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1月經濟政策將繼續集中加碼,各類資金行爲的跨年效應將更加明顯,投資者信心开始轉向積極,市場將在1月迎來重要拐點。配置上,預計產品出海、科技自主、新消費、紅利低波將成爲主要方向,1月建議優先布局以科創板爲代表的超跌成長。一方面,從市場預期來看,本月中旬以房地產爲代表的各類經濟政策有望集中繼續加碼,預計以網絡遊戲爲代表的非經濟政策將持續優化,推動經濟持續穩步恢復,市場預期將开始轉向積極。另一方面,從投資者行爲來看,預計資金的跨年效應將更加明顯,“炒小”的市場生態在开年將迎來明顯改善,公募有望主動轉向進攻,私募或顯著提升倉位,險資或逐步加倉紅利低波,理財子將跟隨積極入場,外資流出已近尾聲,投資者信心將迎來拐點。


1月經濟政策將繼續集中加碼

市場預期轉向積極


1)各類經濟政策有望繼續加碼,非經濟政策持續優化,市場預期將轉向積極。對於經濟政策,一方面,1月將密集披露4Q23宏觀經濟數據,成爲把握和部署下一階段擴張性政策的重要窗口。近期地產領域的高頻數據仍在磨底,預計針對過去限制性地產政策的優化將從2024年初开始應出盡出,另外“三大工程”改造有望在2024年全面落地,帶來增量的开發投資空間。另一方面,2023年一季度經濟指標的高基數意味着2024年1月开始政策更需發力,以實現今年經濟的“开門紅”。當前化債領域的政策組合正穩步推進,地方政府卸下包袱後可與中央政府協同發力,1-2月地方“兩會”將密集召开,預計經濟大省將響應中央號召挑起拉動增長的大梁。對於非經濟政策,12月22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網站發布《網絡遊戲管理辦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引發行業與市場震動,有關部門已迅速積極回應,我們預計1月中下旬針對個別條款修正後的最終稿將公布,全面消除行業與市場誤解。我們認爲,本月中旬以房地產爲代表的各類經濟政策有望繼續加碼,以網絡遊戲爲代表的非經濟政策持續優化,推動經濟持續穩步恢復,市場預期將开始轉向積極。

2)本月中旬中國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落地,對市場預期的擾動邊際減弱。2024是全球選舉大年,外圍頻繁擾動是常態,我們認爲今年中美關系將止跌企穩,繼續惡化的概率較小。一方面,2023年11月中美兩國元首會晤的意義在於在底线問題上管控分歧、在全球挑战上共擔責任,會晤後中方致力於淡化摩擦升級,積極倡議推動中美關系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12月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再次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且在美國“去風險”战略的背景下我國已經做好了積極的政策應對,正在盡最大努力將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1月資金行爲的跨年效應會更加明顯

投資者信心將迎來拐點


1)預計“炒小”的市場生態在开年將迎來明顯改善。類似2019-2021年不斷強化跟風“抱團”機構重倉股,2022迄今持續了兩年避开機構重倉股的資金行爲也到了另一個極端。首先,過去市場認爲行業龍頭業績和估值不匹配,但截至2023年12月29日,公募與北向資金重倉股估值僅爲12.9x與11.2x,分別處於2010年以來的0%和10%分位數的歷史底部區間。其次,近期市場擔心公募面臨贖回壓力被迫賣出持倉,但根據我們對中信證券渠道調研的數據,樣本主動權益公募基金過去3周淨贖回率分別爲0.2%、0.1%及0.2%,顯示出12月市場調整後的淨贖回率較10-11月(平均0.5%)已經明顯回落。最後,市場擔憂A股大盤股中的機構持倉沒有出清,但12月29日興業銀行尾盤異常成交表明幾乎沒有潛在賣盤的壓制,實際上除了少數典型重倉龍頭股外,大多中盤以上持倉結構已基本合理,當前位置已對應了極大的收益風險比,以科創50爲代表的“機構成長股”在2023年5月至12月的月线已錄得“九連陰”,當前一味地避开機構持倉去“炒小”已不具備合理性。

