管經中老鐵路進出境人員11.42萬億人次。

    展望未來,隨着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的加快推進,雙方合作領域將進一步拓展,雙邊貿易將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下一步,海關將落實好各項通關便利化措施,穩步推進中越邊境智慧口岸建設,大力支持中老鐵路高質量發展,積極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助力中國-東盟雙邊貿易取得更大發展。謝謝。

  • 壽小麗:

    大家對進出口情況非常感興趣,還有不少記者舉手,我們繼續提問。

  • 新京報記者: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對區域協調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海關推出了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12條等針對性舉措,取得了哪些成效?從外貿角度看,全國相關區域都有什么亮點?謝謝。

  • 呂大良:

    謝謝您的提問。一直以來,海關總署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區域協調發展的決策部署,把支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作爲服務高水平开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2023年,我們出台了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12條重點措施,也先後出台了支持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15條重點舉措、更好支持長江經濟帶高水平开放高質量發展16條措施。這些措施主要聚焦區域特色產業發展,促進協同創新與產業協作,有力推動了區域高水平开放。

    2023年,京津冀地區進出口5.03萬億元,其中進口佔全國進口總值的2成,包攬了我國一半以上的谷物、原油、天然氣、飛機進口量,京津冀地區企業佔到全國進口汽車總量的2/3。在服務擴大進口,保障國內供給和滿足生產生活需要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3年,是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爲國家战略五周年,全年該區域進出口達到15.17萬億元,與5年前相比增長37.3%,佔全國進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至36.3%。長三角區域开放引領作用非常突出。

    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進出口7.95萬億元,增長0.4%,佔全國進出口總值的19%。該區域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比重,較全國平均水平高13.6個百分點,展現了科技研發與產業創新方面的突出優勢。

    2023年,東北地區積極拓展“一帶一路”市場,是我國對共建國家出口增速最快的區域;成渝雙城經濟圈手機和汽車產業聚集效應顯現,相關產品出口值均創歷史新高;雄安新區進出口規模拔節生長,自2020年以來,進出口年均增速高達35.8%。

    各區域擴大开放都呈現許多亮點,今年,海關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決策部署,繼續抓好各項支持措施的落實,同時研究制定新一輪的海關支持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政策措施,以更大力度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开放。謝謝。

  • 壽小麗:

    繼續提問,最後兩個問題。

  • 國際商報記者:

    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已經成爲穩外貿重要力量。請介紹2023年跨境電商發展情況有哪些亮點?海關在支持跨境電商發展上採取了哪些措施?

  • 王令浚:

    跨境電商在座的每一位都可能參與其中,這個問題請呂大良司長回答。

  • 呂大良:

    謝謝您的提問。跨境電商跟廣大消費者息息相關,一直受到大家的關注。當前,跨境電商已經成爲全球貿易的一股新勢力,我國網民規模突破10億,是世界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跨境電商增長尤爲迅猛。根據初步測算,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38萬億元,增長15.6%。其中,出口1.83萬億元,增長19.6%;進口5483億元,增長3.9%。參與跨境電商進口的消費者人數逐年增加,2023年達到1.63億。跨境電商快速發展,每個人都能“买全球、賣全球”,既滿足了國內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又助力我國產品通達全世界,成爲外貿發展重要動能。

    2023年,海關針對跨境電商的發展趨勢和特點量體裁衣,推進海關跨境電商監管綜合改革,創新开展多項改革試點,不斷提升監管和服務效能,有力支持了跨境電商持續健康發展。一是響應電商企業訴求,开通了线上繳稅功能,便利通關,進一步幫助企業降低運營成本;二是开展了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商品跨關區退貨試點,持續完善退貨措施,有效解決企業和消費者的“後顧之憂”,退貨可能是大家不愿意遇到的,但有時候也是難以避免的;三是持續關注境外食品安全問題,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確保人民群衆“舌尖上的安全”;四是加強與跨境電商平台企業協作,強化企業信用培育,引導企業合規經營,促進跨境電商高質量健康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拓展跨境電商出口。2024年,海關將堅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精神,聚焦跨境電商發展中的難點和堵點問題,持續深化跨境電商綜合改革,推進跨境電商智慧化監管,保障進出口產品質量安全和通關便利,不斷提升海關監管效能和相關企業以及廣大消費者的獲得感。

    謝謝。

  •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拓展中間品貿易的要求,請問,2023年我國中間品進出口的情況如何?下一步海關如何助力拓展中間品貿易?謝謝。

  • 王令浚:

    謝謝您的提問。隨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拓展中間品貿易的要求,中間品這個比較專業的概念开始爲更多人所了解,國際貿易的貨物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千差萬別。按聯合國的標准可以分爲三種,資本品、中間品、消費品。中間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等產品。

    隨着全球化和國際分工深入發展,中間品作爲鏈接產業上下遊的紐帶,日益成爲全球貿易的主體,佔全球貨物貿易的比重超過一半,在促進全球貿易發展、保障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等方面,都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深度融入全球化,中間品進出口佔比不斷提升。去年,進出口中間品25.53萬億元,佔整體進出口總值的61.1%,保持在歷史高位。我們從出口和進口兩個方面來看中間品。

    從出口看,爲促進世界各國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得益於配套完整的產業體系和強大的供給能力,我國大量出口中間品,滿足了全球不同地區的產業發展需要。2023年,我國出口中間品11.24萬億元,佔我國出口總值的47.3%。其中,機電類中間品6.37萬億元,增長1.9%;從具體市場來看,我國對日本、墨西哥出口汽車零配件類,對美國、德國出口鋰電池類,對越南、印度尼西亞出口平板顯示模組類中間品,這些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同期,我國出口了超萬億元的紡織類和塑料類中間品,爲東盟、非洲等地區產業發展提供助力。

    從進口來看,有力保障國內生產供應,爲全球企業提供市場。去年,我國進口中間品14.29萬億元,佔我國進口總值的79.4%,其中,機電類中間品4.41萬億元,能源產品3.2萬億元,金屬礦砂1.67萬億元,這些產品爲滿足國內生產需求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我國進口來源覆蓋全球六大洲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龐大的市場需求也爲各國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合作機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拓展中間品貿易作爲我國擴大高水平對外开放的一項重點工作,體現了我國以實際行動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的大國擔當。海關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支持關鍵零部件和重要原材料等進口,保障糧食、能源資源、優質農產品穩定供給,完善高效順暢的通關機制,爲拓展中間品貿易創造更好的口岸營商環境、更便利的跨境貿易服務。謝謝大家。

  • 壽小麗:

    謝謝兩位發布人,也謝謝記者朋友的參與。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裏,大家再見。



  • 標題:去年我國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汽車出口大增57.4%!一文速覽海關總署發布會要點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099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