2)公募有望主動轉向進攻,私募或顯著提升倉位。2022年以來,主動權益類公募已連續兩年深度虧損,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2022、2023年收益分別爲-19.9%和-11.7%、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分別爲-21%和-13.5%、靈活配置型基金指數分別爲-15.1%和-9.1%。展望2024年,預計主動權益基金將迎來破局關鍵年份,有望逐步摒棄過去長期堅守主題賽道的思維方式,採取更加主動積極的布局策略。過去2個多月,活躍私募倉位持續處在中低位。根據我們對中信證券渠道調研的數據,中小型活躍私募投資者的實際倉位已連續11個交易周一直都處於70%以下的中低位波動,預計私募倉位跨年後有望隨着市場反彈迅速提升。

3)險資或逐步加倉紅利低波,理財子將跟隨積極入場。險資類機構對權益資產倉位長期保持低位。我們測算,截至2023年9月底,“保險+社保”的合計持股市值大約在3萬億左右,對應佔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僅爲4%左右,低於公募、私募等內資機構。險資風險因子調整後,相關機構有望在2024年逐步加倉分紅穩定、估值偏低的藍籌股票。近期避險情緒在高股息板塊演繹到極致,保險資金的增量流入也有望平抑避險資金流出帶來的波動。預計銀行理財子等靈活資金也將在今年逐步入局性價比較高的低位股票。2023年內央行兩次降准、降息,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由2023年年初累計下行26.7bps至2.56%,處於2010年以來的0.5%分位,預計理財子今年繼續配置債券資產的意愿不高,股債性價比已明顯偏向股票。科創50、國證2000、中證2000、萬得微盤股指數最新點位分別處於2020年以來的1.7%、38.2%、68%、99.7%分位,大盤成長處於相對低位,絕對收益資金大概率隨着1月市場拐點確立後積極入場,布局收益風險比更高的方向。

4)外資流出已近尾聲。海外資管機構面臨的贖回壓力已有所緩和。臨近聖誕節假期時段,部分海外資金會選擇降低頭寸,贖回壓力進一步加強,截至12月20日當周海外中國基金淨贖回率一度高達2%,但過去一周海外中國基金贖回壓力帶來的賣出行爲已有所緩和,截至12月27日,海外中國基金淨贖回率迅速降至0.39%,預計外資大幅流出基本接近尾聲。聖誕節後三個交易日(12月27日-29日),交易型外資累計大幅淨流入171億元,配置型外資累計淨流入29億元,逆轉此前淨流出趨勢。2024年1月是政策密集落地和經濟开門紅的關鍵期,我們認爲,外資即便沒有延續近期快速流入的趨勢,也更傾向於觀察政策效果,而不是繼續流出。


1月市場將迎來重要拐點,建議積極把握

以科創板爲代表的超跌成長


1)預計產品出海、科技自主、新消費、紅利低波是主要配置方向。2023年是疫後社會生活逐步恢復的第一年,各類市場參與主體都在積極應對疫後出現的新挑战,已經基本總結摸索出了一套長期發展思路:①產品出海,例如我國新能源車行業憑借優質車型开路,近年來出海徵程不斷加速;對醫療健康產業而言,出海“破局”是走出內卷的核心競爭力,醫療器械、藥品等子行業通過出海能打开成長天花板、提升增長確定性。②科技自主,例如中長期看AI芯片、數控機牀、工業母機、信創等國產替代是產業發展必經之路。③新消費行爲,年輕群體成爲消費主力後,消費偏好和消費渠道也在不斷轉變。例如智能家居、戶外運動品牌、美妝等。④紅利低波,分紅回購政策激勵下,紅利低波品種將長期成爲投資者考慮防御性配置時的重要工具。

2)1月建議優先布局以科創板爲代表、更具彈性和性價比的超跌成長。配置上,當前市場仍處於“三階段配置策略”中的第二階段,建議積極布局前期跌幅較大的科技和醫藥板塊,其中科技板塊包括AI產業國產算力,AI芯片設計、應用等),智能駕駛華爲鏈、國產整車等),終端消費轉暖消費電子、安卓鏈復蘇、數據要素、運營商),機器人衛星互聯網等;醫藥板塊重點關注創新藥出海品種(藥品、器械等)。此外,新能源板塊可以積極關注,港股中的消費、互聯網等白馬品種也可以提前布局、逐步參與。

風險因素

中美科技、貿易、金融領域摩擦加劇;國內政策推出、實施力度及經濟復蘇進度不及預期;海內外宏觀流動性超預期收緊,外資流出超預期;地緣政治風險升級。

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4年1月1日發布的《A股策略聚焦20240101—1月市場將迎來重要拐點》報告,分析師:裘翔 S1010518080002 秦培景 S1010512050004 等



標題:中信證券:1月市場將迎來重要拐點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6775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